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伊通—舒兰火山群位于我国吉林省中东部,沿北东向伊通—舒兰断裂带分布,是我国少见的玄武岩穹丘式火山类型的地质遗迹。经长期的风化侵蚀已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类型景观。火山群在地质构造、成因机制、地形地貌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具有火山地质科学研究的独特性和科学性,可为研究火山喷发后的周边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供游人欣赏、休息的自然性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2.
伊通火山群是以新生代火山地质环境为主形成的自然形态、自然环境系统,在火山地质构造、成因机制、典型岩石露头、地形地貌等方面有其自己的特色。因特殊的火山成因机制被火山学者命名为"伊通型"火山,所在区域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地质公园。伊通火山群地质遗迹具有火山地质科学研究的典型性和科学性、可供游人欣赏和休憩的自然性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3.
伊通火山群位于松辽平原东缘伊通断裂带内,沿其两侧近平行的主干断裂构成南北两条串珠状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带,形成雄伟壮丽的火山地貌景观。本文试图通过对伊通火山群玄武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与所含上地幔包体的成因联系探讨玄武岩浆起源。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振中 《吉林地质》1994,13(2):29-35,41
伊通火山群形成于第三纪,玄武岩来自上地幔,受断裂控制。火山机构多是由未喷出地表的玄武岩、地幔岩捕获体及少许隐爆角砾岩组成,发育奇特有规律排列的节理柱组合系统展现了潜火山生成在近地表下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论述了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的规律,探讨了火山的类型,指出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且第三纪以裂隙式喷发为主,第四纪以中心式喷发米。然后将有关火山旅游资源划分为属于岩石圈的火山旅游资源和火山岩区的水圈旅游资源。并提出东北区12个主要火山旅游区,即五大连池、镜泊、牡丹上、高丽山、长白山、龙岗、伊通、诺敏河--毕拉河、绰尔河、哈拉哈河和宽甸火山群。最后提出建设国家级火山风景名胜区等建设  相似文献   

6.
巩杰生  巩丽 《黑龙江地质》2001,12(4):15-26,43
本文首先论述了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的规律,探讨了火山的类型,指出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且第三纪以裂隙式喷发为主,第四纪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然后将有关火山旅游资源划分为属于岩石的火山旅游资源和火山岩区的水圈旅游资源。并提出东北地区12上主要火山旅游区,即五大连池、镜泊、科洛、牡丹峰、高丽山、长白山、龙岗、伊通、诺敏河-毕拉河、绰尔河、哈拉哈河和宽甸火山群。最后提出建设国家级火山风景名胜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祥  隋维国  向天元 《地质论评》1999,45(7):196-203
东北地区有4个活火山群,它们是长白山火山群 、五大连池火山群、龙岗火山群和镜泊湖火山群。这些活火山群中的活火山有潜在的喷发危险,一旦再次爆发,由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火山泥流、火山碎屑流、火山碎屑崩塌和熔岩流等造成的灾害和环境污染将是巨大的。当务之急是重塑火山喷发历史和模式,编制火山灾害预测图。东北地区火山灾害类型如此之多,影响范围如此之广,进行专项火山灾害调查研究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第四纪火山群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白志达  王剑民  许桂玲  刘磊  徐德斌 《岩石学报》2008,24(11):2585-2594
