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初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北祁连山出露有中寒武世中晚期和早中奥陶世两期蛇绿岩。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35.5 Ma和440-460 Ma的两期高压变质带赋存于中寒武统和下中奥陶统中。大量地质记录揭示北祁连山是介于阿拉善地块和中祁连地块间的一个早古生代缝合带。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是复杂的。中寒武世早期统一的中国古陆经陆内裂谷作用发生裂解,于中寒武世中晚期形成北祁连洋。到晚寒武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早奥陶世北祁连地区再次拉张,遭受第二次大洋化,到中奥陶世形成具沟弧盆体系的成熟大洋。晚奥陶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于晚奥陶世末碰撞成山,志留纪在新生褶皱山系前形成前陆盆地,盆地底部的下志留统下部层位的磨拉斯可视为碰撞造山的标志。到泥盆纪进入碰撞期后造山阶段,泥盆纪磨拉斯则作为碰撞期后造山作用的标志。北祁连山及其邻区经历了石炭-三叠纪上叠盆地发展阶段,到侏罗纪进入陆内造山阶段。陆内造山作用的主要特征是山脉抬升、盆地沉降,形成盆-岭构造。这个作用一直持续到现在。笔者还对碰撞作用和造山作用的类型进行了讨论。认为软碰撞(soft collision)引起洋盆闭合,但不造山,硬碰撞(rigid collision)使残留海盆闭合并形成新生褶皱山系。在北祁连可以辨认出碰撞造山、碰撞期后造山及陆内造山这3种类型各具特征的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北祁连山东段的大地构造体制演化史;阐明地槽阶段的构造特点,划分出火山弧—弧前盆地—海洋三个古地理构造单元。概述了地台构造层及其反映的地壳活动特点。提出并论证自早三叠世进入地洼区体制,划分并阐述初动、激烈、余动期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地洼构造,划分出三种类型,指出它们的形成、发展和展布,主要受NWW和NE两组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中、南祁连的大地构造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它们和柴达木地块具有同一前震旦纪基底,三者共同构成了柴达木板块。北祁连山的主体是介于中朝板块和柴达木板块间的早古生代缝合带。中朝板块的南缘有一个活动陆缘,由走廊弧后盆地和走廊南山北缘岛弧构成。从中寒武世以来,祁连山及其邻区构造演化经历了古大陆克拉通裂解,大洋克拉通演化阶段和新大陆克拉通演化阶段。现今的祁连山是这些构造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生成环境在南祁连为单一的裂谷环境。而在北祁连及走廊带,则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成环境:(1)中寒武世为初始大洋裂谷环境,(2)早中奥陶世为具沟弧盆体系的政熟大洋,(3)晚奥陶世为残留洋盆,(4)志留纪为前陆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中、南祁连的大地构造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它们和柴达木地块具有同一前震旦纪基底,三者共同构成的柴达木板块。北祁连山的主体是介于中朝板块和柴达干板块间的早古生代缝合带。中朝板块的南缘有一个活动陆缘,由走廓弧后盆地和走廓南山北缘岛弧构成。从中寒武世以来,祁连山及其邻区构造演化经历了古大陆克拉通裂解,大洋克拉通演化阶段和新大陆克拉通演化阶段。现今的祁连山是这些构造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见解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6.
7.
孟元库  李日辉 《地质论评》2019,65(2):385-388
正灵山岛位于苏鲁造山带中段,青岛市西南约35 km的南黄海之中,总面积约7.66 km~2,最高峰海拔513.6 m,是中国北方第一高岛。据山东省区域地质资料,岛上的岩石主要由早白垩世河湖相碎屑岩及其上覆的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宋明春和王沛成,2003;钟建华,2012)。吕洪波等(2011)对青岛灵山岛碎屑岩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其属于典型的深海—半深海沉积而非传统的河湖相沉积,进一步指出灵山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了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成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北祁连山不同地质环境中的与火山岩相伴生的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证明产于不同地质环境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特别是稀土元素总量w( REE)、w(Ce)/w(Ce*)、w(LaN)/w(YbN)具有特定的规律性变化:从洋中脊→弧后盆地→岛弧→裂隙式火山作用大陆裂谷→中心式火山作用大陆裂谷,硅质岩的w( REE)、w(Ce)/w(Ce*)、w(LaN)/w(YbN)基本呈由小到大的规律性变化,w( REE)由7.64×10-6→8.20×10-6→23.74×10-6→28.40×10-6→69.41×10-6;w(Ce)/w(Ce*)由0.63→0.68→0.72→0.75→0.95;w(LaN)/w(YbN)由0.37→0.41→0.59→0.76→1.08。该研究成果为利用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判定古老造山带的构造环境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北阿拉善地块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祁连山-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之间.阿拉善地体在太古代-元古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地体发育, 其结晶基底岩性与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 板块与地体表现为南聚北散特点; 在中奥陶世早期阿拉善地体与华北板块拼为一体, 进入板块整体演化阶段.中海西构造运动期, 北部早二叠世古亚洲洋关闭, 发育新增地壳, 形成北缘沟弧盆体系; 晚海西构造运动期, 阿拉善地体向南俯冲, 祁连山洋关闭, 地壳增生, 阿拉善地体与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焊接在一起.新特提斯构造运动对其影响巨大, 南缘表现为"左旋"走滑, 北缘表现为"右旋"走滑, 古生代所形成构造带均受到新生代北东向构造的强烈改造.阿拉善地体频繁的构造运动, 致使其南北部相对稳定的燕山期所形成的煤系中小盆地群(阿拉善-银额盆地群、北山盆地群、河西走廊盆地群、祁连山东部盆地群、祁连山西部盆地群、阿尔金盆地群、柴达木周缘盆地群), 也相应发生快速沉降与快速抬升过程, 后期均遭受强烈改造与破坏, 不仅造就烃源岩欠发育, 就是造成储集层致密, 总体不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 油气勘探前景欠佳.  相似文献   

