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测定拾震器周期一般采用停表,直接目测拾震器幅动或通过记录器目测笔尖运动(或光点运动)来测量,这样精度较低,且费时费力,尤其是长周期拾震器的周期测量更是如此。为此我们试制了一个拾震器周期测定器如图1。拾震器→放大器→触发整形→计数器→电子秒表图1.拾震器周期测定器示意图  相似文献   

2.
拾震器(摆)本身是台很精密的传感器,常期工作在野外地震台站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仪器本身的老化使仪器输出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地震信息的质量.依中国地震局遥测地震台网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遥测台网子台所用拾震器输出电压灵敏度每两年测量一次.目前遥测地震台用的拾震器有两类:转动型拾震器如768中长周期型、DS-1型、DK-1型.直线型拾震器如768短周期型.介绍北京遥测台网关于这两类拾震器输出电压灵敏度的简便测量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英国Sensonics公司生产的DTR—700型磁带记录地震仪与我国通用的电子放大地震仪器相比有一个不同点,就是拾震器的阻尼是由放大器对拾震器的反馈电流所提供的,即拾震器具有所谓“反馈阻尼”(Feedback Damping)。具有反馈阻尼的拾震器,其阻尼的调节不是象一般地震仪那样,通过改变拾震器和放大器之间网络电阻的阻值来进行,而是通过反馈电流大小的控制来进行。这种接法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换能器的输出(因为没有信号消耗在阻尼匹配网络电阻上),增加了换能器的工作稳定性。过去我们的地震仪  相似文献   

4.
测震学是一门有关地震地面运动的侦查与测量的技术学科。它包括地震仪的设计、标定、安装以及根据地面运动对地震图的定量解释。一套地震仪由一个或几个拾震器、一个时钟或时间信号接收器和记录器组成。本章集中在拾震器的理论和使用方面。对设计技术不作详细描述,但要谈到一些一般性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5.
浅源地震反射测量法要求在高密度、大范围的波场测量数据中进行抽样,这就使得这种方法耗资巨大。因此,我们想评估一下自动布设拾震器的可行性。我们用11m宽的农耕机作为布设工具,将72个拾震器在约2s内沿一条测线布设好。将槽铁固定在农耕机的框架上,再将拾震器严格按照15cm的间隔分别固定在5根槽铁上。用作对比的传统测线与测线平行,相距约75cm,对比测线的数据可以与12m远的震源相对比。当震源高参距拾震吕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阪煤气公司与制造和销售传感器的两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出使用硅静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智能拾震器”。由于这种“智能拾震器”能测出振动的频率,所以,它也能够判断是否地震引起的振动。此种拾震器体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KJ—1记录器对拾震器输出电压灵敏度的要求,并对SK拾震器与KJ—1记录器的连接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只需对SK拾震器和KJ—1记录器进行改造,就能实现两者的完美配接,而其性能优于DK—1地震仪和基式地震仪。  相似文献   

8.
北京台网拾震器电压灵敏度标定解析范涛(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拾震器的输出电压灵敏度S_(12)是地震仪器的主要基本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观测系统放大率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数据处理的精度。近几年来,北京台网对安装在地面上的转动型拾震...  相似文献   

9.
引言 合肥地震台1999年12月开始安装CTS-1型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并投入试运行,2000年12月正式通过验收。合肥地震台为半地下室结构的摆房,由于台基为砂岩地层,无基岩出露,故摆墩采取深挖,剥离风化层,整体浇灌,加隔震槽,提高了台基的抗干扰能力,增大了仪器的放大倍数。数字记录仪的拾震器与DD-1模拟记录仪的拾震器在同一个台墩上,与DK-1,763模拟记录仪拾震器相距5 m左右。我台现有763,DK-1和DD-1等3种模拟记录仪器。数字地震记录系统的数字采集器为EDAS-C24型,前台实时记录机使用NNVS-RTS实时软件,后台分析机的交互分析软件在2000年4…  相似文献   

