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造山带成矿作用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区域成矿背景、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构造 -成矿体系、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 ,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冀西北1∶20万地球化学数据、遥感线环构造解译成果及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成果,开展了冀西北银地球化学块体与遥感成矿信息集成研究。认为银地球化学块体剩余金属量是成矿物质富集的表现,环形构造是银金属活化的动力标志,北东向断裂构造是成矿物质运移存储的空间,北东向区域蚀变异常带是成矿作用发生的标志。将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遥感成矿信息集成,为提高成矿预测的准确性、缩小找矿靶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岩相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岩相地球化学研究、矿物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多矿种共伴生富集成矿的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构造变形筛分-同位素地球化学精确定年、复杂叠加成岩成矿系统的内部时间-空间结构、成岩成矿演化历史重建、受损生态环境系统的工程地球化学修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在总结以往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实例和应用效果。以塔西地区砂砾岩型铜铅锌-铀区域成矿系统、智利月亮山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IOCG)叠加成矿系统、云南个旧老厂砂锡和老挝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床等为例,论述了其地球化学岩相学类型及应用实例。以化学物相法和矿物地球化学岩相学方法等,揭示塔西富烃类还原性成矿流体多重耦合成矿作用特征,智利月亮山IOCG矿床电气石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物质组成和成岩成矿环境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白龙江中上游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龙江中上游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是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的金矿床。在阐述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控矿因素、区域矿化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洪波  关广岳 《地质论评》1990,36(2):97-104
本文以该矿区矿石矿物磁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组合在空间上的宏观变化和磁铁矿、闪锌矿单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增减趋势为素材,通过对矿区成矿构造地质环境的分析,阐明了矿床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成矿主元素的分异和单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增减趋势,是成矿元素构造地球化学行为的反映,而构造应力梯度、热动力梯度及氧化-还原程度的差异则是在成矿期共同影响元素构造地球化学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以成矿物质为主体,以成矿地质条件为背景,主要研究大型超大型矿床在成壳、成岩、成矿与成晕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规律。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是基于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级次建立的研究框架,包括成矿地球化学块体理论、成矿地球化学异常系列理论、成矿地球化学次级分带理论和成矿地球化学原生分带理论,主要研究成矿省(域)、成矿区带、成矿亚带和矿床等各级次成矿地球化学问题。在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长期形成的区域、普查与详查化探工作程序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矿产资源地球化学评价体系和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系统研究不同层级的成矿与找矿地球化学问题。各体系之间既密切相关地联系在一起,又具有独立的研究内涵与范畴。本文结合西南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区域化探异常集群的重大发现,主要讨论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及相关的评价体系与方法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伟 《陕西地质》2007,35(1):84-91
工作区位于木吉—阿克赛钦Cu、Au(Fe)成矿带北部,优越的地质、构造、地球化学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铜、铅、锌矿产。笔者应用国内MAPGIS系统平台,运用其矢量空间分析模块,对研究区多源信息(地、物、化信息)进行迭加、分析、统计,总结了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对成矿最有利区域进行预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燕辽成矿带东段冀东-辽西金矿床基础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时间及其分布空间的特异性,认为冀东-辽西金矿成矿物质具有相同的深来源特征,由于具体的构造背景不同而表现出矿床类型和就位空间的差异性,提出了燕辽裂陷槽是冀东-辽西金矿床空间分布的诱因,并提出冀东-辽西金成矿演化分为陆陆碰撞拼贴期(4.5~...  相似文献   

10.
江西永平铜矿田构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迅  黄震 《地质论评》1992,38(4):302-310
本文在对永平铜矿田构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田主要控岩控矿构造——F_1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和候家—嵩山倒转背斜褶皱构造地球化学,以及构造应力对矿液和成矿物质的运移与富集的影响——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最后还提出了永平铜矿田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观点,论述了中国东部锡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概况,应力场与锡的聚集、构造岩浆带与锡的集散、锡的构造聚集成矿,并讨论了锡矿的成矿预测和找矿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阐述了冀北郭家屯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依据围岩蚀变信息、控矿构造信息及岩性接触带信息等针对隐伏矿找矿的地质异常信息及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晕的空间分布,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该测区构造地球化学法找矿元素组合异常标志为Pb-Zn-Ag-Cu。针对Ⅶ-1矿体和Ⅶ-3、Ⅶ-4矿体的深边部区段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根据电阻率异常圈出控矿断裂空间展布及有利找矿部位。结合地质异常信息、构造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及大地电磁法测深异常信息的综合分析,圈定找矿靶位7处。  相似文献   

