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岸线是海岸开发活动的重要载体,随着沿海开发活动日益活跃,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基于海岸属性特征,从底质类型、生态特征、海岸动态和人为干扰4个方面建立海岸线类型划分标准,并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对岸线属性空间分异和空间关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海岸线底质类型以泥质岸线为主,占比可达89.37%,基岩岸线和砂质岸线仅在北段部分区域分布;生物岸线分布广泛,覆盖34.16%的海岸线区域,集中分布中段和南段的淤长型泥质岸线;海岸动态方面61.00%岸线属于淤长型,主要分布在中段和南段,23.78%的岸线为稳定型,主要分布在北段,15.22%的岸线为侵蚀型,集中分布在废黄河口两侧岸段;海岸线人为干扰显著,原生岸线仅占总长度的3.85%,分布在北段基岩岸段和中部自然保护区内的淤长型泥质岸段;江苏省海岸线可划分为11种岸段类型、55个岸段,岸段类型集中在"泥质-非生物-淤长型-次生岸线"和"泥质-生物-淤长型-次生岸线"两种,累计长度分别为233.03km、200.80km,合计占比达57.73%。研究成果可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尚杰 《海岸工程》2005,24(4):53-60
青岛城市形成发展仅有百余年时间,城市空间布局沿海岸线展开,外贸港口、海洋科研、风景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海岸线规划利用对城市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青岛城市空间沿海岸线拓展的研览,深入分析了影响青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论证了未来青岛海岸线的规划构思,阐明了在未来城市海岸线规划的指导下城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海域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工作是溢油应急规划的基础,有利于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本文对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型的主要评价方法和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在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主要包含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研究中,各类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多为各种方法同时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选取的各类指标可总结归为物理指标、生物指标、社会-经济指标三大类,并且针对部分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较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综述了海岸线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如评价体系系统性差、评价指标科学性低及评价过程主观性强等,而加强学科交叉的同时对目前研究中不足深入研究将是后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海岸线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地及载体,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海岸线具有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如数量有限性、整体系统性、地域差异性、功能多样性等。文章基于海岸线的特殊性,从我国海岸线利用现状出发,立足区位、功能、管理等角度探讨海岸线的特点和属性,并提出海岸线资源管理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岸线是陆海统筹战略实施的关键界面,其质量与管理同陆域、海域皆紧密相关。面向滨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选取陆海冲突较为强烈的河口海岸城市——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开展海岸线质量评价研究,并针对制约广州市海岸线质量提升的近岸水质待提升、陆海衔接待强化、保护修复待推进等主要问题,提出以精细管理、陆海统筹、集约利用、长效监管为核心理念,推进开发保护效能提升、岸段功能更新活化、用地用岸动态监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策略,以期为海岸线质量评价研究提供河口海岸城市经验样本,助力推动广州市海岸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海岸线长度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海岸线长度不确定性问题的提出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与思考,法裔美国科学家曼德尔布罗特(Mandelbrot)于1967年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英国海岸线有多长?”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得出了令人惊诧的结论:英国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  相似文献   

7.
海岸线变迁的研究有助于对海岸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山东半岛复杂的海岸线类型,选取1984-2018年的6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DWI)和边缘检测算法(Canny)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实现海陆分离,使用面向对象法提取了山东半岛海岸线,并结合高分影像...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三角洲的Landsat TM/ETM+影像(1989~2009年)为数据源,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与面积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状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区岸线向内陆蚀退明显;清水沟流路区的岸线整体向海域推进,部分区域有蚀退现象;神仙沟流路区主要为人工海堤,岸线变化不大。黄河三角洲的整体面积在1989~2009年处于增加中,但2006~2009年,面积变化为负值。从淤蚀情况来看,1989~2009年,黄河三角洲的淤蚀强度经历了"和缓-剧烈"的过程。这说明20年来黄河三角洲整体上处于增长发育中,但2006年后三角洲整体上呈现蚀退现象,同时黄河三角洲的淤蚀情况变得比以往更剧烈,意味着更强的海陆交汇作用和岸线变化。黄河的入海流路、水沙量、降水量等是影响三角洲岸线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人工堤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海岸线的稳定。