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广西凤凰山锰银氧化矿可选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维天 《广西地质》2002,15(4):37-41
锰银氧化矿是公认的难选冶矿石类型,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仍属于难以利用的矿种。采用强磁选方法优先回收银锰、磁选尾矿氰化浸银的试验流程,获得银回收率达到9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再论陕西宁强刘家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俭 《西北地质》1990,(2):49-52
笔者在1986年《西北地质》第5期发表了“陕西宁强刘家坪块状硫化物矿床铁帽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主要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铁帽发育的特征等作了介绍。本文着重介绍该矿床围岩蚀变、影响氧化带发育的条件以及氧化带发育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试图探索氧化露头在评价原生矿床及普查找矿中的作用,以利于找矿。笔者囿于已见,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过去对单独银矿床勘查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完整的以银为主的勘查资料和选(冶)试验研究资料不如其它矿种丰富,以往银主要是作伴生组分,从铜铅锌等矿床中综合回收。因此,对银矿床氧化带的研究甚少,主要是  相似文献   

5.
锰银氧化矿选冶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维天 《广西地质》2001,14(3):63-66
锰银氧化矿在中国是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但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仍属于难冶和无商业价值的矿石类型,文章对国内外锰银氧化矿选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密红山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Cu-Au矿床的氧化带呈漏斗状产于原生硫化物矿体的上部,延深50~60m,以硫酸盐矿物为主。X射线粉晶衍射、湿法化学和差热分析研究表明,钾铁矾、板铁矾和副基铁矾3种硫酸盐矿物均系在中国首次发现。钾铁矾湿法化学分析为:H2O6.35%,SO349.72%,Na2O0.15%,Fe2O326.00%,K2O12.47%,FeO0.25%,SiO23.25%,不溶物0.85%,CaO0.11%,总计99.15%;XRD特征谱线为:4.40(100),4.26(70),6.58(47)。板铁矾湿法化学分析为H2O26.51%,SO349.91%,Na2O0.03%,Fe2O322.52%,MgO0.01%,CaO0.03%,总计99.01%;XRD特征谱线为:9.16(100),3.29(9),4.06(8)。副基铁矾湿法化学分析为H2O24.82%,SO338.53%,Al2O30.18%,Fe2O336.10%,MgO0.02%,CaO0.04%,总计99.69%;XRD特征谱线为:5.00(100),3.11(41),5.85(39)。热分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化学分析的可靠性,并对这些硫酸盐热反应机制作了解释。该类硫酸盐矿物已作为新型资源直接制酸用于湿法炼铜,具有选矿和环保上的巨大优势。对该类硫酸盐矿物的共生组合、形成次序、形成条件的深入研究还可用来反演古环境和古气候。  相似文献   

7.
麻栗坡三保银—锰矿床氧化矿石的选冶性能及其矿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0,19(2):184-193
麻栗坡三保及国内20余外银-锰矿床,绝大多数只是氧化矿石才有工业价值。其共同特征是银锰(铁)氧化物吸附,浮选难以回收,常采用强磁选提高其品位,达到冶炼高炉富锰渣的要求,并综合回收含银粗铅、生铁及氧化锌粉。基于此特点,建议在我国银矿床分类上,将其单独列出一类,即银-锰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8.
喀拉通克硫化矿床氧化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湘南多金属矿床方解石中镁铁锰含量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清 《湖南地质》1995,14(2):99-105
通过湘南地区瑶岗仙、横山岭、宝山、黄沙坪、香花岭、铜山岭、水口山等矿区大量方解石样品的研究,得出方解石中镁铁锰含量变化与方解石的产状关系密切,从围岩到矿体方解的镁铁锰含量增加;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由富镁变为富锰;区域上,以郴州临武断裂带为界,断裂带附近及其东南侧各矿区矿体内方解石的平均镁铁锰含量明显地高于西北侧各矿区矿床内的方解石。  相似文献   

