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COP资源评价与规划(REP)项目简介CCOP的资源管理工作组(WGRA)和油气资源管理(OGRM)项目的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了,其成果包括地质系列图、勘探层图集、(资源评价)软件,其次还有CCOP成员国之间、CCOP成员国与赞助国挪威之间的技术转让,...  相似文献   

2.
GeoX/gResource软件的应用及推广受地矿部石海局派遣,我所参加了CCOP组织的于1994年8月8日-ll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题为“资源管理中的资源评价成果解释及应用”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来自中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  相似文献   

3.
在CCOP35届年会上,由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协会(AGSO)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报道是澳大利亚与CCOP工作组有关地质方面的合作项目。介绍了自己编制的独具特色的“STRATDAT”和“RESFACS”相关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为多学科大量数据的取数、存储、处理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方便快捷的运行方式;制图和数据程序包括适用于环境、海洋、能源的持续管理的设计人和决策人。在CCOP35届年会的学术研讨会上,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协会的ClintonFoster博士介绍了该数据库的原理,并展示了在澳大利亚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日本气水合物的五年研究计划现在已经调查了日本列岛周边存在的海底气水合物的分布状况及其它们作为天然气资源的潜力。该计划由国际贸易和工业部(MITI)发起 ,由日本国家石油公团(JNOC)与十家工业公司共同承担。1998年 ,JAPEX/JNOC/GSC马立克2L -38井作为日本气水合物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成功地在加拿大北极的麦肯齐河三角洲实施了钻探 ,弄清了永久冻土带之下原地天然气水合物的特征。该计划试图通过JNOC和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之间的合作 ,由日本石油勘探公司(JAPEX)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参与。南海海槽…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91年11月15日~12月20日中国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简称CWOCE)首航ADCP测流资料并结合日本气象厅的ACM次表层测流资料(1992年1月20日~2月15日),描述了菲律宾以东的海流特征。同时应用该航次CTP资料计算了各观测断面的地转流流量,并用盐度跟踪讨论了北赤道逆流(NECC)、黑潮和棉兰老海流的水源。计算和分析表明,本航次期间有3个强流区,即黑潮源头区、棉兰老沿岸区和北赤道逆流区。此外,本航次本区海流特征与1986/1987ENSO事件同期的海流特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91年11月15日 ̄12月20日中国世界大洋环流实验首航ADCP测流资料并结合日本气象厅的ACM次表层测流资料,描述了菲律宾以东的海流特征。同时应用该航次CTP资料计算了各观测断面的地转流流量,并用盐度跟踪讨论了北赤道逆流、黑潮和棉兰老海流的水源。计算和分析表明,本航次期间有3个强流区,即黑潮源头区,棉兰老沿岸区和北赤道逆流区。此外,本航次本区海流特征与1986/1987ENSO事件同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文章分析东南亚9个沿海国家海洋保护区的发展状况,提出其发展特点和困境,并针对我国开展相关合作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缅甸、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海洋保护区的法律框架、管理方式和发展现状各有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家政治局势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东南亚海洋保护区的发展;我国可在已有框架基础上,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相似文献   

8.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12月26日发生40年来最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另有上百万人流离失所。灾难波及七个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与马尔代夫。海啸灾区有: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印度南部泰米尔邦、奥里萨邦、安达曼邦和尼科巴群岛;马来西亚北部巴图、马尔维斯塔、柏恩维拉和迈阿密滨海地区;斯里兰卡东北部沿海城镇;泰国南部泰南普吉、甲比、攀牙、董里等七个省。这次地震和海啸灾难对东南亚几国的渔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各国水产品的贸易与出口。上述七个国家,渔业生产在本国经济中占有重要位  相似文献   

9.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所采集的地震、重磁资料及钻井、地质资料,对该盆地的地震反向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发展史进行了的简要的论述,本文以该区Tg深度资料为基础,并利用CCOP年刊发表的新生代基底深度资料,初步圈定了万安盆地的边界,并对盆地二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将盆地划分为5坳3隆、坳隆相间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0.
赤道印度洋的自然地理学特征是由3个向北延伸的线状高地(Ninetyeast海岭、Chagos_Laccadive海岭和Carlsberg海岭)分隔的一系列盆地组成。在赤道印度洋西部3038m水深处钻探了ODP709A站位,该站位位于Madingley中脊顶峰附近的一个小盆地中,而Madingley中脊则是Carlsberg海岭和Mascarene高原北部之间的一个区域高地。不规则的基底地貌被厚度从小于50m至大于400m不等的沉积物所覆盖。由于印度洋的北部陆地封堵、复杂的自然地理和强的季风,印度洋…  相似文献   

