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字地图制图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图制图,指的是在当前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实用制图和系统制图的紧密结合。以地图图形数据为前提,以传递、转换、显示、存储、处理、识别、分析、输出为途径,以空间信息为内容,以被模式化的地图数学模型、地图模式和地图语言为地图符号,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和色彩原理为理论基础,这就是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理念。首先对数字地图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地图制图综合进行概述,最后对数字地图制图综合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数字地图,电子地图与地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飞 《地图》1998,(3):26-27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一种以数字形式记录、反映地表自然与社会现象、可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图形形式快速表现的地图新品种已经产生,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许多名称如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屏幕地图等,关于其内涵和分类的说法不一。本文谈一些看法,供商榷。一、数字地图什么是数字地图,各种说法的内涵大致是相同的,以GJB1840—93的定义最为精练:“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贮的地图”。数字地图是存贮于计算机(电脑)中的地图,属于虚地图。数字地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所表现的是地图信息,二是以数字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些年来,测绘界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讨论,信息化地图学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一个普通的观点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到底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地图学?数字化地图学与信息化地图学是什么关系?信息化地图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随着"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地图学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分析了推动传统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因素,并且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观点,从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演变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信息时代地图学发展的具有显著标志性特点的3个阶段,即数字地图制图学、网络地图制图学和智能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初级阶段,是基础;网络地图制图学是网络环境下连接数字地图制图学与智能地图制图学的桥梁;智能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地图制图学和网络地图制图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的数字地图是正确匹配车辆位置的基础。详细分析了地图数据的地理误差和拓扑误差的误差形式,路网数据模型的常见误差因素和改进策略,最后介绍了不同地图匹配算法对地图质量的敏感性和可行性。根据可能出现的误差对现有数字地图和匹配算法加以改进,弥补了原有数字地图带来的不精确缺陷。跑车实验证明,考虑了数字地图误差影响的匹配算法可以明显提高定位精度,减小车辆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的数字地图是正确匹配车辆位置的基础.详细分析了地图数据的地理误差和拓扑误差的误差形式,路网数据模型的常见误差因素和改进策略,最后介绍了不同地图匹配算法对地图质量的敏感性和可行性.根据可能出现的误差对现有数字地图和匹配算法加以改进,弥补了原有数字地图带来的不精确缺陷.跑车实验证明,考虑了数字地图误差影响的匹配算法可以明显提高定位精度,减小车辆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6.
邹逸江 《地图》1999,(1):9-12
一、需来分析各种比例尺的数字地图数据库是我国的地形基础数据库,具有极广泛的用途,为军事指挥自动化、GIS‘地图制图自动化、航空航天等提供各种基础地理信息,可加速测绘保障体系的发展,广泛地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地图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于纸质地图的数字化,一旦该比例尺的数据库建立完备,地图数据库的更新就应提到议事日程。如果不及时对已建成的地图数据库进行更新,势必影响到地图数据库中数据的现势性、权威性,直接影响到测绘保障和测绘生产方面的使用。更新数字地图数据库是测绘数字信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测绘数据库的…  相似文献   

7.
汤国安 《地图》1995,(4):27-27
数字地图及其应用浅析汤国安(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地理信息系统与机助制图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地图的定义和认识以及地图的生产工艺,同时也出现了崭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数字地图与常规地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1.数字地图的载体不...  相似文献   

8.
黄文骞 《地图》1996,(2):9-11
地图模式识别是由计算机来对地图进行识别与理解,并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研究和分析地图上的各种模式信息,获取地图要素的信息,其在似于人对地图的阅读,它是近年来在地图制图领域中新兴起来的一门高技术,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由于它是传统地图制图迈向数字地图制图的一座桥梁,因此,地图模式识别代表了当前地图制图领域发展的前沿和主攻方向,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一起,被称为现代地图制图的三大技术。  相似文献   

