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四氮唑蓝(MTT)比色法、光学显微镜观察、Giemsa染色以及DNA凝胶电泳,研究了几种产YTXs的赤潮藻种多边舌甲藻(Lingulodinium polyedrum)CCMP1931,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CCMP409,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CCMP2776粗提液对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通过LC-MS/MS分析各粗提液的成分及毒性大小。结果表明:CCMP1931、CCMP409、CCMP2776均对Hela细胞有毒性作用,能引起细胞凋亡事件,同时,分析其毒素成分发现,3种藻均能产生YTX及其衍生物,且相对毒力大小为CCMP2776CCMP1931CC-MP409。 相似文献
3.
虾夷扇贝人工苗种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虾夷扇贝苗种生产中,改进了亲贝升温促熟、产卵、孵化、幼虫培育等技术措施。在海上保苗中,选择适宜保苗袋和培养水深,使成活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加快。在445m^3水体中,培育出商品苗(壳高1.5cm以上)1.5亿粒,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方法——低渗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了1种多倍体诱导的新方法,采用低渗抑制受精卵第2极体(PB2)的释放诱导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三倍体.结果表明:以低渗盐度S=12,在第一个PB2出现时开始处理,持续处理20 min,诱导率可高达(84.74±3.82)%;三倍体处理组的幼虫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但是幼虫存活率低于二倍体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6.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两者之间自交和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的杂交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杂交是可行的,在幼虫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幼虫成活率间没有差异,但在幼虫附着变态方面,杂交组低于自交组,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然后以具有生长优势的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组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实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以湛叉鞭金藻为主,盐藻为辅投喂虾夷扇贝的结果,使虾夷扇贝幼早浮期缩短了5-6d,日生长平均为10.6μm,最快时达到14.6μm,附着率达51.2%,育出壳高590μm稚贝,平均单位水位体育苗441万个/m^3,成倍提高了虾夷扇贝单位水体出苗量。 相似文献
9.
虾夷扇贝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精子遗传失活及紫外线照射对精子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1698μWcm-2s^-1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下,虾夷扇贝雌核单倍体的最佳诱导时间为60s。从早期胚胎存活率可以观察到Hertwig效应的存在。随着照射时间增加,受精率明显下降,而受精卵在到达D形幼虫期之前便停止发育。扫描电镜显示,随着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增加。精子顶体和鞭毛结构趋向于受到更大程度的破坏,直到完全失去顶体和鞭毛。并指出这可能是造成受精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虾夷扇贝雌雄同体自体受精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虾夷扇贝的雌雄同体个体为实验材料,对成熟个体的性腺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并通过对雌雄同体自体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和幼虫培养的研究,发现虾夷扇贝自体繁殖的产卵量、受精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没有很大差异,但是其孵化率和畸形率有明显差异分别为82%和17.3%,而对照组为90%和9.6%;幼虫培育期间的生长没有明显差异,但成活率差异极明显为4%,而对照组为40%。 相似文献
11.
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海洋中有毒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经由食物链在滤食性贝类体内累积,危及人类健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可以对多类脂溶性藻毒素进行同步分析,是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检测的首选方法。本文应用液-质联用方法,对北黄海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的脂溶性毒素进行了分析。虾夷扇贝样品于2011年采自北黄海海域,并解剖为闭壳肌、外套膜、内脏团和性腺四部分。在虾夷扇贝中共检测到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 toxin 1,DTX1)、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 2,PTX2)和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四种脂溶性毒素成分。在扇贝各组织中,内脏团毒素含量最高(OA:1.97—2.99μg/kg;DTX1:4.97—77.29μg/kg;PTX2:1.12—50.08μg/kg;YTX:825—6680μg/kg),其次是性腺和外套膜,闭壳肌中毒素含量最低。各组织之间的毒素组成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均以YTX含量最高,占脂溶性藻毒素总含量的90%以上。除YTX外,扇贝体内还存在一定量的OA、DTX1和PTX2毒素,虾夷扇贝中检出PTX2在我国系首次报道。北黄海海水样品中存在较高密度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可能是虾夷扇贝体内OA,DTX1和PTX2的潜在来源。为防范虾夷扇贝中藻毒素造成危害,应进一步强化对北黄海海域贝类中藻毒素及海水中有毒藻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虾夷扇贝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组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水产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虾夷扇贝选育群体-"玉贝"和普通虾夷扇贝群体的DNA甲基化差异,本文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了两群体的DNA序列中CCGG位点的甲基化情况。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1对引物组合能够在两个群体中得到稳定扩增、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片段;11对引物在"玉贝"和对照群体中分别共检测到1432和1442个位点,其中发生甲基化的位点分别为306和341个,总甲基化率分别为21.5%和23.65%,"玉贝"总甲基化率下降2.15%;全甲基化位点分别为152和236个,全甲基化率为10.68%和16.37%,"玉贝"全甲基化率下降5.69%;半甲基化位点分别为154和105个,半甲基化率为10.82%和7.28%,"玉贝"半甲基化率上升3.54%;"玉贝"群体的甲基化多态性条带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群体,分别为31%和29.167%,尤其是B类型条带链,"玉贝"群体明显高于对照群体。