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泊科学》2023,35(2)
三峡水库专辑 编者按(381) 许全喜,刘德富,夏军强,毕永红,李哲 综述 近20年来三峡水库水动力特性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383) 龙良红,黄宇擘,徐慧,纪道斌,赵星星,崔玉洁,杨正健,刘德富 三峡消落带土壤植物微生物作用下的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进展(398) 李姗泽,王雨春,张家晖,赵建伟,温洁,包宇飞,陈铭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特征(411) 林莉,董磊,潘雄,杨文俊 三峡水库CO2、CH4通量监测分析研究(423) 李哲,杨柳,吴兴华,陈永柏,鲁伦慧,王殿常 研究论文 ——生物地球化学与水环境保护 三峡水库出水断面磷通量及形态研究(19982019年)(435) 娄保锋,欧阳雪姣,杨霞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气界面CO2、CH4扩散通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三峡水库为例(449) 欧阳常悦,秦宇,刘臻,梁越 三峡库区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460) 王耀,茅昌平,贾志敏,王帅,饶文波 氮和磷是影响三峡库区香溪河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473) 朱智杰,陈默,薛思敏,周仕伟,焦一滢,田小方 藻型湖区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83) 廖远珊,肖启涛,刘臻婧,胡正华,张弥,肖薇,段洪涛 ——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控 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生态评价(493) 苏新然,于潘,尤庆敏,庞婉婷,王全喜 基于非线性时序分析的三峡支流浮游植物因果响应(507) 何孟奇,闪锟,王兰,杨柳,李哲,尚明生 分层异重流背景下降雨对三峡水库香溪河水华消退的影响(519) 陈聿奇,崔玉洁,黄浩昇,张必昊,成再强,纪道斌,龙良红,唐静 澜沧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530) 张琦,陈宇琛,林育青,陈求稳,张建云,丁珏,马宏海 青海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因子(540) 孙兴,蒋小明,宋高飞,郑鹏,张昆,高海鹏,窦筱艳,艾雪 ——淡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群落演变趋势及优势植物适应策略(553) 张志永,向林,万成炎,史方,张道熙,郑志伟,朱稳,许盼,袁玉洁,朱利明 三峡库区与西南库区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构建比较(564) 江维薇,杨楠,肖衡林 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演变(577) 戴雪,杨桂山,万荣荣,李彦彦 三峡库区涪陵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早期资源及其对水文和水温特征的响应(586) 杨志,龚云,胡挺,朱其广,金瑶,曹俊,唐会元,徐薇,陈小娟 近40年来太湖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599) 温舒珂,彭凯,龚志军,秦伯强,蔡永久 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驱动因素(610) 濮梦圆,徐锦前,胡恺源,彭凯,龚志军,蔡永久,项贤领 金沙江支流黑水河松新电站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过坝后上溯行为(622) 焦易林,石小涛,许家炜,李冬晴,白天翔,陶宇,王永猛,孙干,朱冬舟,柯森繁 ——泥沙冲淤与河床演变 近20年来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其对库区的影响(632) 袁晶,许全喜,董炳江,王涛,杨成刚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河床调整沿程变化特点(642) 周美蓉,夏军强,邓珊珊,毛禹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特征及其影响(650) 许全喜,董炳江,袁晶,朱玲玲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高洪水期入库水沙特性(662) 高宇,任实,王海,吕超楠,赵汗青 三峡水库蓄水后上荆江不同河床组成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及其机制(673) 毛禹,夏军强,周美蓉,邓珊珊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分汇段航道水深资源及碍航驱动机制(684) 杨云平,周良平,张华庆,冯小香,朱玲玲,刘万利,李明,王建军 ——流域水文与水资源安全 三峡水库运行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的径流过程变化(696) 周建银,高菲,元媛,黄仁勇,闫霞 模拟分析揭示三峡水库成库以来的气候效应:局地和近地层,而不是区域(709) 艾泽,常蕊,肖潺,陈鲜艳,张强,李威,李帅,龚文婷 基于误差分布估计的三峡水库入库洪水概率预报方法(722) 张俊,冯宝飞,牛文静,王乐,徐雨妮,田逸飞,严方家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热交换过程及水体稳定性(730) 杨忠勇,张亚超,汤正阳,纪道斌,崔玉洁,李昌文,吴家阳 逐时降雨概率密度的适用函数与理论密度函数(743) 沈铁元,向怡衡,廖移山,祁海霞,王俊超,余德康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设将对三峡库区及其周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水库诱发地震就是可能产生的众多影响之一。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了三峡水库周边及其下游的防震减灾需要,投资建设了“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了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日常监测任务。本文从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出发,简要介绍了该台网的设计思路、布局、监测能力和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与诱发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已于2003年6月15日蓄水至135m,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6年5月20日大坝185m高程全线贯通,10月27日蓄水至156m;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6级左右。在仙女山和九湾溪断裂一带(距坝址为18km)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MS=5.0~5.8级。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及预报,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长治久安。本文根据国内外及三峡水库有关地震监测及预测预报资料,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进行初步探讨,供参阅指正。  相似文献   

4.
5.
封面     
《湖泊科学》2023,35(4)
  相似文献   

6.
封面     
《湖泊科学》2023,35(3)
  相似文献   

7.
封面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泊科学》2024,36(3)
  相似文献   

8.
封面     
《湖泊科学》1998,10(S1)
  相似文献   

9.
封面     
《湖泊科学》2024,36(1)
  相似文献   

10.
封面     
《湖泊科学》2023,35(1)
  相似文献   

11.
Studia Geophysica et Geodaetica -  相似文献   

12.
Theoretical, modeling, experimental and monitoring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gravel bed rivers are introduced. The key findings of 27 papers on this theme were published in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during the past year. Among these, 18 papers were published by attendants of the 8th Gravel Bed River Workshop held in Japan in 2015. This Commentary introduces the main them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papers including innovations in sediment transport conceptualization and modeling and monitoring, and also three wider themes: the importance of sediment supply;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vel bed river science and restoration; and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critical role played by wood in gravel bed rivers. Copyright © 201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14.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climate change signal can be seen in 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or magnitude of extreme events forms a key part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genda. Geomorphology engages with this debate through extending the instrumental record with palaeo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studying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of geomorphic systems under extreme disturbance; documenting the mediation by catchment organisation of transport processes during extreme events; applying new monitoring methods to better understand process‐response systems; and illustrating how process, experimental and modelling insights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buffering of geomorphic systems and human assets from the effects of extremes, providing practical outcomes for practitioner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湖泊科学》2022,34(6)
岱海(40°32′~40°37′N,112°37′~112°46′E)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属半干旱地区内陆湖泊. 面积约53 km2(2018年),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面萎缩,蓄水量减少,矿化度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湖泊科学》2022,34(5)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中部,为构造断陷湖. 面积214.7 km2, 平均水深89m, 最大水深155m,蓄水量204×1088 m3(水位1722.5m时), 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相似文献   

17.
18.
《湖泊科学》2022,34(2)
白洋淀,属海河中游大清河流域,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366 km2,计有大小淀泊143个,淀域内沟壕纵横,村落星罗棋布,水面苇田相间(摄影:尹德超).  相似文献   

19.
《湖泊科学》2022,34(3)
鄱阳湖南矶湿地. 丰富的沉水植被、洲滩植物使鄱阳湖湿地成为白鹤、小天鹅等濒危鸟类重要的越冬地,众多鸟类来此觅食也加速了湿地植物参与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摄影:林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