对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区域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之一,海岛岸线资源是海岛的重要资源,也是海岛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用途和开发与保护程度的海岛海岸线规划类型及其含义,阐述科学规划海岛海岸线的技术流程,并以青岛市海岛海岸线为例进行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的初步探索,可为相关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形理论已成为研究海岸线性质的重要工具。本文扼要介绍分形插值函数,据此可得到景物曲线的分形模拟图像。在此基础上,结合Visual Basic环境和国产全组件式GIS软件SuperMap Objects组件开发平台,实现相应的分形插值模拟程序,对该程序设计作了简要介绍,并应用该程序对天津市海岸线进行了实际模拟,结果表明,根据分形插值函数采用组件GIS技术对之进行模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海岸线由于受陆海交互影响,其形态与功能的变化复杂。近些年,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广泛应用为研究海岸线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多源数据,以南沙湾周边区域为样本区,将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法和聚焦剖面法运用于不同类别海岸线的提取,并重点分析南沙区8 个时期海岸线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聚焦剖面法对于自然岸线的识别更具科学性,而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和快鸟卫星(QuickBird)影像,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法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对于分辨率较低的卫星影像,可结合两种方法提取人工岸线。从南沙区海岸线的数据分析显示,1990—1995年、2005—2012 年海岸线长度变化最剧烈;2012年之前海岸线向海域快速拓展,围填海区域快速增加,后期逐渐降速至相对稳定。南沙区海岸线时空变迁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活动干扰高度关联。在农业发展阶段,万顷沙的联围工程推动岸线向南拓展;在工业发展阶段,龙穴岛等区域的开发导致岸线进一步向海扩张;在新城营造阶段,生态修复岸线增长,局部岸线向内陆收缩,岸线利用趋于精细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海岸带遥感图像提取岸线的小波变换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波变换作为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本文将小波变换应用于黄河三角洲遥感图像的边缘提取 ,检测出图像的边缘 ,从而得到了三角洲岸线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提取要优于经典边缘算子的提取。此方法对于把握河口三角洲的冲淤演变规律和海岸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海岸线确定和公布的模式.提出了海岸线确定后的海岸线修订、海岸线区划、海岸线使用和海岸线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海岸线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图像增强的海岸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海岸带长期处于变化状态,准确提取和实时监测海岸线变化对我国海岸带的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Landsat TM遥感图像和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监督分类和图像增强方法,提出两种海岸线获取方法,完成海岸线的自动提取,实现海岸带的大面积同步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5.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遥感技术和多站点潮位插值的淤泥质海岸线推算方案。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提取出人工岸线和瞬时水边线,在控制站点潮汐调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潮汐线性分带插值校正处理,赋予水边线离散点在影像成像时刻的实际潮位,进而根据三角函数相似性原理推算出岸滩的平均坡度和平均大潮高潮点位置,连接形成自然岸线,最终根据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合成得到海岸线的空间分布。实践应用证明,该方案得到的海岸线与现场测定的平均大潮高潮痕迹点相吻合,可为快速确定淤泥质海岸岸线,监测岸滩资源的空间变化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沿海港口岸线使用权价格,促进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在分析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的特殊性、现行计价方法及其不合理性以及一般自然资源价格评估方法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影子价格余值法的技术思路、适用范围和评估步骤,并通过实际案例具体评估沿海港口岸线使用权价格。研究结果表明:沿海港口岸线资源具有海域陆域一体性、收益不可独立性和生态价值不可逆性,现行计价方法存在计价要素单一、等级划分较粗和计价标准较低的问题,而直接运用一般自然资源价格评估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影子价格余值法综合考虑港口项目影子价格、项目开发成本、项目合理利润、海域使用权价格和土地使用权价格,通过计算和参考相关数据,评估沿海港口岸线使用权价格;运用该方法,以2018年1月1日为估价期日,评估亿亨码头项目50年期的港口岸线使用权价格为249.1万元,与现行计价方法相比,更加贴近沿海港口岸线的实际市场价值,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舟山岛为例,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分析单元,根据遥感与GIS方法,进行了1999-2012年间海岸线长度与人工岸线比例、曲折度、利用集约度、资源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舟山岛的岸线在1999年至2012年间不断变化,但变化幅度逐渐减缓,逐渐趋于稳定。区域集中性明显,主要集中在生态风险低的区域。在岸线范围变化的同时,人工化指数也在不断上升;(2)本岛岸线利用方式变化明显,主导利用方式为港口与工业岸线和城镇生活岸线。岸线各利用类型存在部分相互转化,主要是对其它用途岸线开发。舟山岛岸线利用用途相互转化较为合理;(3)随着岸线范围与利用类型的变化,舟山岛岸线利用集约度不断提高,说明本岛对于岸线利用的定位逐渐精准化。结合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岸线管理效果的回顾性分析,对舟山岛乃至更多海岛县的岸线资源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