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某高层建筑物地基勘察资料,分析了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基条件,综合评价结果认为该场地适合于高层建筑修建,并具有良好的地基条件。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残积土浅层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花岗岩残积土是一种特殊性土体, 是混粒土的一种特殊类型, 从而导致浅层地基承载力也具有特殊性。作者首先分析了现行实验评价方法的利弊关系, 以大量的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资料为依据, 确定了其它测试方法评价该类土体浅层地基承载力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确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的修改方案。并探讨了土体含水量和浅层地基承载力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中的成功实例,分析介绍了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选用天然地基基础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地基、桩筏与上部结构协同工作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闪长岩强风化带做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办公楼的工程实践,将常规勘察与原位测试相结合,运用野外钻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多种手段,对闪长岩强风化带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深入地研究,并通过对承载力、沉降变形的验算,得出其作为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是可行的。实践证明,与桩基础处理方案相比,节省资金近200万元,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基础施工难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提出了研究岩石风化带所遇到的问题:由于采取原状试样及制样难,导致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了解不够。 相似文献
5.
针对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高层建筑的特性,结合多种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的特点,从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可行的观点出发,对湿陷性黄土场地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通过工程实例着重阐述灰土挤密桩(DDC法)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素土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素土挤密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ansen公式的计算模式,运用可靠度基本理论建立了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的概率模型,通过一个实际场地的可靠度研究,得出了相应于现行总安全系数的可靠度指标和设计验算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本变量互相关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CFG短桩复事地基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列举了2个具体的工程实例,经过实践验证该技术是一项省钱、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且能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最终沉降量要求的新技术。探讨了CFG短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产提出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施工技术水平,高层建筑软弱地基采用刚性桩和褥垫层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是—种安全、经济的方法,施工难度小,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刚性桩桩顶设置粒状材料褥垫层后的桩土变形协调原理,桩和桩间土共同承载荷载的受力机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和变形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合地基的桩和褥垫层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载荷试验计算两层土复合地基变形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栋18层住宅楼建在天然地基中有淤泥的土层上,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通过对两栋楼地基的载荷试验与沉降观测曲线的比对.发现对筏板基础依据载荷试验曲线初段的压缩模量不能真实反映复合地基的压缩性,建筑物的总沉降量与载荷试验曲线的后半段相关。根据载荷试验曲线计算压板影响范围内两层复合地基土变形模量.据此参数计算建筑物的沉降量与根据实际沉降观测结果推算值较为接近.克服了现有的根据载荷试验只能获得一层土变形模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深圳机场停机坪扩建工程采用强夯方法进行软基加固,采用地质雷达对加固形成的块石墩进行检验,并采用钻探、斜孔钻探进行复验,结果吻合,说明加固方法成功,检验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以川西某工程为例,采用详实的现场调查、测绘,室内颗粒分析、抗压、抗剪、化学分析试验、室外标贯、动力触探、固体体积率、载荷试验、波速测试、颗粒分析、抽水试验等系统地研究了冰碛层工程性质,并结合工程实践采用强夯、碾压等方法对冰碛层地基进行了处理试验,并对挖方原地面地基和高填方地基进行了变形观测.结果表明,冰碛层总体为一种良好的地基和填料,可作为机场、公路、房屋等建筑地基. 相似文献
14.
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 Hansen 公式的计算模式,运用可靠度基本理论建立了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的概率模型,通过一个实际场地的可靠度研究,得出了相应于现行总安全系数的可靠度指标和设计验算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本变量互相关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论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是地面高程缓慢降低的环境地质现象,严重时就会演变成一种地质灾害。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有天然和人为因素,常见的地面沉降绝大部分属于人为因素。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从而造成地面沉降变形、出现裂缝、导致地面建筑物破坏等,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巨大。控制地面沉降主要因素在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区域地面沉降模型,预测不同地下水开采方案和开采量所可能带来的沉降量,优化最佳开采量,有效防控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8.
19.
在洞庭湖漫滩阶地的冲湖积淤泥质软土上,分布着一些次级牛轭湖和季节性洪道成因的极软淤积物。在荷载作用下,该软土易产生较大的压缩沉降和顺坡蠕变沉降,当其与下部软土基层共同作用时,必将加剧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利用生石灰砂桩能起到较好的抗滑止沉作用;根据软土的触变性和流变性,利用应力解除法能有效地矫正建筑物倾斜,从而达到纠偏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南京市浅层地温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收集南京市单一观测站点近50年气温资料和近30年浅层地温数据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地温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深度定时地温变化、日均地温伞年变化、地温日较差变化等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地温变化对城市浅层土工程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温场与气温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南京市月均地温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最高值出现在7,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2月份;近30年来浅层地温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地表上升最大值达2.8℃,0~20 cm土层温度变化幅度比较接近,上升最大值达2.0℃,40 cm处最大值达1.75℃;30年来地表最大温差高达84.5℃,40 cm深度最大地温差也超过27.5℃,因此多年地温变化对城市浅层土工程性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