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传达、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地震工作会议及全国1991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国务院在关文件精神,总结地方地震工作的经验,研究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月21~23日在太原召开了山西省地震工作会议。省地震防灾协调组成员、各地市和有关县、企业、地震部门、地震台站的负责同志以及新闻单位的1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中共山西省委、顾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规模之大、层次之高为我省地震界首次。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达才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震情观念和防震减灾意识,切实加强综合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和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增强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抗震应变能力,山西省政府于1993年3月27日在太原召开了全省地震防震协调组扩大会议.会议指出,要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为山西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90]62号文件,国办发[1993]10号文件,并做好监测预报,为山西人民站好岗,放好哨,要依靠各级政府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形成综合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地震防灾协调组组长张维庆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重视震情趋势,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防震减灾,确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省委、省政府领导历来对全省震情趋势和防震减灾工作十分重视.仅1992年一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本省地震工作做的批示就达9次之多.他希望各地、各部门的领导要切实重视和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防震减灾工作.克服各种侥幸和麻痹思想,搞好防震减灾工作就是保护经济建设,保护生产力,从经济效益方面讲,减负就是加正,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各级政府要从全省经济上台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出发,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评审会在山西省地震防灾协调组主持下于1991年9月11日至13日在太原市召开。省市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单位有60多个,代表80余人。会议邀请同行专家14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规划进行了评审。 太原市是建设部确定的全国52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地处山西地震带上。在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的今天,编制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防灾、减灾的社会,在进一步促进平日防灾对策的同时,从推进具体的战略、根据灾害特性采取各种对策的观点,中央防灾会议2007年6月21日决定,2008年度实施以以下8个项目为重点的防灾对策。1树立减轻大规模灾害的战略思路(1)首都直下型地震以及大规模地震的不断准备。(2)推动大规模水灾对策。为了把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生的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在正确抓住地震防灾战略进展情况的同时,要加强实现以减灾为目标的各种对策。其中,为确保国家中枢机能的连续性,特别是需要对首都直下型地震采取对策,要推进中央省厅、企业等制定业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存在很多难以快速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基本国情下,加强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对缓解地震中人员伤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地震防灾减灾工作中,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NEHRP)是美国提升国家减灾能力建设,改进城市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抗震安全性的国家协调计划。2021年12月21日,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发布了“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简介”报告。报告梳理了美国国会自1997年实施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以来的发展脉络以及当下国会继续实施该计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为及时了解美国地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政策参考,对地震行业和相关减灾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1.评审会概况 1986年9月21日至24日,石油部和新疆自治区在独山子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矿区抗震防灾规划“独山子矿区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20余名代表参加了评审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国家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抗震工作形势及加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通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国家教委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对本次会议十分重视和支持。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50多个单位、120多位与会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秘书长、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刘志刚主持,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谢礼立院士致开幕词。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洁、黑龙江省科委主任何琏、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辛书庆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胡聿贤教授代表组织委员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9.
1989年2月24日至27日,山西省地震局在太原基准地震台召开了全省地震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地震局长,各地震专业台台长及局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计70余人.会议转达了吴达才副省长对大会的祝贺和问候及对地震工作的具体要求;传达了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在  相似文献   

10.
地震可恢复性研究已成为地震工程学和防灾减灾领域的细化深化热点研究方向,与之相关的非结构系统抗震性能决定了工程建筑的功能性水平,是地震可恢复性研究的重要关键环节,已受到广大地震工程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围绕16WCEE会议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地震可恢复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演变、建筑设施及社区地震可恢复性概念与框架的研究进展,对地震可恢复性评价方法、与之相关的各类非结构系统构件性态抗震评估与试验方法、设计方法与抗震装置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地震可恢复性以及相关联的非结构系统性态抗震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地震构造背景分析了河北临城MS3.7地震的特征,根据现场调查了解了此次地震的影响范围并绘制了烈度圈,确定了震区一带的民居、医院学校房屋结构类型及其抗震性能,震区民房不设防,尤其是西边丘陵地区,房屋基础差,砌筑墙体中水泥含量少,应加快小城镇和农村抗震安居工程普及,加强村镇建筑工匠培训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切实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日本防灾减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历史上曾多次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日本整个民族都有强烈的防灾意识,各级政府和领导对防灾减灾都非常重视,文章介绍了日本的防灾与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区域防灾规划,阪神地震吸取的教训,以及对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长距离输油管线面临着严峻的地震安全威胁。评估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安全风险,排查抗震薄弱区段对管线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地震作用下连续焊接管道截面的组合应力值、平均震害率及破坏处数,划分了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破坏等级,给出了典型长距离输油管线的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结合实例,给出了典型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易损性评估结果,进行了管线抗震薄弱部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可为一般场地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灾害风险排查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因地制宜地把重点监视区建设成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减灾初级试验场的有关问题。指出重点地震监视区应相对稳定,它的监测预报工作应是整个地震监测预报主战场的重心;在区内开展震害预测,编制防灾规划,编制大震应急方案,对建筑物实施抗震加固,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要把地震预报和抗震工作结合起来,做好地震的预测和预防工作。编制地震区划图是制定国家经济建设规划和城乡抗震防灾对策的重要依  相似文献   

16.
日本防灾减灾与地震应急工作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帅向华  杨桂岭  姜立新 《地震》2004,24(3):101-106
介绍了日本目前的防灾减灾、 地震灾害应急工作体系和地震应急技术。 文中以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兵库县防灾中心和东京都防灾中心为例, 介绍并论述了日本地震应急工作的现状, 为我国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郑鹄 《山西地震》1989,(4):18-20
以编制太原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践为例,探讨了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些原则,认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全社会的一致努力,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抗震防灾措施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必须把提高.综合抗震能力与应急应变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应增强抗震防灾意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本地特点等.  相似文献   

18.
冕宁县历史上多次遭受破坏性地震的袭击,在我国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上划为Ⅸ度和X度高烈度区,七十年代以来一直被列为地震重点监视区。八十年代末,中国建研院抗震所和冕宁县抗震防灾领导小组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对该县城厢镇和泸沽镇进行了地震灾害和损失预测。为两镇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冕宁县建筑物震害预测在以下几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建设部)在成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会议”,会后颁发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规划的基本目标,统一了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内容。1986年3月建设部抗震办在兰州召开了“抗震防灾规划调查研究会”,总结了一年多来贯彻执行暂行规定的经验,研究了当前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速规划编制工作进程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正在编制规划,随着全国重点抗震城市数量的增加,位于基本烈度6度区的一批重要城市、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亦需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按照“七五”期间抗震工作任务,国家和省一级重点城市的抗震规划都要全部完成,其它城市和县城也要完成初步规划,因此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切实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对于提高规划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防灾减灾学报》以防震减灾为核心,以减轻自然灾害为目的,反映当今防灾减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实践经验。主要作者和读者对象为从事防灾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投稿内容包括:地震监测预报的最新研究成果;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以及其他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总结;国家及城市重大工程建设的合理设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