乌兰哈达火山群位于内蒙古中部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一带,地处蒙古高原南缘,距北京约300km.火山群坐落在太古宙乌拉山岩群和新近纪汉诺坝玄武岩之上,面积约280km^2。火山活动可分为晚更新世(30.56+2.59kaBP;21.05+1.79kaBP)和全新世两期,火山喷发总体为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晚更新世形成一系列呈北东和北西向线形展布的溅落锥,其中黑脑包为熔壳状火山锥。大部分锥体主要由玄武质熔结集块岩及碎成熔岩组成,已遭受一定剥蚀,但多数火口形态仍清晰可辨。全新世与晚更新世火山受同一北东向基底断裂控制。主要包括3座中心式喷发的炼丹炉火山,火山均由碱玄质火山渣锥和熔岩流组成,属斯通博利式火山。火山规模较大,结构完整,基本未遭受剥蚀。锥体由早期降落浮岩渣和晚期溅落熔结集块岩组成。熔岩流分布受地形制约,总体由北西向南东流淌,最长熔岩流约18km。熔岩流覆盖在全新世河谷砂砾石、风成沙和沼泽沉积物之上,表明火山喷发的时代应为全新世。熔岩流类型主要为结壳熔岩,其中胀裂谷和塌陷谷发育。熔岩流前部发育挤压脊、喷气锥和特征的熔岩琢群。熔岩流前缘抵达白音淖一带,堰塞水系形成莫石盖淖和乌兰胡少海等火山堰塞湖。乌兰哈达火山群是蒙古高原南缘目前发现的唯一全新世有过喷发的火山群,是一处天然火山“博物馆”,是研究蒙古高原南缘现代地壳深部结构及其活动性的天然“窗口”。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位于郯庐断裂带北部的伊舒地锈内,根据前人的研究工作,该火山群岩石为中新世时来源于软流圈的碱性系列玄武岩[1,2].同时,该火山群含有大量的橄榄岩捕虏体,为深入研究东北地区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成凶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三维建模和电子地图的基本理论,根据地质公园的特点,利用ERDAS实现大面积区域三维可视化,并结合3DS MAX丰富的建模技术及强大的动画制作功能,在地质景观演化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采用“超地图”的形式来组织各种地图数据以及超媒体相关信息,从内容结构设计及特点进行论述,实现了伊通火山群的三维电子地图,展示出“伊通型火山”的特点。为科研、科普和旅游提供了方便、直观的信息表现形式,拓宽了电子地图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电子地图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白志达  张进奎  史志伟  李天元 《岩石学报》2020,36(11):3257-3264
辉腾锡勒火山群位于内蒙古中部卓资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和后旗交界处的高山草原区。处于中国东部大同-阿尔山-诺敏河第四纪火山喷发带南段。火山群坐落在太古宙变质岩系、二叠纪花岗岩和新近纪汉诺坝玄武岩之上。平面上呈低洼的菱形台地,四周为山地,总面积约260km2。因上覆在汉诺坝玄武岩台地之上,故以往将其误归为新近纪汉诺坝玄武岩。火山群内发育近百座火山,大多数火山形貌保存基本完整。火山产物主要为一套碱性橄榄玄武岩,次为不同成因的火山碎屑物(岩)。碱性玄武岩覆盖在晚更新世坡积物和黄土之上。火山活动的时代主体为晚更新世,可进一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裂隙-中心式喷发,火口已剥蚀殆尽;中期主要形成"地池式"和玛珥式火山,火山形貌较完整,火口呈特征的圆形或椭圆形,大部分积水成湖,当地习称"九十九眼泉"或"海子"。晚期以熔浆的溢流为主,形成结构完整的盾片状火山。火山活动经历了沿裂隙的喷溢到中心式弱爆发、溢流-射汽岩浆爆发-溢流再到溅落堆积的演化过程。辉腾锡勒火山群是在新近纪汉诺坝玄武岩台地上新解体确定的第四纪火山群,这为研究蒙古高原南部地壳深部结构及其活动性提供了又一天然窗口,对了解新构造活动、环境及灾害预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达里诺尔与阿巴嘎新生代大规模熔岩溢流火山作用形成数千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本文利用40Ar/39Ar年代学测试技术以及ALOS-DEM数据研究熔岩台地时空分布规律。达里诺尔与阿巴嘎火山作用早期都有大规模熔岩溢流形成熔岩台地,晚期单成因火山作用形成零散分布的火山渣锥。贝力克牧场平顶山高低两级熔岩台地分别形成于~2.5Ma和~1.1Ma,阿巴嘎火山群熔岩台地形成于约6.2~7.5Ma。本文提出区域剥蚀模型解释在火山群边缘常见的多级熔岩台地的成因。火山作用与当地特殊气候引发的区域剥蚀共同作用造成多级熔岩台地地貌。  相似文献   

13.