11.
根据4年声波卫星扫描图测量所作的最新海底地质图揭示,Monterey湾的内、外陆架为岩石露头,仅中陆架区由沉积物覆盖。沿SantaCruz周边的构造抬升海岸,内陆架海底由侵蚀露头组成,而在沉降或稳定海岸如Monterey湾中心,内陆架则由现代沉积物组成。外陆架上90m深度或更深处的岩石露头上覆盖着一层现代沉积物的薄层沉积,衰减了岩石表面的高声波反射率。在Monterey半岛附近,具明显声波信号的花岗岩暴露在陆架上。暴露在南北陆架上的沉积地层,从最老的SantaCruz泥岩至最年轻的Purisi…  相似文献   

12.
在亚洲近海资源勘察联合协调委员会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赞助下,由中国区域第四纪地质中心筹委会主办的国际第四纪地质考察和讨论会,于198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我国举行.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的四十多位第四纪地质专家,以及亚洲近海资源勘察联合协调委员会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官员,出席了这次会议.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日本的代表,分别回顾了本国第四纪地质工作情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中国代表在会议期间作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工作概况》、《南海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工作情况》、《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特征》、《南海北部及广东雷琼地区第四纪地质特征》、《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特征》及《上海的地面沉降及其控制》等八个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1988年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构资源调查取得的结构样品和资料,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PS光电能变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结核核心和壳层(层纹构造区与斑杂构造区)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核心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只含少量结晶差的锰铁矿铁为主,层纹构造区的锰相矿物主要为δ-MnO2,斑杂构造区的锰相矿物则为结晶稍好的钠水锰矿和δ-MnO2。(2)结核金属元素主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以来,联邦德国地球科学和资源调查局(BGR)从南海,苏禄海地区的采集的地球科学数据连同可利用的商业钻井和大洋钻探计划(ODP)的井位资料一起作为综合数据进行了编辑和解释,用已解释的地震剖面对综合地层,岩性资料进行讨论和对比,以地层和构造分析的基础,把南海和苏禄发别划分为5个和4个主要的构造地层地体。南沙岛礁区(危险地块),礼乐滩,巴拉望-西北婆罗洲海槽及巴拉望岛是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期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印度天然气需求量与供应量“入不敷出”的不断扩大,在以LNG形式进口天然气的价格相对较昂贵的情况下,就需要加速勘探开发天然气替代资源———气体水合物的步伐。近年来,由ONGC、DGH、GAIL、NGRI和NIO等机构的初步调查研究表明,印度东、西近海域存在着气体水合物的地震模拟反射层(BSR)的证据。印度研究机构认为,开展调查勘探活动,并最终进行商业性开采气体水合物该是时候了。为此,印度政府组织了一个由GAIL的ShriI.L.Budhiraja(技术顾问)、ONGC的KuldeepChand…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海洋地质前沿》2007,23(11):I0001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世界上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过程中,以海底油气渗漏为主要探测对象的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挪威、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我国也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等海域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工作。当前,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已经成为海洋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方法,在区域普查、重点区带详查和局部构造评价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对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基础理论认识的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7.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7,16(2):164-168
本文根据1994年7月至1995年4月间4个航次调查资料而得。结果表明,九龙江口ATP的含量平均值为278.4μg/m^3,变化范围在32.4 ̄857.6μg/m^3之间。ATP与叶绿素a和PO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Chl-a/ATP的高值区出现在盐度为25 ̄30间。POC(B)/POC的高温区出现在盐度为15 ̄25间。该区域颗粒碳含有最大比例的活体的有机碳约占60%。  相似文献   

18.
印度洋中部的大洋岩石圈由于与板块边界地形有关的压应力十分集中以及印度与亚洲的持续碰撞等原因已经发生了系统的变形。变形主要有两种空间形式 :①大洋岩石圈和上覆沉积物的长波长(100~300km)褶皱作用 ,②5~20km宽的断块的逆断裂作用。ODP116航次站位测出了变形导致的一个大的构造不整合的年代 ,表明印度洋中部岩石圈的主要变形时期开始于8.0~7.5Ma(116航次船上科学工作组 ,1987 ;Cochran,1990)。该变形的位置处在板块动力环境 ,过去认为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被分为印度板块、澳大…  相似文献   

19.
陈荣发 《海洋测绘》2003,23(1):57-57
20 0 2年 1 0月 ,在向阳红 1 4号调查船执行任务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 ,成功地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投放了 3个ARGO剖面浮标 ,这标志着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建设在我国起步。日前在杭州举行的“ARGO大型科学观察测验实施汇报暨学术研讨会”上获悉 ,我国已正式成为国际ARGO计划的成员国 ,并成立了“中国ARGO计划协调小组” ;建立了“ARGO资料中心” ,除了接收和处理我国布放的浮标数据外 ,还及时收集了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在全球海洋中已经布放的约 5 0 0个浮标的资料 ;创建了“中国ARGO网页” ,成为…  相似文献   

20.
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于 2 0 0 3年 3月 3~ 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 11个国家的 5 4位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和各国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次会议也为我国海洋和大气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国际ARGO计划 ,以及密切与各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有 12位中国代表参加了会议。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全面、系统地回顾了第四次会议以来 ,各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状况 ,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等 ;重点讨论了ARGO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