这说明,通过对虾夷扇贝生长和耐热性状的累代选育导致了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改变,本研究为进行虾夷扇贝抗逆基因的筛查提供了参考数据,丰富了表观遗传学在扇贝中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三种扇贝闭壳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三种扇贝闭壳肌在新鲜(40℃)和加热(100℃)情况下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新鲜状态下,海湾扇贝(HWSB-F)、栉孔扇贝(ZKSB-F)、虾夷扇贝(XYSB-F)闭壳肌中,共定性出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8种,醇类5种,酮类5种,酯类3种,以及醚类、苯类、酸类、烯类和噻唑等。在加热情况下,海湾扇贝(HWSB-C)、栉孔扇贝(ZKSB-C)、虾夷扇贝(XYSB-C)闭壳肌中共定性出5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20种,酯类5种,酮类7种,醇类8种,烯类4种,酸类2种,醚类2种,还包括吡嗪、胺类、苯类、含氧杂环等物质。对三种扇贝闭壳肌新鲜组和加热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发现新鲜扇贝原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加热后减少,且产生了新的其他种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扇贝闭壳肌加热组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较多,组成比较复杂,新鲜组的扇贝闭壳肌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较少,组成简单。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在新鲜状态和加热状态下,有效区分三种扇贝闭壳肌组织。三种扇贝闭壳肌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的建立,丰富了不同扇贝呈味物质的组成成分研究内容,证明GC-IMS技术可快速鉴别三种去壳扇贝闭壳肌的种类,为不同种扇贝闭壳肌以次充好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海水经济品种,其四倍体的获得对种质改良和三倍体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到目前为止,有关大菱鲆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静水压抑制受精卵卵裂的方法,进行了四倍体诱导条件的摸索。结果显示,在14.8—15.5?C培育时,在卵裂前15min用67.5MPa处理6min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其孵化率最高可达72%,染色体制片计数法计算其原肠胚期诱导率可达70%,初孵仔鱼流仪检测诱导率最高为73%。诱导组胚胎发育与对照组在形态学上基本一致,仅发育孵化时间比对照组略有滞后。 相似文献
15.
16.
养殖容量评估是合理规划养殖区的基础。基于虾夷扇贝养殖生态系统模型,模拟了200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不同放苗密度下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的生长情况。在考虑肥满度对虾夷扇贝养殖收益的影响下,计算最大养殖收益及其对应的最适放苗密度和养殖容量,并通过最大养殖收益及其年际差异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养殖区区划。结果表明:考虑扇贝肥满度的养殖收益能很好的抵消扇贝品质对养殖收益的影响;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的养殖容量和最适放苗密度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獐子岛和小长山岛之间并向长海海域东北部延伸的条带海域是高收益区;中收益区在高收益区南北两侧;低收益区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和南中收益区南部;研究区南部由于饵料匮乏导致扇贝生长缓慢,为不适宜养殖区。开阔海域养殖容量也是有限的,片面增加放苗密度并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养殖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栉孔扇贝四倍体诱导效果的早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担轮幼虫、D型幼虫倍性组成,结合现场观察、压片观察及D型幼虫生成率分析了热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MI)诱导栉孔扇贝四倍体的诱导效果。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分析出处理剂量、起始处理时间、处理持续时间对诱导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合适的诱导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将先进的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运用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循环生理学的研究中,首次量化了扇贝心率(HR)、血流加速度(ABF)、收缩峰值速度(PS)、舒张末期速度(ED)、血液最大瞬时血流量(Max-IBF)、血液最小瞬时流量(Min-IBF)、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和阻力指数(RI)等指标,对比了两种不同耐温性扇贝的循环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扇贝HR、ABF、PS、ED、Max-IBF、Min-IBF与水温均呈正相关;在10—25°C间,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HR范围分别为16—39、14—31次/min,ABF范围分别为1.75—15.84、0.99—7.41cm/s2,PS范围分别为3.54—8.09、2.32—8.85cm/s,ED范围分别为1.51—3.15、1.09—4.23cm/s,Max—IBF范围分别为0.051—0.193、0.137—0.316m L/s、Min—IBF范围分别为0.025—0.072、0.022—0.131m L/s、RI范围分别为0.49—0.69、0.42—0.54,S/D范围为2.28—2.83、1.75—2.12。同一温度下栉孔扇贝的HR、ABF、PS、ED指标水平均高于虾夷扇贝,Max-IBF、Min-IBF水平均低于虾夷扇贝;两种扇贝RI和S/D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研究显示,虾夷扇贝在较低的心脏和血流搏动节律下保持了高效的血液流通,从而以相对较少的能量消耗维持了其机体代谢对血液循环的需求,这也与其冷水性的生态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20.
2004年7~8月,利用诱导的1龄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做亲本,通过解剖取卵、人工受精的方法进行四倍体的自群繁殖。结果表明四倍体太平洋牡蛎自群繁殖的受精率为95.54%,孵化率为37.38%,采用同一雌体四倍体牡蛎与二倍体雄贝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组(TD)的受精率为85.19%,孵化率为99.9%,而以二倍体做母本、四倍体做父本的杂交组(DT)的受精率为98.73%,孵化率为87.63%,二倍体对照组的受精率为96.39%,孵化率为99.9%。四倍体牡蛎经自群繁殖培育出稚贝1130粒。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幼虫和稚贝的四倍体率均达到100%。幼虫培育过程中,从孵化出D-形幼虫到出现眼点,幼虫的成活率达11.86%,眼点幼虫的变态率高达16.1%。实验证明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可以进行自群繁殖,比诱导的方法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