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力异常统计在吉林省区域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1:100万重力异常轴向方位角的数量化统计,揭示了重力异常展布方向的总体规律,对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2.
3.
从1:50万重力异常探讨贵州省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综合研究,总结了1:50万贵州省布格重力异常轴向方位角的数量统计规律,从而认识了区内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发育方向,通过分析区域重力异常,结合地质,物化探等资料,对全省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划分,构成了由F1-F16组合的基本构造格架,为进一步研究本省的区域地质构造提供新的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4.
从1∶50万重力异常探讨贵州省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综合研究 ,总结了 1∶50万贵州省布格重力异常轴向方位角的数量统计规律 ,从而认识了区内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发育方向 ,通过分析区域重力异常 ,结合地质、物化探等资料 ,对全省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划分 ,构成了由F1 ~F1 6组合的基本构造格架 ,为进一步研究本省的区域地质构造提供新的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6.
应用Ⅲпемнпъх级数展开不同类型异常转换的频率特征,可以得到空间域级数求和法进行异常转换的诸系数.对延拓距分别为取数点距0.3, 0.5, 0.7, 1.0, 1.3, 1.5, 2.0倍的向下延拓、向上延拓、一阶垂向导数、二阶垂向导数的异常转换,求出了级数求和法的诸系数.从而实现了在原重力异常上一次等距取点求得各种不同的转换异常.通过模型理论计算值和利用上述方法算出的不同高度的延拓值进行对比,发现本法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区域重力异常的异常转换中,从而拓宽了重力转换异常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北美国家高程基准面及重力异常计算方法的重大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重力数据库进行了两项重大修改:采用国际上接受的地球椭球面,而不是习惯使用的大地水准面或海平面作为重力测点的高程基准面;改进重力异常的计算方法。对北美国家现在使用的高度校正、布格校正、地形(海洋深度)校正、间接影响校正、曲率校正、大气校正,以及均衡补偿校正,均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8.
提高浅海重力测量观测精度的方法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景奇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Z1)
由于海上工作环境特殊,对于海底高精度重力测量而言,其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且较复杂。这里列举了海重实测中经常遇到的几种影响海底重力仪读数精度的因素,并结合数年积累的经验,介绍了几种减小读数误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国数字测井系统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陆续推出了多种数控测井系统。继研制了JZS-1和JBS-1两种类型的测井系统后,重庆地质仪器厂于92年又推出一种新型数控测井地面系统——JBS-2型轻便系统。92年9月至10月,该地面系统在陕北一带做野外试验,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献[1]中提出:在山区区域重力测量工作中,对于百公里以上的巨大重力异常,地形校正半径应大至1000km才能避免地形对重力异常的干扰;对于1000km以外的地形影响与均衡重力影响,能够很好地互相抵消,因而不必进行校正。文献中还采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东天山特殊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特定粒级(2~10 mm)、多点采样(采样点距内等距离等量筛取5处残积岩屑)的方法,开展了两个图幅的1∶5万岩屑地球化学普查,相继在C3,J2-4、J5异常内发现了铜、金、银等地表矿(化)体,显示出该方法在东天山戈壁荒漠特殊景观区普查找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GPS开展1:20万石棉幅区域重力测量的情况,对正确掌握GPS的工作方法作了研究,并总结了应用该项技术的成功经验和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重力勘查的高度改正应采用何种高程系统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勘查的观测值必须进行正常场与高度改正,为此要测量重力测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尤其对高程测量精度要求甚严。以前测地工作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和测距仪等,高程系统按“规范”(1)采用大地水准面的“正高系统”.近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开始应用于重力勘查中,GPS测量的高程为WGS-84的“大地高系统”,这样需要把“大地高”换算到“正高”.这样做即要花费许多工作量,又会增加换算中产生的误差。本文通过对地球正常重力场理论公式的分析,认为可以采用GPS测量的大地高进行重力高度改正。 相似文献
17.
浅论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测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以往在工程地质勘测中,电法勘探主要采用的是电测深法,而电测深法又存在测点密度不大、信息量小等缺点.对于某些探测物来说,存在着资料解释困难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引进了一种新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经过近几年我们对不同探测物的勘探应用,认为高密度电阻率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山区区域重力测量中,地形校正范围的选择需要大一些,才能较好的消除地形起伏造成的影响,远区的地形和中间层影响均应考虑地壳弯曲的影响。因而在进行远区校正时,不能以过测点的平面为标准,而应以过测点的球面为标准,因此,地形校正值将会有负值出现。在进行中间层校正时,应消除与地形校正最大半径范围一致的弯曲圆盘的影响,此影响不仅与盘的半径有关,而且与厚度有关。本文给出对应于不同校正半径和不同厚度弯曲圆盘的一套理论计算结果,用这些结果得到的与不同校正半径配套的中间层校正公式,可供直接查阅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