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川东南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和小麦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用影响小麦产量及其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川东南划分为6个不同的小麦气候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小麦株高和株高增长速率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小麦株高,株高增长速率的气候生态模型和川东南小麦株高分布函数,揭示了川东南小麦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小麦生育进程的气候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小麦各生育阶段的气候生态模型,分析了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生育期及其年际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揭示了川东南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四川盆地小麦物候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揭示了川东南地区小麦生育期间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深沟窄厢降湿效应及其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影响,指出,推广深沟窄厢减轻湿害,机播(密窝)密植提高温光效率,是川东南小麦低产改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川东南小麦湿害、干旱、高温、冻害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川东南小麦生育期间湿害、干旱、高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的水平和立体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减轻灾害影响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影响川东南小麦粒种的主要气候问题,指出了提高小麦粒重和产量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小麦成穗率的气候生态模型,分析了成穗率与光、温、水等气象因素及分蘖率的关系。指出,孕穗前后光照不足、低温、干旱或湿害是影响川东南小麦成穗率的主要气候问题,并对提高成穗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贵州省84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分析2018-2019年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季内的气温、降水、日照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对气象的要求,并与历史同期气候条件进行对比,评估2018-2019年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季内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论为:小麦主产区大部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油菜生长季前期光热条件较差,生育期明显推迟,长势差于2018年,但后期天气转好,利于推进油菜生育进程和产量形成。春播马铃薯气候条件明显好于冬播马铃薯,利于全年马铃薯产量的稳产,冬播马铃薯主产区受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明显。夏收粮油作物全生育期内无大范围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属于较好农业气候年景。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它是引起年际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气象和农业部门都很重视干热风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一些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即对干热风危害作过不少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委托原华北农业大学主持的北方麦区干热风科研协作组,曾对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生理机制、天气形势、气候特征,以及防御措施效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八十年代初,中央气象局又委托陕西、甘肃、河南省气象局召集,由山东、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宁夏、天津、江苏、安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产量是由小麦品种本身的生育特性,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和栽培技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些因素中,品种的更新,土壤条件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对于产量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变化比较平缓的过程。在一般的情况下,相邻两年间产量的较大波动,主要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本文用正交多项式的方法,求得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用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要素与气象产量进行积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计算,分析四川盆地小麦光能、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水份适宜指数和气候增产潜力入手,探讨了川东南小麦生产影响因素,和气候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气象因子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小麦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穗粒数的气候生态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分蘖持续时间和分蘖速度对小麦分蘖率的影响规律及气候生态条件对分蘖持续时间、分蘖速度和分蘖率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影响川东南地区小麦的主要气候问题,指出了提高小麦分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反常,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暖冬暖春现象,致使小麦生育期提前;生育中期降水偏少,旱象严重,株高降低,分薛成穗率小;穗分化中后期遭受2次晚霜冻害,小穗数数明显减少,灌浆初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小穗成粒小,灌浆后期光照充足,日较差大,干热风出现迟,强度弱,对粒重增加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6.
采用郑州基准气候站1955-1992年小麦生产年度的气象资料,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划分了郑州冬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年型,典型丰歉年型拟合较好,可用于气象服务与年景预测。  相似文献   

17.
黄善  邹荣 《山东气象》1998,18(4):40-42
详细分析了菏泽1997-1998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重点探讨了影响有效穗数,穗数和千粒重的不利气象因素,评价了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小穗数和不孕小穗率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量的建立了小麦穗粒数和不孕小穗率的气候生态模型,揭示了小穗分化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指出了影响川东南小麦分化发育的主要气候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盐城市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商兆堂  杨力 《气象科学》1999,19(1):92-98
本文通过对盐城市37年气象资料的计算分析,得出:小麦生育期间气候明显变暖,尤其冬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便得小麦生育进程超前,过早拔节,冻害变重,病虫草害和涝渍害加重。据此,根据本市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扩大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适当推迟播期、控制群体结构、适时防治病虫草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1976,(2):12-16
干热风(群众又称西南风、火风、旱风等)是我区小麦生育后期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对小麦生产危害很大。为坚决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夺取小麦丰收,我们对小麦干热风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现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