伊通火山群位于长春市东南六十五公里处的伊通县境内,由西尖山、东尖山、大孤山、小孤山、莫里青山、马鞍山和横头山等火山锥组成。海拔高度270—500m,相对高差100m左右,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达50km以上,分布范围约500km~2。伊通火山群的形成、分布和地质地貌特征,不仅对新构造运动、地震和地热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由于火山群地质地貌景观奇特,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地质名胜”和旅游地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五大连池第四纪火山群的喷发类型和喷发型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衍强 《黑龙江地质》1997,8(4):3-11,28
长期以来,人们均认为五连池第四纪火山群只有14座火山,属于中心式喷发型式和斯特龙博利喷发类型。新近又发现11座鲜为人知的盾火山,对总数25座火山重新研究后,作者提出火 山类型以斯特龙博利型为主夏威夷型次这;喷发型式以裂隙-中心式为主,裂隙式次之。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自北往南贯穿兴蒙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展现规模不等的火山群: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南部大同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这些火山群主要由单成因火山组成,少则几十座,多则200余座,如阿巴嘎火山群向北延入蒙古达里干加,构成亚洲东部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因此,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成为探讨大陆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的重要场所,也是获取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和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岩石圈差异演化信息的重要窗口。本文介绍了这些火山的分布、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与赤峰交界处、达里湖的西北部有一群第四纪火山,数目达上百座,多数为中心式或裂隙-中心式喷发,形成相对高度在50~130m之间的火山锥,它们被称为"达里诺尔火山群",也是世界上海拔较高的火山群之一。因锥体形成后受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多数火山锥已受剥蚀,但相对较新的火山还保留着完整的火山机构,包括火山渣锥、火山口、降落和溅落堆积物、塌陷坑、熔岩流、喷气锥等。达里诺尔火山锥体多由火山碎屑物组成,熔岩则流动迭加在早期形成的多级熔岩台地之上,分布总面积约3100km2,与其它火山岩共同组成了广阔的内蒙古高原。火山区整体呈四周低、中间阶梯状隆起的台地地形,按高程可分为四个阶梯,高度分别为1280m、1360m、1440m和1500m。熔岩台地的展布和火山锥的分布均呈东西走向的条带状,火山群的整体分布主要受东西向天山-阴山基底断裂和北东向大兴安岭-太行山断裂的双重影响,与大地构造关系密切。本群火山锥体虽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按锥体形态可将火山锥分为截顶单锥形、复合型、盾形和残余型等四类,其剥蚀程度有明显差异,暗示了火山喷发活动时代的先后关系。锥形及复合型火山位于火山群中部,而盾形火山多沿台地边部分布,残余形火山则分布广泛,表明台地边部火山形成时间较早,晚期火山活动集中于台地中部,而更早期造台地的溢流式拉斑玄武岩喷发规模更大,形成本区基底。达里诺尔火山岩的岩性主要为碧玄岩和碱性玄武岩,少量为粗面玄武岩,虽然SiO_2变化范围较大,但全碱含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均属钾质系列的碱性火山岩范畴。火山岩斑晶数量少,在镜下为斑状结构,基质多为隐晶质,少量微晶质,明显不同于火山岩之下早期熔岩台地火山岩的基质显晶质结构。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呈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型,显示了岩浆低度部分熔融的特征,并且本区与邻区火山岩可能有共同或相似的岩浆源。在岩性相近的基础上,结合火山锥体剥蚀和保留程度显示的火山活动相对时序,暗示本区岩浆成分从碱性玄武质和粗面玄武质逐渐演化为碧玄质,岩浆可能来自软流圈,且来源逐渐变深。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大同第四纪火山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和阳高县境内(图1),包括近5年来在大峪口,秋林地区首次发现的6个小火山。该火山群大、小火山共计31个。大同火山群南以六棱山北麓断裂为界,分布于大同盆地东部的第四纪沉积区范围。火山群南侧的六棱山和北部的小北山是由前寒武花岗片麻岩组成的山地。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五大连池火山群是我国著名的第四纪火山群之一。自第四纪以来,这里火山断续地喷发,形成许多独特的火山地质自然景观,为中外许多地质学者所瞩目,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近些年来,由于地质各部门对五大连池火山群进行了许多调查工作,积累了不少地质资料,使得我们对该区的一些自然景观以及岩石、构造等各方面的认识与研究向前迈进了很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五大连池火山区水文地球化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连池火山区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孙如波杜建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五大连池164155)(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北京100036)关键词地下水地球化学五大连池五大连池火山群是我国较年轻的火山群之一,火山喷发时间为2076Ma至公元1721...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构造控制及火山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祥 《世界地质》1999,18(2):23-29
东北地区的新生代火山、火山岩主要沿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带,其次沿北西向断裂等分布,这是由东北地区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所决定的。42.4Ma以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由NNW转为NWW,这与我们研究的断裂带内,由断裂、节理求得的主压应力方位转化是吻合的。在伊通—依兰断裂带内,前第三纪主压应力σ1平均方位SE122°,第三纪以后,主压应力σ1方位转为98°。因此,新生代特别是渐新世以后,在近东西向最大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使得东北地区已存在的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发生右旋扭动,在右旋扭动过程中将这些断裂拉开,逐渐演化为走滑拉伸裂陷盆地或裂谷盆地,同时为岩浆上升提供了通道。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俯冲,东北地区4个活火山群(即长白山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群、龙岗火山群和镜泊湖火山群)中的活火山都有再次爆发、造成灾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