10.
托莫尔特铁(锰)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和区域变质期,火山沉积期为铁和锰主要成矿期。火山沉积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170~300℃,峰值为190℃,流体的w(NaCleq)为3.23%~22.71%,密度为0.62~1.09 g/cm3,气相和液相成分表明成矿流体富含Na+、Cl-和H2O,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H2O-NaCl体系。区域变质期石英中以发育含液体CO2包裹体为特征,完全均一温度介于210~523℃,w(NaCleq)为4.80%~11.33%,密度为0.85~1.05 g/cm3,气相和液相成分表明流体富含Na+、Cl-、SO24-、CO2、CH4、C2H6和N2,显示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H2O-CO2-CH4-N2-NaCl体系。氢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火山沉积期成矿流体为海水和岩浆水的混合,区域变质期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水混合深循环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解决地下水中铁锰超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粉末活性炭(PAC)和臭氧联用去除铁和锰的方法,并探索PAC在臭氧氧化处理水中铁和锰的作用机理。首先研究PAC和臭氧单独处理铁和锰的效果;然后研究PAC和臭氧联用处理铁和锰的效果,并探究不同条件(pH、温度、PAC用量、氧化剂质量浓度)对水中铁和锰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研究PAC在臭氧氧化处理水中铁和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AC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强化铁和锰被臭氧氧化,在PAC用量为0.3 g/L、臭氧质量浓度为5 mg/L、pH值为7.0、室温的条件下,5 min内铁和锰混合溶液质量浓度由0.5 mg/L迅速降到0.1 mg/L以下,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随着PAC用量的增加,铁和锰的残留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这说明反应高度依赖PAC表面的活性位点,进一步证实了PAC对水中铁和锰去除效果的影响。扫描电镜(SEM)和Mapping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在PAC表面形成了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涂层,而这些氧化物涂层会进一步加快水中游离铁和锰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靖西县湖润锰矿床为研究基础,考查了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简要分析了矿床的成因。为了了解近地表氧化锰矿的形成机理,利用从该矿矿坑水中分离出的两种锰的氧化细菌(Metallogenium Symbioticum和Hyphomicrobium Vulgare)进行了一些锰的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细菌对锰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结合矿床的其他方面特征,认为自然界中微生物在锰的氧化富集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微生物可以直接对锰进行氧化,使原生碳酸锰矿转变为氧化锰矿;另一方面微生物又可以改变环境的pH值,促进锰的化学氧化。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铁锰超标是与环境污染相关的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本文通过对某市土体、水体取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地层、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等多个方面分析地下水铁锰超标原因,最后总结形成地下水铁锰超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16.
陈建民 《矿产与地质》2007,21(6):626-629
藤铁铁(铜)矿床是产于连阳岩体南缘鱼鹿岩株内外接触带上的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铁(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共生铜矿体位于铁矿体之上下盘,伴生组分Cu、Sn、Bi可综合利用.总结了铁(铜)成矿受高硅高碱质富挥发组分岩体、钙镁碳酸盐围岩以及接触带构造和断裂带构造的控制规律,对指导区域铁铜的地质找矿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桃江锰矿锰帽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桃江锰矿区发育有较完整的表生氧化剖面,根据不同深度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及化学成分特征,将表生氧化剖面分成三个带:氧化矿石带,地渡矿石带和原生矿石带。桃江锰矿原生矿石矿物主要为含锰碳酸盐,表生富集作用包括两上地球化学过程;可溶杂质的溶解淋失作用和锰质的氧化残留作用。在过渡矿石带中,可溶性杂质发生大规模溶解迁移,锰质发生相对富集;氧化矿石带中,碳酸锰氧化成难溶的高价锰的氧化物,使锰质残留下来,形成  相似文献   

18.
碳酸型矿水中低价铁氧化过程的水化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斯贝.  葛王焰新 《地球科学》1995,20(5):570-574
铁元素氧化还原体系是影响天然水环境化学性质的重要因素。碳酸水生物活性组分之一的二价铁离子,是此类矿水中铁元素主要存在形式。碳酸水矿泉治疗学性质的恶性过程即主要为二价铁的氧化,我们的实验显示,碳酸水暴露于大气后,二价铁含量呈指数型衰减,三价铁含量出现峰值后即行降低,此峰值域基本对应于水溶液氧化还原电位的低值域,在氧化过程中,高价铁几乎全部以Fe(OH03形式存在于水中,且Fe(OH)3)胶体沉淀的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的自然硫产于锡矿山锑矿床氧化带底部。它的特点是晶体细小且晶面众多,其外貌颇似小的球状体。有关它的研究结果将为矿物学形态学以及晶体形态与成因的联系(成因形态学)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痕量铁和锰的化学发光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延秀  朱果逸 《岩矿测试》1997,16(3):221-228
评述了国内外有关铁、锰的化学发光分析进展。从发光体系、操作方式、最佳条件、干扰离子、检测限等各个方面对化学发光法测定铁、锰及其它们与其它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进行分类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