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尽快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长期计划,是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土地重要手段。同时,应同步修编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等专项规划。通过上述各项规划的修编,确定土地开发利用战略,从宏观上规划全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综合和协调各部的用地的矛盾和要求,合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化实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1999年由国务院批准实施;各州(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03年由省政府批准实施。通过几年的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初步形成,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开始建立,在保护耕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政府按规划用地、管地的观念普遍增强,  相似文献   

3.
近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土地资源祟赋和管理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而且近年来开展规划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本文将主要介绍典型国家的土地利用规划开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应该考虑其利用的集约性。通过规划,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真正把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结合起来,实现土地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因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土地条件制定科学的规划,是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完成,各地都已建立了基于省厅《浙江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简称《省标》)的1:1000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并通过省厅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的严格检查,较好地确保了本轮规划数据库的质量。规划数据库的建立适应了新形势下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实现了从纸质图件粗放式管理向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陈燕  黄英 《国土资源》2005,(11):22-24
从1986年至今,我国已先后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成为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成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规划编制的时间仓促,加之一些地方原有工作基础薄弱,致使规划不够合理,同时,一些地方擅自或变相修改规划,造成规划用地指标提前超支、透支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强土地资源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杰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2):18-20
土地供求矛盾的日益加剧,土地利用规划职能的转变和提高,对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既是国土资源部门适应新阶段、新形势、新体制,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迫切需要,又是关系土地管理事业长远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滨州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高起点、高水平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建立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措。一、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以代替原来实行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特别是要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内公认最严格执行的规划之一。有关部门和许多专家学者已把土地利用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并列为我国现行的三大规划体系。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乡(镇)级五个层次较完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这是一套法定的相对独立的垂直规划体系.在引导和控制城乡建设集约合理用地、保护耕地、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调查评价,包括: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等数据。二、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等数据。三、土地行政管理,包括: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土地供应、土地市场、土地登记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评价通过我省规划的编制和几年来的实施,我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规划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全社会按规划用地、管地的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保护了耕地。一些地方通过规划实施推进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把“统一规划”作为土地经营的前提 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龙头作用和对土地市场化运营的约束作用,使土地市场化运营在规划的范围内进行。该局在制定规划时严格遵循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地区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等5项原则,制订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关键措施,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在新一轮(2005年-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是关系到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顺利实施,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的科学性、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尚存在许多有待改善和加强的问题。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应该是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要有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一种开放型动态弹性规划。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我们现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识和编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在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快速增长、遏制违法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在不同的地方,还受各种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编制的过程相对规划实施是短暂的,但规划的最终意义在于实施。仅依靠一个好的规划而没有严密的管理运行机制的支撑,很难搞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必然会打破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产生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从而使得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产生正向的或负面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国土资源》2010,(2):58-58
日前,国务院作出批复,原则同意并要求严格实施《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事关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是全省实施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等方面,研究制定实施保障措施是土地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规划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于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是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参与国家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土地利用规划在整个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处于先行地位、基础地位和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