13.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对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构造发育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运用裂隙统计、显微构造和组构分析方法对矿田NE向、NW向和近EW向断裂的力学性质和活动方式作了概略性论述。研究了银路岭矿床三个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的分析结果,其中主要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分布和丰度变化与构造发育的关系,显示出本区构造地球化学场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矿田F_1断裂是有一定区域意义的重要的成岩成矿和控岩控矿断裂,本次工作中选择了茶田剖面对F_1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个褶皱控矿的典型—厚婆坳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庆年 《地质与勘探》1993,29(11):23-28
广东潮州厚婆坳银多金属矿床、是一个成矿裂隙严格受褶皱控制的典型。矿区内含矿裂隙带与褶皱要素,如层面、劈理面、轴面、枢纽以及某些显微构造等,具有密切的空间展布和相同的应力与应变关系,褶皱构造地球化学控制成矿逆分带。中讨论成矿构造展布规律与找矿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广大地学工作者对构造与地球化学的关系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迄今,介于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一一构造地球化学,已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陈国达(1984)提出,构造地球化学是介于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构造运动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种地质构造与地球化学过程之间,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成因上的关系。涂光炽(1984)提出,构造是完成某些地球化学作用的驱动力。总之,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或力学运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运动。而构造地球化学则是研究两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是研究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的两根理论支柱,前者解决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16.
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带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文中应用河北省蔚县幅1∶25万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39种元素含量数据,对上黄旗—乌龙沟断裂带蔚县幅境走马驿—大河南区段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解析,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共生元素组合,得到的Mo-W-Bi-Cu、Pb-Zn-Ag-Cd及Au-HgAg 3个地球化学异常系列与区域构造、岩浆岩、成矿作用的关系非常密切。该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多元素异常在空间上交织、难以确定异常元素组合及分布特征的难题,可以为该区地球化学找矿部署、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新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其背景以区域构造、地球化学为依托,以构造→成岩→成矿为一体,以矿床的时空演化为主体,探讨成矿规律。从六个方面论述成矿系列的基本特征,以长江中下游铁、铜等多种金属成矿区为实例,阐述成矿系列研究中的新思路,表明成矿系列研究不仅对发展成矿理论,丰富矿床学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预测找矿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造地球化学障就是在构造地球化学场中元素浓度梯度极大值所在的地质构造地段.其本质是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发生突变.而使元素活动性急剧降低从而发生元素构造地球化学分异和沉淀作用的地质构造地段.本文运用构造地球化学障成矿理论对丰山矿田的断裂构造地球化学障,褶皱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带构造地球化学障及其成矿作用作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成矿带的构造构造演化、火山岩-侵入岩演化,经成矿的关系,认为额尔古纳成矿带金属矿产受统一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在各自独特的构造与建设环境中成矿,提出了本区域成矿系列的观点。在总结各类矿床的形成条件,成矿环境、成矿机制及成因等的基础上,提出了额尔纳成矿带各矿床的空间模式,指出矿床的叠置不仅仅是垂向空间关系,而且超越矿区或成矿亚带分布。  相似文献   

20.
"演绎-迭代"勘查方法包括"归纳-演绎-反演-验证-迭代"五个步骤,是成矿预测理论与大比例尺内成矿预测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接口。"归纳"是对比研究已知典型矿床的特点,分析区域控矿构造,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演绎"是结合矿区内自身成矿控矿特点建立矿床勘查模型;"反演"是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对成矿空间进行定位和对成矿特征认识的再深化;"验证"是将勘查工作向实物成果的转化;"迭代"是建立勘查工作的循环,随着循环的不断推进,会越来越逼近真实的矿床形成演化机制,不断扩大控制矿体赋存空间。以河南石寨沟金矿为例,在"成矿系列"和"变质核杂岩"区域构造控矿模型指导下,应用"迭代-演绎"勘查方法,综合应用伽玛能谱、高精度磁法、高密度电法等勘查手段,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解译,预测有利找矿区域,并得到了钻探工程的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