10.
DK-1型地震仪拾震器工作不稳定的改进李洪胜(中国黑龙江密山地震台158300)1问题的出现黑龙江省密山地震台多年来在标定DK-1型地震仪垂直向拾震器时都遇到调整周期困难,周期变化显得灵敏度太高,不是长就是短,很难调到15秒。有时好不容易调到15秒,...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张海  张艺 《四川地震》1999,(3):61-64
通过对测震短周期拾震器的工作原理和微分标定原理及相关公式的分析,针对部分台站所使用的 D S- 1 拾震器垂直摆磁缸退磁较严重,其中肯电阻低于设计值,仪器系统全放大倍率不能满足有关要求的问题,提出可利用拾震器闲置线圈 Rs11 提供阻尼,改变拾震器垂直摆偶合方式,提高传递系数β12 ,从而达到提高全放大倍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地震计智能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宏志 《地震工程学报》2016,38(6):1004-1009
当外界温度急剧变化时,拾震器内部机械结构会受到一定影响,易产生靠摆或零漂等问题。通过温度实验测试研究温度对甚宽频地震计性能影响,并通过研制地震计智能恒温设备来解决此类问题,实时监测防护罩内温度并与已设定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当监测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温度时启动半导体制冷装置;当监测温度低于设定下限温度时则启动加热装置。为防止防护罩内系统温度急剧变化造成拾震器的机械性故障,加热制冷功率均从最小值开始进行缓慢调整。设备可远程通过网络进行各参数的修改,并可远程启动或关闭加热或制冷装置及其他故障设备。此设备的研制成功可使拾震器长期在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工作,减少其各类故障,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地增加地震仪器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3.
1.野外设施与数据传递挪威地震台阵中心(NORSAR)的子阵呈圆形,有六个短周期垂直向拾震器和一个三分向长周期拾震器,均置于地下室或浅井中(3—15米)。各子阵拾震器的模拟量输出经前置放大后,由地下电缆传到子阵中心的地下室,再经滤波器、模数转换后合成数字信号,并经调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台站使用自动标定器的标定计算问题张伟清(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言目前,全国基本台站使用的DD-1、DK-1等笔绘记录地震仅的常数,一般采用“分段标定”法,即将拾震器和放大器-记录笔系统分成两部分来测定。首先测定拾震器的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台站较普遍地反映DK-1仪器的垂直向拾震器零点不稳、需要经常进行调节;固有周期难于调到15秒,即使调到15秒亦会逐渐地降到14秒左右等问题。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指示九室尽快予以解决,以适应当前震情形势与观测资料使用的迫切需要。对此,我们对DK-1仪器的垂直向拾震器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与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已初步查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拾震器的安装上,如能仔细认真的安装,问题即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放大器是测震仪的一个关键部件,它由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两级组成.前置放大主要担负放大由拾震器输出的微弱地动信号是电压放大。功率放大主要是输出功率,即将放大了的信号转换为功率输出去推动记录笔记录出与地动位移成正比例的地震波形。因记录笔是线性记录笔,而拾震器输出的地震信号则是微分信号。为了实现将微分信号变为线性信号以适合于线性记录笔记录波形,所以要求放大器必须是积分式型的放大器。  相似文献   

17.
地震预测中,初台波漂移的畸变现象严重影响地震记录,它不光在北京台网长期存在,就是在一些中长周期的基准台也曾经出现过,经过实验分析,发现是拾震器非线性失真所致,遂将这种漂移现象一一排除。  相似文献   

18.
严旭东 《华南地震》1996,16(1):66-70
广州台DK-1型地震仪的技术改造包括对拾震器摆的检查与校正;对摆的不同固有周期常数的测定及试记。利用763型仪器的垂直向拾震器代替DK-1仪器垂直向拾震器等。一年来的试验表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行研制的763型三分向光记录长周期地震仪系统已于1980年6月底在牡丹江市通过鉴定。这套仪器是为使我国地震观测台网走向类似于世界标准地震台网(WWSSN)仪器标准化而设计的。是我国地震台网长期空缺的一种重要观测手段。长周期拾震器分竖直向和水平向两种,竖直向为拉柯斯悬挂结构,采用恒弹性合金绕制成零始长度弹簧,摆的零位可以遥调,仪器被密封在抗压密封罩内,成功地消除了气压的浮力效应;水平向拾震器仍采用伽登-盖特旋转  相似文献   

20.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地震部门往往需派出人员到地震现场评估地震灾害和建立地震观测台站(流动台),监测地震活动情况。1建立流动台时的准备工作在确定地震流动台的建台人员和守台人员后,还须将流动台的仪器设备和建台物资准备好。地震记录仪、拾震器和通讯设备(电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