9.
网络地图服务开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地图服务是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数字地图新的应用方法,它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现势性很强的地图空间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网络数字地图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本文在讨论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对于网络地图服务的概念和开发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网络地图服务开发方法的优点和缺陷,探讨了利用MapObjects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开发网络地图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范攀龙 《地图》1998,(3):40-42
目前各测绘生产单位逐渐开展了数字地图的生产,需要对数字地图进行错漏的检查。质量的控制和评价等。由于数字地图要把地图要素通过手工的或扫描的手段转换成离散的数字,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软件制图,因此,错漏来源多;复杂且难发现。通过纠错软件可以纠正一部分错漏,但最终离不开人工的校对。目前地图数据通常用彩色喷墨绘图机喷绘在纸上,提供数据的检查和校对。为了便于检查地图数据的错漏,根据出版系统的需要,我们研制了彩色喷墨绘图片。它与纸张相比有如下一些优点。1)分辨率高,彩色还原性好。白底与彩色间线划反差大,图面清晰…  相似文献   

11.
针对Web地图应用中地图瓦片编码计算和地图切片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数字地图瓦片编码计算方法,并以ArcGIS Mxd地图文档为地图切片数据源,编程实现了基于该算法的数字地图自由、无缝切片。本文实现的基于Mxd地图文档的切片算法具有方便快捷、支持多种数据源等优点,为开发高效Web地图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几种地图新概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地图生产是以手工方式完成的,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技术落后、费时费力,而且地图产品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广大地图用户的多方面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广泛应用,地图生产的技术、方法以及生产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数字地图制图.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地图制图向地理信息系统发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毅  杜清运等 《地图》2001,(2):1-4,22
一、引 言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都以空间地理信息的存取、处理、分析与表达为研究对象 ,是地图学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延续。但相比而言 ,数字地图制图强调空间地理信息的传输和表达 ,而GIS则以空间地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为主 ,从应用的角度看 ,GIS无疑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地图制图必须在现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空间 (地图 )分析功能 ,即在保持地图表达的模拟性、艺术性的基础上向GIS发展转化 ,才能够一方面提高GIS的可视化表达质量 ,另一方面深化数字地图制图的应用层次 ,拓展其应用范围。但到目前…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图的实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赞猷 《地图》1997,(3):1-6
一数字地图在我国已进入实用阶段。由机助制图或自动制图系统输出的产品之一是数字地图。在《遥感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数字地图的:“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带上的地图,需要时可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绘图仪或视屏)恢复为地图图形。”具体一点说,空间数据包括遥感数据、纸质地图资料、统计值,通过图/数转换装置的数字化仪或直接键人数据,经过制图软件驱动的计算机处理,获得磁盘形式的制图文件,这时便产生了数字地图的半成品。人们可以将这个磁盘,从能够驱动这种文件格式的计算机和视屏中回放出数字地图的图形,它不受比例尺和投…  相似文献   

15.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高俊 《测绘学报》2004,33(1):6-11
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传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数字编码与处理特征,对地图传输理论进行了重新分析,建立了数字地图传输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可视化、地图可视化和数字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对数字地图可视化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开发适合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的数字地图可化工具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地图特征,并针对测绘地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对传统地图、数字地图等著作权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可为测绘单位行使自己的著作权以及相关权益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机数字制图过程中,地图注记的配置直接影响数字地图的效果.针对地图注记配置过程中两个或多个注记之间冲突处理的问题,本文参照格式塔原则,从地图注记的易读性、位置优先性、形状相似性、地物关联性四个格式塔因子出发对地图注记的候选位置进行评价;同时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用进化算法模拟地图注记的自动配置过程,实现了地图注记自动配置的全局优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彩色数字地图色彩的光谱特性,运用色度学和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对彩色数字地图进行处理,把彩色数字地图数据自动分类、识别,获得了单要素层的数字地图,然后在微机上把它们和新的像片(正射影像)叠置,进行数字修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