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芬兰开展矿业活动,不仅需要相关矿业权许可证,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需要获得环境许可证。此外,在矿山关闭时,不仅需要按计划对矿山进行科学复垦,还需要对复垦后的矿山环境进行持续监测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矿业开发对环境和人类安全构成损害或使矿业开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进而真正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缺乏相应标准和依据,为制定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相关投资标准作准备,方便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建设管理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本文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比分析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按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将建设项目整体进行科学分解,划分为若干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结构。最终将矿山土地复垦项目划分为工程措施、生物与化学措施两大部分。根据两大复垦措施的特点并遵循工程项目划分的要求,逐步深入、细化后构建为一、二、三和四级项目。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将有大量的矿山关闭,针对矿业城市在资源枯竭后即将面临的问题,介绍国内外矿山关闭的研究现状,分析矿山关闭后带来的众多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国内矿山关闭后的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探讨如何合理利用闭矿后的土地资源,并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矿山环境立法是矿业立法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矿山环境的调整,各个国家涉及的法律制度不同,发达国家是矿业立法与专门立法相结合,发展中国家是以矿业立法为主。其调整范围也已经涉及矿业活动的全周期管理。从体系上看,主要可以归为四大类,即基本环境保护法、单项介质环境保护法、矿业法和专项矿山环境保护法。其立法的特点是都涉及土地保护、环境影响评价、许可证制度和土地复垦等方面的问题。其涉及的主要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证金和财务担保制度、矿地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以及环境监督和检查制度。本文从矿山立法的体系框架、特点以及立法中涉及的主要制度对国外矿山环境立法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矿山测量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我国矿山测量学科3S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数字矿山、开采沉陷与防护、矿区资源环境信息与空间决策、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创新成果.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日渐广泛和深入,数字矿山在不少矿区正由理念变为行动,一些重要的国际及国内高层学术会议相继召开,矿山测量学科多个科研成果、论著与学者获得国家级大奖.这些都表明,这一交叉学科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研究领域正不断扩展与深化,学科地位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16,(2):21-2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本规定. 开采矿产资源涉及土地复垦的,依照国家有关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凤县铅锌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提取矿山地质环境及其治理信息。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灾害表现为泥石流(隐患)、地面塌陷、崩塌和滑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主要以泥石流(隐患)防治和废弃尾矿库复垦为主。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按照《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为了保证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闭坑、停办、关闭矿山后,做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应缴纳的备用治理费或质保金。一、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我国矿山环境不断恶化,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日益突出,“三废”污染严重,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多处,塌陷坑1600多个,塌陷面积1150多平方公里。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题。在进行矿山资源开发时,需要将区域的这四大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不同类型工矿区资源优化开发、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调控。现代空间信息科技、测绘科技以及矿业工程科技的发展,给矿山测量提出了新的任务,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科技手段,即参与矿区生态环境监测、土地复垦等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为工矿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1矿区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许多矿区,随着采矿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采矿工业为主,或采矿业与钢铁…  相似文献   

11.
矿山地表要素提取,可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利用、尾矿的管理、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湘西花垣县某铅锌矿区IKONOS影像为数据源,使用4种融合方法:Brovey变换、主成分(PCA)变换、Gram-Schmidt Pan变换、缨帽(KT)变换,对全色影像及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发现与原始影像相比,KT变换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空间信息保持得最好。基于ENVI中面向对象分层分类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内的典型地物,主要包括植被、裸地、道路、建筑物、矿石堆、尾矿库及蓄水池,并进行识别精度评价,总体精度达86.12%,Kappa系数为0.834 7。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层分类的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复杂铅锌矿区的地物提取。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采矿区土地复垦分区与整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省矿山开采形成的土地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该文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目标和整治重点。以河南省县域地貌类型图、土壤类型图、植被区划图和矿产资源分布图为基础,结合实地野外调查,采用GIS技术提取采矿区相关信息,基于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将河南省细分为7个土地复垦区,即:豫北焦鹤复垦区、豫西陕洛复垦区、豫中郑平复垦区、豫东永夏复垦区、豫西南伏牛山南复垦区、南阳盆地复垦区和豫南山地复垦区。分区结果表明,在各分区的地形地貌、矿产资源赋存、土地破坏等特征及气候土壤条件基础上提出的复垦策略,有助于河南省土地复垦管理实践,推动矿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给我国矿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造机遇和挑战。鉴于我国矿山信息化程度比较落后的现状,在此对数字矿山、智慧矿山、虚拟矿山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矿山开发及矿山环境遥感探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山开发和矿山环境遥感探测目标出发,紧密结合矿山地物遥感图像特征,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微波和热红外遥感等不同数据对多类型矿山目标的可探测程度,全面总结了矿山开发和矿山环境遥感探测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研究重点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日,承德市国土资源局与承德市电视台联合到各县区典型矿山拍摄了“绿色矿山”专题片——“让矿山绿起来”,系统总结了承德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展现了典型矿山科学办矿、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优秀画面。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数字矿山概念提出迄今,在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协会、学会的积极推动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及矿山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数字矿山不仅作为一种现代矿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中国数字矿山科教发展与建设实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数字矿山在矿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与中国矿山的信息化改造中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矿山信息化及建设数字矿山的需求,在对矿山信息、知识与决策关系、矿山数据的特征等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矿山数据挖掘的矿山数据仓库体系结构,探讨了矿山数据仓库的构筑、矿山数据挖掘及相关技术以及其特点。论文认为,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推动数字矿山建设,强化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提高矿山企业的管理水平,能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数字矿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由数据获取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集成调度系统和工程应用系统组成,具备数据资源特性、信息基准特性和开放平台特性,矿山空间数据仓库是其内核。综合分析数字矿山建设任务、原则、现状,提出中国数字矿山建设应分三步走,即首先建立矿山空间数据仓库,然后构建数字矿山基础平台,再建立矿山安全Office系统,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数字矿山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就在这一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启动了创建绿色矿山试点,拉开了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的序幕. 时光荏苒,到2016年底,浙江省累计建成绿色矿山415家,建成率达70.3%,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23家、省级绿色矿山118家.10多年来,浙江以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一抹浓浓的绿色.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5年遥感数据,开展了湖南省矿山占地情况遥感监测,获取了矿山占地基础数据。通过分析矿山占地地物类型、矿种、开采方式等特征,总结了全省矿山占地特点,指出了矿山占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用地政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