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章金钊  武敬民 《冰川冻土》1999,21(2):187-191
通过大量的研究课题实例,回顾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的各个历史阶段,综述了公路修筑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研究、冻土路基设计与冻土路基变形规律研究及保持冻土路基稳定性的路基设计原则和工程措施研究、路面修筑技术研究、桥涵基础研究等。随着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和路面使用时间的延续及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公路路基、路面和桥涵等出现了一些新  相似文献   

2.
徐安花 《冰川冻土》2010,32(1):121-125
纵向裂缝是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所在路段的行车安全和正常运营.以前我国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普遍不高,纵向裂缝病害较少且危害较小,公路设计和科研对其关注较少.目前,对纵向裂缝的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较少,对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过程和影响因素缺乏深入的认识,工程和科研人员对其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给工程整治措施选择和处治方案制定造成很大困难.热状况是影响和控制多年冻土路基,特别是高温高含冰量冻土路基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太阳辐射是影响多年冻土地区地表热状况的主要因素,公路路基抬高后,路基两侧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变大,冻土路基表面热状况和太阳辐射对路基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变大.结合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段纵向裂缝调查结果,分析了路基纵向裂缝在路基横断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走向路基表面太阳辐射的分布,探讨了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纵向裂缝与路基走向的关系,以及太阳辐射对公路纵向裂缝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筑路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课题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分析了中国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三期科研工作、青藏高原东部退化性多年冻土的研究成果和小兴安岭岛状多年冻土的研究方向. 在总结科研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的相关研究课题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普通路基下部冻土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吴青柏  刘永智  于晖 《冰川冻土》2007,29(6):960-968
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地区,青藏铁路采取了冷却路基、降低多年冻土温度的工程措施.然而青藏铁路仍有大量路段未采用任何工程措施,因此修筑普通路基后冻土变化也是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青藏铁路普通路基下部土体温度监测的近期结果,分析了季节冻土区、已退化多年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路基下部冻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修筑普通路基,其下部土体温度、最大季节冻结深度、多年冻土上限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季节冻土和已退化多年冻土区,右路肩下部(阴坡)已形成冻土隔年层;在多年冻土强烈退化区,其路基下部形成融化夹层;在高温多年冻土区,其路基下部上限存在抬升和下降,上限附近土体温度有升高的趋势.在低温多年冻土区,其路基下部上限全部抬升,上限附近土体存在"冷量"积累,有利于路基下部多年冻土热稳定性.因此,低温多年冻土区修筑普通路基后,冻土变化基本是向着有利于路基稳定性的方向发展,在其它地段修筑普通路基,冻土变化是向着不利于路基稳定性的方向发展的.特别是阴阳坡太阳辐射差异,导致了土体热状态和多年冻土上限形态产生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将会对路基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黑北公路冻土路基设行原则及病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黑北公路沿线退化多年冻土特征,以及地质、水文、气候等工程环境条件,分析了黑北公路路基可能会发生的病害和发展过程,提出了适合于黑北公路的路基设计与病害防治措施,以便比选与优化退化型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稳定性设计原则及结构形式.同时,在路基设计形式和病害处理上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转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使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产生了新的变化。为了研究这些变化对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展开长期的预警观测研究,本文引入模糊数学理论,从影响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的因素中选择冻土年平均地温、冻土类型(冻土含冰量)、人为上限的变化、路基排水状况、特殊措施调控效果等关键因子,建立其语言变量及模糊隶属度函数,并综合历年来病害调查研究成果,总结病害的形成机理和专家经验,形成37条由语言变量描述的路基病害影响因子与病害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逻辑规则。运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7.
由青海交通厅主持,青海公路设计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担的交通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214国道退化性多年异冻土区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研究(第二期)”课题,8月25日在西宁通过签定。在214国道鄂拉山与巴颜喀拉山约300公里路段上,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4.2摄氏度以下,受其影响。存在着大面积的多年冻土,  相似文献   

8.
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为研究青藏公路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在退化过程中对路基变形产生的影响过程和程度, 在唐古拉山以南选择了3处具有代表性的路面进行了为期2 a的路面变形观测. 资料表明, 在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退化过程中随着公路路基结构、冻土类型的不同, 路基变形从冻胀和融沉过程、冻胀量和融沉量、发生的时间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采用半挖半填结构产生的路基变形最为剧烈, 在含冰量相对少且采用较高路堤结构的地段路基变形过程相对平缓. 同时结合探地雷达的勘察结果对路基下的融化区、多年冻土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多年冻土人为上限的下移、地下冰的融化会在多年冻土人为上限以上的地质体中导致较强烈的层间错动和扰动.  相似文献   

