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所在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省内外有关反映我省的主要气象灾害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开发、研究,在微型计算机上,建立了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及检索服务系统,取代了长期以来人工统计整编的办法,实现了气象资料统计整编计算机化,检索服务快速化。在业务服务应用中,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费椿 《气象》1980,6(6):41-41
我们应用DJS-6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气象资科整编、和台风路径预报,以后逐渐扩大到暴雨、海洋、本地、中期、长期、探空、农气,气候、大气污染和气象站天气预报等各项业务运算。除探空信息化处理即将使用外,其他均已投入正常业务使用,且效果良好。 1.数值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随着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装备的不断加强,我们不仅拥有大量的常规资料,还积累了许多非常规资料。资料范围从高空到地面,从陆地到海洋,从国内到全球。而且资料年代长达百十年。面临这浩如烟海的资料,依靠手工方式进行资料处理显然是办不到的。这些资料在使用之前又必须加以处理。几乎气象业务的每个方面,例如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农业气象、大气试验、情报服务以及资料审核、整编等都离不开资料处理。近些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及其计算技术在气象业务上的不断应用,使气象资料自动化加工处理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所谓气象资料自动化处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资料预处理系统——资料的收集、整理,记录的信息化,载体转换,格式检查,质量检验以及分类编辑等;  相似文献   

4.
沙尘暴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一般气候站陕西省神木县气象站为例,分别使用1961-1990年信息化整编资料和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年报表统计沙尘暴日数,发现1962-1979年信息化整编资料的沙尘暴日数多于气表资料统计的沙尘暴日数,沙尘暴日数的差异是1979年12月和1961的1月版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不同引起的,提出了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一、航空气象机构的组织概况日本的航空气象工作由气象厅直接领导,各级航空气象机构是气象厅组织系统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航空气象业务系统。在东京管区气象台之下设有一个航空地方气象台,作为航空气象业务的中枢。另有9个航空气象站,53个机场分站和82个为航空提供天气实况的气象通报站。这些部门分别隶属于各管区气象台、地方气象台和气象站领导。航空气象业务工作的全盘计划由总务部的航空气象课制定,航空天气预报和通信业务由预报部负责,气象仪器、观测技术和气候资料整编由观测部负责,有关航空气象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由气象研究所负责。  相似文献   

6.
日本气象资料工作,大体上在日本建立气象观测以后七年就开始了,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比较简单的资料统计整编工作开始,到三十年代前后,气象月报、气象年报以及累年报等整编成果的出版和气象资料的管理工作就已逐步正规起来。1945年以后曾先后在中央气象台和管区气象台两级引进打孔卡片处理系统进行资料统计整编。进入六十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料业务工作也相应地获得改善,资料缩微技术以及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等新技术和装备相继引进,尤其是气象资料自动编集中继系统(ADESS)  相似文献   

7.
依据气候季节划分标准,基于太白山拔仙台、文公庙、汤峪1号、鳌山气象站建站至2022年2月日气温资料,太白、眉县气象站1961—2020年常年气温资料和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规律,划分太白山高山区历年和常年气候季节。高山气象站监测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拔仙台气象站2019年6月—2022年2月连续3 a只有冬季;研究发现太白山3 200 m以上的文公庙、汤峪1号、鳌山等气象站常年气候季节为无夏区,且冬季长度平均都在300 d以上;其中3 730 m的拔仙台气象站及以上山区为常冬区。近60 a拔仙台气象站常年气候季节指标逐渐趋近无夏区,未来10~20 a有可能转为无夏区。  相似文献   

8.
简析近年日照时数偏少的原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气象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近些年的日照时数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多数偏少。从韶关八县(市)气象站1990~1999年各年日照时数与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对照表可以看出,十年的日照资料仅仁化站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其它七个站是偏少年份多于偏多年份,其中南雄、乳源站十年均少于历年平均值,始兴、乐昌、翁源三个站仅有一年多于历年平均值。八个站最近十年的日照资料与各站历年平均值相比较,偏多与偏少年数比为14:66。……  相似文献   

