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BW系列”铅鱼的研制基本定型以后,曾做成野外应用的铅鱼,于1982年至1983年先后在野外做过一些试验。为了进一步做好野外试验工作和确定整体铅鱼的阻力系数,1984年6月13日至15日,北京市水文总站和北京市水科所又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铅鱼试验会议”。会议对已往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又制订了1984年“‘BW系列’  相似文献   

2.
消息报道     
《水文》1986,(6)
水质监测采样工具研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水电部水文局于1986年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水质监测采样工具研制成果鉴定会。上海市水文总站、河海大学、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水电部水质中心、各流域机构、有关水文总站和协作厂家等单位的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该项目是上海市水文总站受水电部水文局委托,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扬州水文机械厂和无锡塑料一厂的协作下完成的,并经有关省市水质监测单位进行了大量的比测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实验室提供的水质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受水电部水文局委托,由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主持,于1985年8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实验室水分析质量控制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总站,六大流域水质监测机构、长办水文局、华东水利学院环境水利研究所等38个单位共54人。会议邀请了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环境卫生监测所陈昌杰同志及长江水资源保护局翁立达同志介绍了国  相似文献   

4.
农科院新乡农业灌溉研究所委托水电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研制DCX-150滴灌测试系统,经过一年的研制和几个月的室内试运行及严格的例行试验考核,已达出所验收标准。于1984年5月8~10日在南京召开了该机的验收会议,水电部机械局、新乡农业灌溉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南京农学院等12个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上通过情况介绍、现场表演和仪器测试,认为该测试系统功能完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水文在职人员的水文测验差理论水平,水电部水文局委托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于1982年11月1日至12月16日在蚌埠举办了水文测验误差理论学习班。参加人员系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各流域机构从事水文测验、水文实验研究和水文规划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共计55人。学习班上详细地介绍了水文应用中的概率统计知识和测量误差等内容,还有水文测验国际准标中误差部分的专题报告。大家  相似文献   

6.
1984年7月2日至5日,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在北京召开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座谈会”。北京市水利局水利中心调度处,黄委会,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电子工业部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管理局、五十四所、七所,徐州市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无线电系的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部科技司,生产司,电力调度通讯局,水电总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水文局陈家琦局长就发  相似文献   

7.
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水资源专业组委托水利电力部南京水文研究所与华东水利学院共同主持,于1983年3月15~22日在徐州市召开了全国水资源研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电力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国家地震局所属单位及有关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共57个单  相似文献   

8.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会同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在一九八二年四、五月间曾举办过《水文滤波研习班》。为了进一步探索卡尔曼滤波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又于一九八二年12月22日日起,委托水利电力部南京水文研究所在南京市组织研制水文滤波应用实例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流域机构、水文总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水利水电设计部门从事水文预报、水文计算和水文资料整编的水文科技人员共17人。  相似文献   

9.
水文缆道测深经验交流会,于今年4月27~30日在四川夹江召开。会议由缆道拉偏实验研究协作组牵头单位长办水文局、四川省水文总站主持,除该专题协作组成员派人参加外,还邀请了其他有关省水文总站共30余人与会,水电部水文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缆道拉偏的经验,参观了夹江水文实验站缆道拉偏试验的现场操作。四川水文总站详细介绍了他们连续三年来在夹江站进行拉偏与不拉偏测深实验研究的成果;对固定拉偏和可调拉偏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对各种拉偏不改偏的误差情况做了大量分析;发现了铅鱼测深由于到达河底失重引起缆道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以来,国外水文技术发展很快,突出表现在计算机和卫星技术的应用。为加速我国水文科技现代化,提高水文测报质量,根据我国发射气象卫星计划,水电部水文局于1986年委托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协同有关单位编制《卫星采集传输水文数据系统规划纲要》,随后又委托航天部509所、539厂及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编制《应用气象卫星采集传输水文数据可行性论证报告》。  相似文献   