9.
块石路基是多年冻土区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年冻土路基形式. 为了研究多年冻土区修筑高速公路后块石路基的效果,选取青海省新建共和-玉树高速公路3个块石路基监测断面的实测资料,对路基修筑初期多年冻土温度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路基修筑初期路基中心原天然地表下0.5 m处仍表现出季节变化规律,至原多年冻土上限深度处,温度波动幅度急剧减小. 块石路基的保温效果与年平均地温密切相关,年平均地温越低,对冻土的保护效果越显著. 受阴阳坡效应的影响,左路肩/坡脚温度高于右路肩/坡脚. 左右路肩及中心孔下多年冻土上限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抬升,抬升幅度主要受路基高度影响,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徐安花 《冰川冻土》2014,36(4):987-993
高速公路路基幅面宽度的成倍增加,沥青路面的吸热效应更为显著,工程对其下伏多年冻土的热影响更为显著. 热棒、热棒保温板复合结构等传统工程措施能否保护宽幅高速公路下冻土稳定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 根据带相变热传导有限元方法,对共和-玉树高速普通路基、热棒路基和热棒保温板复合结构路基在未来全球变暖情形下的地温场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为-3.5℃或地表年平均温度为-1℃的多年冻土地区,普通路基和热棒路基在全球变暖条件下路基下伏冻土都将发生融化,宽幅公路路基将会产生显著融沉变形,不能保证宽幅公路路基20 a使用期内的稳定性. 热棒保温板复式结构显示了较好的冷却路基效果,在第20年路基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高于原天然上限,路基下富冰冻土仍处于冻结状态,可以保证宽幅沥青公路在服务期内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施工过程控制是浅基坑边坡稳定与结构安全的重要关键。某开挖深度仅5m左右的中型浅基坑,因施工不规范导致坑壁水平位移超警戒,引发事故隐患;经采取应急处治措施,确保了基坑工程安全。通过案例剖析,为类似工程提供警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和由此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了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 Qinghai-Tibet Engineering Corridor (QTEC) is a strategic passage between Tibet and central China.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several major projects have been built in this narrow corridor with vulnerable geoenvironment. Along with a new 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some major linear projects including expressway, double-tracking railway,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within the corridor, and especially the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s imminent now. In the QTEC, permafrost is a controlling factor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will impose great restrictions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ur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ill induc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ermafros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more and more linear infrastructures crowding into the QTEC, the thermal interaction among permafrost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isturbance on permafrost thermal-mechanical regime will be more significant. With respect to this issue, a research program focusing on thermal-mechanical influence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ermafrost engineering corridor was started and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key scientific issues,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goals of the program are introduced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线型工程及其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地带面积最大的高原多年冻土区。该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十分脆弱 ,而线型工程本身的特点加之施工管理不当 ,会造成沿线冻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探讨了该区线型工程及其沿线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提出了为维护线型工程的稳定和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在施工和管理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多年冻土区输油管道工程中的(差异性)融沉和冻胀问题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多年冻土区石油和经济开发不断推动输油管道技术的发展,但是多年冻土区输油管道的(差异性)融沉和冻胀问题仍是关键性难题.寒区管道设计和施工必须考虑沿线的地形和环境条件对冻胀和融沉,以及相应的管道工程基础和结构整体性的影响.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工程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充足的科研投入、讨论和决策时间,以及最终采用的一系列创新设计来保护多年冻土和抑制融沉.这些研究围绕的关键问题是温热油管在多年冻土中的水热效应和差异性融沉和冻胀所导致的管道变形破坏,这些研究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及早发现、充分理解和正确预测以及最终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至关重要.罗曼井和格拉线环境温度输油管道在20a左右的运营中,冻胀和融沉都比较显著.准确预测管道和围岩土的冻胀和融沉需要详细的观测研究和模拟试验相结合.在预测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抑制融沉和冻胀.成功设计、施工和运行寒区输油管道需要科学家、工程师、业界人士和管理部门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6.
王超  张社荣  张峰华  杜成波 《岩土力学》2016,37(8):2383-2390
在水电工程中,河谷两遍的工程边坡具有尺度大、高而陡的特点。同时这些边坡服务年限长,稳定性要求高。对于耦合考虑施工进度和工程安全的动态分析还较少涉及。由于地质参数、边坡结构和开挖支护的实时变化,对边坡工程安全的实时评价已成为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考虑边坡施工过程中开挖进度的调整、新地质信息的揭露、支护方案的修改及计算参数的修正等信息实时变化的客观实际,重点针对目前较少涉及的施工期高边坡工程安全的实时分析和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边坡实时安全仿真方法;基于数据库技术和ABAQUS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施工进度信息、地质信息及支护信息到数值计算模型的动态映射,开发了边坡安全实时分析系统,最终实现了与施工进程相适应的边坡安全状态实时仿真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建设冻土工程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的冻土工程问题研究, 在综合以往冻土学研究成果基础上, 针对冻土区大规模工程实践对冻土和冻土环境的影响特点, 冻土和冻土工程之间相互作用本质, 用系统工程论的观点, 以工程变形为冻土工程问题研究的综合目标, 抓住冻土工程问题的热学机理本质, 用工程热力结构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 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 同时把我国冻土工程问题研究和冻土工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工程建设行业存在的主要瓶颈入手,描述了工程建设行业全流程一体化架构,并详细介绍了工程建设行业全流程一体化的核心特征,最后从协同设计平台的发展阶段和计算机三维智能设计平台的主要特点两方面着重介绍了工程建设行业全流程一体化核心构件——协同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9.
达坂山公路隧道冻土工程问题和工程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玉 《冰川冻土》2006,28(6):833-837
达坂山公路隧道位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自然条件非常独特(高寒、低氧、多雨雪、冬季较长等),地质条件又很复杂,这些不利因素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工程的冻害及水害的防治;隧道的开挖、贯通和营运,改变了原有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地下水的迳流排泄途径;传统施工方法受到挑战等.隧道工程的冻害及水害的防治是关系到隧道能否正常营运的关键.为了克服和解决以上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采取了必要的的工程措施和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了该隧道的顺利竣工和正常营运,为建设同类隧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从工程地质学的任务、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工程地质学在今天的工程建设新形势下所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前景。迎接这些挑战,工程地质学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日臻完善,最终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