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肠痈消炎汤灌肠治疗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痈消炎汤灌肠治疗,疗程均为5d,随访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的综合疗效,腹痛、呕吐、便秘、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外周血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随访1个月的肠系膜淋巴结大小。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25%(26/32),对照组为54.55%(18/33),随访1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29/32),对照组为57.58%(19/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呕吐、便秘、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WBC、hs-CPR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肠系膜淋巴结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肠痈消炎汤灌肠治疗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火针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疼痛消失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结痂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药浴对新生儿肺炎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06 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 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药浴,对照组采用常规温水洗浴。观察2组综合疗效、单次发热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干预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愈显率观察组为79.2%(42/53),对照组为64.1%(3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次发热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WBC、PCT、hs-CRP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可缩短患儿发热时间,加快体温恢复正常,降低WBC、PCT及hs-CRP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肺-肠轴”理论观察自制中药脐贴外敷对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制中药脐贴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症状(发热、气喘、咳痰、呕吐、食欲、咳嗽)与体征(舌象、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血清WBC、CRP、PCT、IL-8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 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贴外敷治疗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VE)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RVE湿热泻患儿9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双歧杆菌四联活性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止泻率、大便性状复常率及轮状病毒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止泻率、大便复常率及轮状病毒转阴率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RVE湿热泻,临床疗效更佳,症状缓解更快,依从性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21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敷脐配合小儿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8%,对照组为83.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好转时间、脱水改善时间及全身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杆菌、肠球菌、酵母样真菌数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衡状态,有效改善患儿腹泻、脱水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运枢纽”推拿法在厌食症患儿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调运枢纽”推拿治疗与相应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1%,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运枢纽”推拿法护理干预厌食症患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综合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患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胰方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 例HL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胰方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身热、大便不通、舌红、脉滑数)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指标[三酰甘油(TG)、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 (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TG、WBC、CRP、IgG、IgM、IgA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方可以有效改善HLP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痰热郁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清肺化痰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第1秒用力呼吸肺容量(FEV1)及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外周白细胞(WBC)的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8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CRP、WB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郁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满意,优于单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椒艾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椒艾丸药膏贴敷神阙、中脘穴治疗。比较2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每天腹泻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19/20),对照组为85.0%(1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腹泻改善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第4天每天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医常规联合加味椒艾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可加快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 例风寒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 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14d。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5%(56/58),对照组为81.03%(47/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咳嗽、咽痒积分及WBC、CR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咽痒、发热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风寒咳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WBC、CRP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心康片联合针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9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护心康片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hs-CRP、TNF-α、IL-8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心康片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NT-proBN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幼科升降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感发热风热夹滞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幼科升降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以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显效病例退热起效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45/50),对照组为74.0%(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病例退热起效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流涕、食欲不振、腹胀消失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幼科升降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进行干预后,其心功能、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4 例HFpE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BNP及hs-CRP的变化,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38/42),对照组为80.95%(34/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SD、LVEDD及血清BN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6MWT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抑制HFpEF患者体内BNP和hs-CRP的表达,改善心功能指标,增加6MWT距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脾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脾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门静脉内径、血常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ST、ALT、ALB、TBIL、PT、门静脉内径、WBC、NEU、LYM、HGB、NLR,对照组AST、ALT、ALB、TBIL、WBC、NEU、NL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AST、ALT、TBIL、PT、门静脉内径、LYM、HGB、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脾血瘀证疗效确切,能够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门静脉内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小青龙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8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OS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急性期EOS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痈饮对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术后创面愈合及肉芽组织趋化因子配体2(CCL2)因子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60 例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采用脓肿切开术,术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痈饮治疗。比较2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CCL2因子表达量。结果:治疗组术后第5、8天创面疼痛评分及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第14、21、28天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第7、14天CCL2因子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痈饮可通过下调 CCL2因子的表达来缓解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术后的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营汤对急性脑出血吸收热清醒患者hs-CRP及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出血吸收热清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营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hs-CRP、SOD水平及NIHSS评分、体温变化。结果:2组hs-CRP水平在治疗后3d达峰值、SOD水平在治疗后7d达峰值,同组不同时间段hs-CRP、SOD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水平在治疗后3、7、14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3、7、14d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7、14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温在入院后4d维持在38.5℃~38.6℃之间,在第5~9天逐渐向正常体温发展,在第10天后维持正常体温;治疗组体温自入院后逐渐恢复正常,在第5天后维持正常体温。结论:针对急性脑出血吸收热清醒患者,清营汤能促进患者体温、缺损神经功能恢复,这可能与下调血清hs-CRP水平、上调SOD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0 例外感咳嗽患儿分为治疗组(213 例)和对照组(177 例)。治疗组采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推拿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评定综合疗效以及治愈病例起效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57%(178/2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7%(115/1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病例起效时间更快,咳嗽消失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较常规推拿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