11.
水利部水文局委托安徽省水文总站于1980年9月19日~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召开了“全国《径流实验观测整编暂行规定》审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有关省、流域机构的水文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部门,应邀参加的还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所和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共14个单位、19名代表。会议对《规定》的讨论稿分观测和整编二个小组进行逐条审定,并由浙江和辽宁二省水文总站对观测和整编两部份分别加以汇总整理,使其达到送审和刊印的水平,以期明年汛期各径流实验站均按《规定》测算整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水利厅受浙江省科委的委托,于198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浙江绍兴市召开了 SDS-801型超声波流速仪技术鉴定会,就绍兴地区水文站等单位协作研制成功的 SDS-801型超声波流速仪进行了科技鉴定。参加会议的有水电部水文局,706研究所、1936研究所、水电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重庆水文仪器厂、无锡721厂、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电部水文培训中心、长办、黄委水文局、湖南、四川、山东、福建省水文总站、上海市环保局、上海航道局等32个单位的代表51人。代表们对 SDS-801型超声波流速仪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试验和比测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审查和讨论,并在诸暨水文站作了现场的实际测试和比测。代表们认为 SDS-801型超声波流速仪采用了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由水利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组织,北京大学无线电系、黑龙江省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市水利调度中心处、黄委、淮委等单位共同研制的淮河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遥测设备于1988年7月27日~29日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4.
《水文》1958,(11)
全国水文預报訓練班开学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委托华东水利学院举办的全国水文預报訓練班,10月4日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开学。参加这次学习的有全国各个省份的水文預报人员和各大水庫水电站的水文技术人員共120人,这些学員一般都具有高中程度和兩年以上的水文預报或測騐方面的經騐。  相似文献   

15.
水利部水文司受部科教司委托于1992年10月21~23日在南京市召开了“江苏省水文数据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课题鉴定会。水利部科教司、水文司、信息中心、水调中心、长委会、黄委会、淮委会,江苏省科委、水利厅、河海大学、南京水文水资源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所、南京市电信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山东、河南、福建、宁夏、江苏等省(区)水文总站的领导、专家等共42人出席了鉴定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听取了课题组的“研制报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8日至2月6日水利电力部在北京举办了水文情报預报規范研习班。参加研习班的有全国各流域、省(区)水文总站及部直属有关勘測設計院和水利樞紐水情工作的主要人員共五十三人。研习班的主要任务是討論水利电力部委托长办水  相似文献   

17.
董铎 《水文》1999,(4):47-49
目前,一般的水文桥测设备,其主要工作过程是:将安装有流速仪等仪器的铅鱼,从桥上的水文桥测车内施放到桥下河水中,并在预先设置的若干个测点上进行流速测验,测验完毕后做逆动作,再将铅鱼回收到水文桥测车中。这些动作均有其一定的力学性质,并由此决定了水文桥测设...  相似文献   

18.
水利电力部机械局,水文局于1985年5月20日至22日在重庆召开了由重庆水文仪器厂研制生产的LS25-3型旋桨式流速仪产品鉴定会。长办、黄委水文局,部分省、自治区水文总站,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成都科技大学,成都、华东勘设院等17个单位共2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由重庆水文仪器厂介绍了该仪器的研制、试验情况以及用户的评价意见;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向大会作了该仪器的《鉴定质量分析报告》;现场测试组对该仪器进行了严格认真地测试,并向  相似文献   

19.
欧阳海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于1992年11月27~28日通过鉴定验收。本系统由北京市水利自动化研究所和欧阳海灌区水电管理局共同研制、建设,并于1992年5月中旬完成安装调试任务,经过汛期4个多  相似文献   

20.
由水电部水利管理司委托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和湖南省酒埠江水电站联合研制的水库防洪自动化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后的三个多月考核,运行情况良好,已于1987年12月9~12日通过鉴定。该系统采取自报式与应答兼容体制,功耗低,实时性强,整个系统结构做到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维护方便,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防雷性能强,是南京所继西枝江、于桥、碧流河、黄浦江等水文自动化测报系统研制成功后的又一重要的水库自动化测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