11.
Liu  W 赵国春 《世界地质》1991,10(1):147-148
基于中国地质资料和构造演化序列,作者将花岗岩石划分成三大类型和十三个亚类,它们分别是: 地槽阶段的花岗质岩石:早期(1)大洋岛弧M型花岗质岩石;晚期(2)褶皱带轴部S型花岗质岩石(褶皱变质重熔型);(3)沿造山带两侧发育的韧性剪切带S型花岗岩(断裂-变质型);(4)大陆边缘或岛弧Ⅰ型花岗质岩石;(5)造山期后沿着断裂带分布的高层位侵入型花岗岩(断裂-重熔型)和A型花岗岩。活化阶段(地洼阶段)的花岗质岩石:(1)地拱中的S型花岗质岩石;(2)地拱边缘混熔型花岗质岩石;(3)地拱内Ⅰ型花岗质岩石;(4)活化晚期阶段裂谷A型花岗质岩石。回返活化型花岗质岩石:(1)沿着韧性剪切带发育的S型花岗质岩(断裂-变质型);(2)混熔型花岗岩岩石;(3)A型花岗质岩石。  相似文献   

12.
北祁连山俯冲杂岩带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6  
北祁连位位于华北克拉西部阿拉善地块与中祁连-柴达木泛地块之间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大陆造山带之一。带内发育有震旦纪-中寒武世的裂谷火山岩,晚寒武世-奥陶纪蛇绿岩,中晚奥陶世岛弧火山岩,晚奥陶世弧后拉张盆地火山-沉积岩,志留纪残余海盆相复理石和泥盆纪山间磨粒石等,中间夹两条变质和变形特征不同的加里东期俯冲杂岩带;南带为深层俯冲,北带为浅层俯冲杂岩;这两条杂岩石可能形成于同一俯冲带的不同深度,俯冲杂岩带中岩  相似文献   

13.
藏东三江带的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对金矿成矿作用的制约。认为中国华北克拉通化时间较晚,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显生宙又遭受多次板块运动的叠加改造,有利于前寒武纪金矿的形成和保存。显生宙以来在中国古陆块周边发生了四次大的板块碰撞或俯冲造山运动,即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以北地区的海西期造山运动;昆仑-祁连-秦岭地区的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西南地区印支-喜山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东部大兴安岭-太行山-豫西-鄂西=  相似文献   

15.
北祁连山古大洋俯冲带高压变质岩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宋述光 《地质通报》2009,28(12):1769-1778
北祁连山是中国研究古板块构造和俯冲带的经典地区,肖序常先生在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该俯冲带记录了490~440Ma的高压变质年龄,是目前世界上最老的大洋冷俯冲带之一。较系统地总结了北祁连造山带的研究历史、近年来在高压变质岩及相关岩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根据详细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对本区大洋扩张、俯冲和大陆碰撞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新的透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试论黔东及邻区大地构造相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戴传固  张慧  王敏 《贵州地质》2006,23(3):217-222
根据黔东地区不同的发展演化阶段和造山性质,建立了该区三个发展演化阶段大地构造相特征。首次提出了洋陆转换造山性质和板内造山性质的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即在洋陆转换的造山进程中,划分为离散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碰撞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和陆内造山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而在板内造山进程中,划分为裂陷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挤压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和隆升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使之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本区不同造山性质的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笔者以区域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为主线,从研究区域火山岩岩石学的角度探索北祁连山古板块构造体制与火山岩浆作用的关系,主要强调区域上不同特点火山岩的成因,其形成应直接与构造环境有关。作用的研究查明,从元古代末至泥盆纪,北祁连山经历了一个由大陆裂开-大洋化-洋盆扩张并俯冲消减-沟、弧、盆体系形成和完善-洋盆收缩闭合-碰撞造山的全过程,每一阶段均发育有相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海相火山活动。经确定有如下5  相似文献   

19.
西天山一带大地构造相划分及其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运用大地构造相概念及构造分析方法,将西天山及塔里木板块北缘一带,划分为8个大地构造相单元,其中包括:柯坪、库车、库鲁克塔格前陆冲褶相,南天山前陆磨拉石盆地相,中天山、南天山岩浆弧相,北天山及南天山混杂相。并根据该区从震旦纪-二叠纪时期沉积相及岩浆岩类型、古生物、岩石化学、同位素年龄、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重建了西天山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东天山大地构造及演化--1:50万东天山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以东天山地区古生代沉积建造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该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历程。认为该区震旦-泥盆纪具板块构造格局,石炭纪-早二叠世属碰撞期后的板内裂谷和裂陷槽。提出早古生代早中期该区曾古亚洲洋中的一个古老陆块(隶属准噶尔地块),随着阿尔曼特洋盆和米什沟-干沟洋盆关闭,拼接到阿尔泰古陆边缘,成为西伯利亚古大陆的增生边缘。志留纪-早泥盆世沿卡拉麦里一带再次裂解,形成了卡拉麦里有限洋盆,将南准噶尔地块从西伯利亚大陆边缘割裂开来。随着卡拉麦里洋盆的向南俯冲,造成了东天山地区大南湖一带的泥盆纪岛弧杂岩带,构成了东天山地区斑岩铜矿的含矿岩系,中泥盆世末卡拉麦里洋盆关闭。早石炭世进入碰撞期后板内伸展阶段,形成一系列裂陷槽和裂谷,晚二叠世开始进入陆内造山阶段。新生代随着印度板块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开始隆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