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侧位压腰法治疗髂腰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髂腰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侧位压腰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侧位压腰法可缓解髂腰肌损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腰骶部的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下腰痛患者92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 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疗法,对照组单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屈曲范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腰椎屈曲范围及ADL、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运用于慢性下腰痛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腰椎屈曲范围,减轻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配合扶阳灸干预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37 例采用平衡火罐配合扶阳灸进行干预,4周后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干预后的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为97.3%(36/37),干预后VAS评分下降,JOA评分上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平衡火罐配合扶阳灸可以明显改善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疗效明显、安全、简单、易耐受的优点,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内热针配合减压系统治疗肾虚型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肾虚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配合减压系统治疗,疗程为7 d,第1天为内热针治疗,后6 d采用减压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每天1次,疗程为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疼痛及日常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配合减压系统治疗肾虚型慢性腰痛在远期疗效上优于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配合中药自热贴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 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治疗组采用推拿合中药自热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均治疗20 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97/100),优于对照组的86.0%(8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自热贴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痹愈汤治疗(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牵引的基础上予口服活络消痛胶囊治疗,治疗组在牵引的基础上予口服腰痹愈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的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L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腰痹愈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刃针整体松解术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胛提肌劳损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整体松解术治疗,对照A组采用常规"以痛为腧"刃针治疗,对照B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A组为93.3%,对照B组为89.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73.4%,对照A组为46.7%,对照B组为41.5%,治疗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对照A组均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整体松解术治疗肩胛提肌劳损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即时止痛效果好,远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1.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核心思想为“五经配伍”,即强调经脉经穴与脏腑间五行配伍、生克制化的关系,主张以五经腧穴为核心,通过“针经治脏”有针对性地刺激相应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针五经、调五脏”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以论治慢性胰腺炎,着重从脾论治,对早期湿热蕴结证者宜以泻子、抑强为主,对中晚期脾胃虚寒证者宜以补母、扶弱为主;其次从肝论治,治以疏肝抑木,宜以泻子、抑强为主。可为中医针灸临床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头针治疗,治疗组84例给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病情轻重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情轻重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拟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氮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FEV1、FV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强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脐针疗法,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5.0%(34/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奇正消痛贴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症状、体征积分,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与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络病”理论的指导,2组的近期疗效相当,但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更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自拟方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评分、FEV1%、FEV1/FV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疗效,能改善肺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口针配合口内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行开口针、口内针交替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采用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法对2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味觉障碍、食物残渣、鼓腮漏气、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口针、口内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埋针配合体针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埋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24/30),对照组为76.7%(23/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痤疮GAG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随访1个月组内比较及随访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耳穴埋针配合体针能有效改善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皮损程度及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