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滩涂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充分发挥围填海存量资源的综合效益,本研究提出围填海存量资源梯度开发模式,从集约节约用海情况、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环境条件4个方面构建围填海存量资源梯度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温州9个区域用海规划区开展梯度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高涂围垦养殖用海规划等4个区域适宜开展围填海梯度开发。研究结果可为温州市优化围填海空间布局,推动围填海开发活动科学有序地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客观地认识区域围填海存量特征、提高围填海存量处置的科学性,作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设计围填海存量分析方法,用围填海存量的年龄反映其持续历史、用围填海存量的时空规模反映围填海存量处置压力,选择曹妃甸经济区和天津南港工业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曹妃甸经济区围填海存量的空间规模虽大于天津南港工业区,...  相似文献   

3.
为详细掌握围填海存量资源状态,提高海域空间资源监管精细化水平,本文提出围填海存量资源概念,并将围填海存量资源划分为围而未填区域、填而未建区域、低密度建设区域、低洼坑塘、低效盐田和低效养殖池塘等6种类型,以及工业区、城镇区等围填海存量资源的消耗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建立了面向对象的围填海存量资源遥感影像分类提取方法与技术流程,构建了围填海存量资源指数,并以营口市南部海岸区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面向对象的围填海存量资源遥感影像分类提取方法能够精细地提取围填海存量资源信息,准确率达到90%以上;(2)填而未建区域、低效盐田、低效养殖池塘占研究区围填海存量资源总面积的62.51%,研究区围填海存量资源指数为0.49,但内部差异明显,北部区域为0.66,中部区域为0.44,南部区域为0.37。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对围填海开发的管理,提高围填海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基于遥感影像、统计资料与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数据,文章对1990—2015年以来河北省围填海规模发展状况、产业开发特征以及围填海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河北省累计围填海总面积达6.21万hm2,以港口、工业和城镇建设围填海为主,围填区实体项目所涉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业、制造业。围填海未利用面积占比达53.14%,其中计划用于制造业的围填海未利用面积较大。2015年河北省围填区域生产总值达296.23亿元,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0.99%,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于邻近省、市。分析认为,河北省围填海未利用率高、经济效益较低的主要因素包括腹地支撑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形势低迷及港口竞争优势不足等。当前河北省应重点从区域协同发展、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加强围填海开发管理,不断优化围填海开发格局,带动沿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围填海开发利用的根本目的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不是一项单独的海洋活动,而是与周边的海洋产业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围填海项目开发时应当紧密与本区域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文章将从七大海洋产业角度分析围填海与相关海洋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围填海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参考围填海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以杭州湾新区盘活存量围填海为例,估算盘活存量围填海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同时针对盘活存量围填海,提出摸清家底、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及生态化水平评估对于切实提高围填海的生态门槛,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提高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水平为目标,构建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化平面设计、生态化海堤和生态化岸滩是评估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专家相对权重值分别为0.23、0.21和0.19;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生态化平面设计、生态化海堤和长期监测评估的变异系数较小,表明专家对3类指标认可度基本一致。研究提出生态化建设水平评估总分值在0.6以上为合格;0.6~0.7生态化建设水平为中;0.7~0.9生态化建设水平为良好,0.9以上生态化建设水平为优。  相似文献   

8.
国土空间规划的海洋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鑫  陈培雄  黄杰  王权明 《海洋通报》2020,39(4):408-415
国土空间分区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对整个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用海分区既有其独立性与特殊性,也面临着陆海统筹、生态文明建设、海洋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提出的 新要求。文章系统梳理了 1983 年以来海洋功能分区体系 4 次演变历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对分区体系的内在需求,指出海洋功能分区体系存在未覆盖海域全域,分区层级的尺度、分工、内容和结构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不一致,分区方案未考虑用途管制的需求,以及陆海统筹不足等问题。在剖析现有各类规划政策分区、管制分区和功能分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以海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海洋生态红线为底线,以原海洋功能区划分区为主体,将无居民海岛纳入规划范围,并在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的大框架下统筹协调海陆分区,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海洋分区体系。全国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海陆主体功能,划定主体功能区,并建立海洋产业保障区名录、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名录和海洋自然保护地名录。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功能+管制”的利用分区,共划分出海洋保护区、海洋发展区和海洋保留3个一级分区以及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海水增养殖区等 12 个二级分区。  相似文献   

9.
围填海适宜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岸的自然条件、海洋生态、开发利用现状,灾害地质、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评价、筛选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价因子,以辽宁省为案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据此为围填海的规划、管理探讨有效理论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围填海生态资源损害补偿价格的评估,对科学控制和修复海洋生态资源引起的资源损害和环境恶化,实现海洋生态资源永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围填海生态资源损害补偿的内涵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方法,对围填海生态资源损失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法和机会成本法进行评估,并对其使用的指标和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现行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构建了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基本框架,明确了评价原则、思路、流程与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与参考。针对区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全面调查、摸清家底,完善分区、探索分类,严格兼容、加强管控,定期评价、动态调整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海洋自然资源是支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对摸清海洋家底,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内涵不明确、分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目标,核算方法及编制对象等方面探讨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方针,为其编制自然资产负债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编制海洋空间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研究了海洋空间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基础,海洋空间资源资产的确认以及海洋空间资源资产的实物量核算,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海洋空间资源资产负债表样式。  相似文献   

14.
利用PSR模型中压力、状态、响应相互作用的关系阐述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影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子系统确定并标准化处理了影响评价指标,根据判断矩阵分析结果赋值了指标权重,构建了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影响的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福建省福清湾及海坛峡海域围填海开发活动对其海洋资源的影响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福清湾及海坛峡海域围填海开发活动对其海洋资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质量与政府公共资源规划配置决策、资源使用者利用方式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目前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研究,揭示了影响海洋资源开发质量的资源储备、规划配置、生态环境、开发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从政府机制建设和使用者资源开发模式两个层面提出完善和改进对策。一是政府在海洋资源收储、统筹集约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保障与引导机制;二是资源使用者选择技术创新和精细化开发策略,以期为实现海洋空间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海洋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以及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门槛效应机制分析和检验,从非线性效应角度分析海洋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海洋资源的扩张消费具有一定的经济代价,在不同的门槛区间,海洋资源要素消费的经济代价程度不一;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海洋领域、提高海洋科技水平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都将显著降低海洋资源消耗的经济代价;亟须通过政企合作、培育优势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促进海洋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等方式,突破海洋资源约束"瓶颈",提高海洋资源要素的投入报酬率,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我国围填海的存量资源得到高效可持续利用是当今围填海研究的热门课题,生态修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陆海统筹的理念,以福建可门工业园区为例,针对围填海造成的"占用滨海湿地、护岸硬质化、破坏海岛、海洋生物资源损失、排放污水、生境破碎"等生态环境问题,引入了"生态流"的概念,并且因地制宜,从"构建山海通廊、...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界定了海底功能区划的概念,并结合定义从3个视角对海底生态系统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海底功能区划整体区划思路,并设计其具体步骤。以资源区位、可开发资源种类与海底区域环境条件为依据,开展了海底资源分类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区划理念,结合海洋资源开发特征,从空间立体配置、时间动态配置和功能兼容配置3个角度探讨海底资源配置的具体原则。最后,提出我国下一步开展海底功能区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