9.
对地面气候资料整编中天气日数统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神木气象站为例,对三次(或四次)观测夜间不守班站普遍存在的1961-1990年信息化整编资料和气表-1、气表-21以及1972年编陕西省气候资料中部分天气日数在1962-1979年这个时段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有差异的站、有差异时段、出现差异原因,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及在1971-2000年的资料整编中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陆徐福 《气象》1979,5(1):27-29
江苏省气象局通过调查研究,规定全省各台站必须完成77个项目的资料整编工作,作为预报业务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区考虑到农业气象服务与试验研究的需要,把整编项目进一步扩大,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十多种,最基本的原始数据十多万个,对这些数据进行运算加工,如计算平均值、总和值、累积值、距平值、24小时变量值、要素差值(如e-T)等等,整编后一套资料总数据达几十万个,表格上千张,计算和抄写工作量都十分庞大,一般需要气象台站大家动手,苦干数年才能完成。 因此,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气象资料进行快速整编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最近我们使用DJS-6机  相似文献   

11.
异常气象的标准,以1951—1980年(1951年以后建站的,则从有观测记录起到1980年)30年气候资料整编成果为基础,在其后任一年内,凡本站出现的气象要素值超过30年累年极值(即历史记录)时,就被视为“异常气象”。凡记录年满20年或以上的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都应填报“异常气象年表”。据此,全省共有56个气象站填报。  相似文献   

12.
代码与数制     
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我们在79年第11期“陕西气象”上已经作了简要介绍。信息化与计算机的内在关系,有必要向读者作些概述,使大家对我国目前气象资料处理现代化进一步了解。气象资料信息化是把气象观测记录的数字和字母,译成代码的形式,才能与电子计算机通溶,所以代码是气象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3.
《气象》2016,(9):1160-1160
四川省气象局主编该图集以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1981-2010年的平均作为气候值,使用四川省全部所辖的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并对资料按相关规定进行统计、计算及整编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序图6幅,基本气象要素分布图185幅,气候变化图236幅,气象资源图56  相似文献   

14.
《气象》2016,(9)
正四川省气象局主编该图集以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1981-2010年的平均作为气候值,使用四川省全部所辖的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并对资料按相关规定进行统计、计算及整编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序图6幅,基本气象要素分布图185幅,气候变化图236幅,气象资源图56  相似文献   

15.
1988年6月28日-7月16日,“森林防火”调研小组行程约2000多km,重点了解阿勒泰林区的基本情况、各林区建立气象站(哨)和现有资料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协调林业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关系,我们还去了哈巴河气象站和青河气象站,请他们为建立林场气象站(哨)做些技术指导工作,并对拟建站的北哈巴边防站和自然保护区喀纳斯湖进行了实地考查.最后与阿勒泰地区护林办和地区气象处有关领导就今后的业务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1957—2010年呼和浩特气象站、1982—2010年索伦气象站的高空温度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对高空温度资料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气象站地面至700h Pa层突变增温,200~150h Pa无突变,索伦气象站地面至300h Pa层突变增温现象,200~150h Pa突变降温不明显,两站其他层次均有突变,且为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 1 971 - 2 0 0 0年 30 a地面气候资料整编成果出版物中只有各类气象要素的 30 a累年统计值 ,而没有历年值及其他统计结果。随着用户对资料需求的不断变化 ,该出版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台站可以根据需要 ,利用各类整编成果完成本站气候资料的整编工作。1 系统简介及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 .1 系统简介陕西省使用的整编程序是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地面气象资料整编程序》又称 CDS30 ( CL I-MATE DATA SYSTEM) ,该系统能按国家气象中心颁发的《全国地面气候资料 ( 1 961— 1 990 )统计方法》对地面气象资料标准数据 ( W…  相似文献   

18.
气象资料的加工处理是气象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认识复杂的天气变化 ,探索气候演变规律 ,进行气象科学研究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都必须从统计、分析大量第一手气象资料做起。气象资料加工处理的自动化 ,首先要使气象资料信息化 ,也就是要把气象资料记录变成电子计算机能接收的信息 ,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加工处理。因此 ,气象资料信息化是气象业务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我省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从1 979年初开始至今 ,地面气象资料从收集、整理、统计、加工到载体形式、保管方式、开发利用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  相似文献   

19.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perational Soltware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简写为OSSMO)是为了满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即新规范)的需要,针对各类气象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和各级审核部门的资料处理而编制的一套综合业务应用软件。本软件适用于人工观测和自动站观测方式的各类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级审核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模式文件的审核及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乡镇加密气象站是气象信息探测的精细化要求,也是气象服务的需求,特别是贵州喀斯特山区特殊地形更是不可忽视,因此,无论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系统建设的需要,还是本地区气象服务的需求,都应加大对乡镇加密气象站的建设和管理,而且应以自动站为主,人工站为辅。通过对加密区域气象站运行现状、资料应用服务效果等分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