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子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综合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一直在地学界备受瞩目.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界线标准化石为牙形石Hindeodusparvus,该化石的首现位置被定义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点.然而在全球研究精度最高的4个候选层型剖面中,生物地层单位的对比问题尚存在分歧,从而影响了区域高精度地层对比框架的建立.在扬子台区丰富的资料及大量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许多剖面上二叠-三叠系界线处具有相似的岩石地层特征.其基本结构为粘土岩层、灰岩或泥灰岩层及粘土岩层沉积组合.从综合地层学角度的研究表明:该套沉积组合(界线层)在岩性特征、生物群总体面貌以及其他事件标志(如同位素年龄、磁性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等)上具有一定的对比意义.认为界线层应该是等时的地层单位,是扬子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处重要的标志层组,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区域性对比.这套地层的发现大大提高了扬子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处地层的对比精度.  相似文献   

2.
南非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岩石地层研究着手,介绍了南非卡鲁盆地内综合地层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生物地层方面,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在该区具有传统优势,孢粉化石的研究则是在最近几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在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菌孢化石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约1 m厚的地层内的富集事件属首次报道.在地球化学地层方面,南非有机碳同位素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变化趋势与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存在相似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海、陆相界线地层对比的辅助标志.在磁性地层方面,南非卡鲁盆地内的磁极性存在从反向到正向然后再反转(R-N-R)的变化,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则位于第一反向极性带的顶部.同时,结合目前全球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指出华南地区可能为突破传统观念的研究地区,陆地事件地层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着重介绍了几个目前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TPTB)研究的重点剖面及其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分析了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综合地层学研究现状,包括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剖析了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生物地层方面,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存在晚二叠世与早三叠世生物混生的层位,其中不同类别生物的时间界线常不一致,又由于陆相界线地层中含脊椎动物化石的层位一般较少,以脊椎动物化石(Lystrosaurus)为标准的精确界线常不确定,因而需重新寻找并确定陆相三叠系底界的标准化石。事件地层标志可能会成为连结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高精度对比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层型及点("金钉子")定位我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极大地推动了PTB及二叠系和三叠系研究进展。在简要介绍地层单位与全球界线层型与点建立的相关概念、术语和有关规定、地层划分的主要种类及其地层单位术语的基础上,以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中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为研究实例,综述了该金钉子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研究现状。煤山D剖面构建了目前全球最完整的PTB地层牙形石带序列,为研究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生物残存和复苏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坐标系,也为相关的地质事件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华南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3年通过对滇东黔西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进展:1)证实滇东黔西地区是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的良好地区;2)发现并证明研究区有连续的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3)发现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存在事件成因的“界线粘土岩”;4)丰富了研究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古生物资料;5)分析研究了宣威组露头地层层序;6)进行了华南海相和陆相二叠-三叠系地层界线之间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已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将三叠系划分为3统7阶,但至今仅确定了三叠系底界一个“金钉子”,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层型有望在近期内被最后确认,而其他5条界线仍在加紧工作中;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改进,三叠纪一些重要的年代地层界线的地质年龄也在不断更新;亚阶虽然不是国际三叠系研究的重点,但亚阶的划分也是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下、中三叠统研究中已有较好的基础;以脊椎动物为基础的陆相三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有待在推广应用中得以完善。全国地层委员会于2 0 0 0年提出了3统6阶的中国海相三叠系划分方案和3统7阶的中国陆相三叠系划分方案,为启动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叠纪陆相地层及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三叠纪陆相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完好、化石丰富并赋存煤和石油等矿产,是世界上研究陆相三叠系的重要地区之一。尤其北方那些二叠、三叠系连续沉积的盆地(如准噶尔盆地、陕甘宁盆地等)更是解决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和建立陆相三叠系地层层序的关键地区。 我国陆相三叠系的研究工作,早在本世纪初期业已开始,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乃是解放后展开的。1959年的全国地层会议对中国中生代陆相地层进行了首次系统总结(斯行健、周志炎,1962)。通过近二十年的工作,在地层古生物方面又积累了丰富的新材料,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和突破,从而填补了我国三叠系陆相地层的一些空白,使某些长期争议的难题得以初步解决,所有这些都为进一步认识我国三叠纪陆相地层的全貌、确立其标准层序、进而建立我国三叠纪的植物群序列,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1998—2004年间在西藏聂拉木、林周、墨竹工卡和洛扎等地进行的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地层研究表明,西藏隆子县和洛扎县尚未发现具有连续菊石层序的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地层剖面。拉萨以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火山岩时代确定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这有助于解释晚三叠世末期生物绝灭与晚三叠世岩浆侵入和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有关,但T/J界线尚待精确限定。聂拉木县格米格剖面是特提斯地区唯一未曾“压缩”的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地层剖面,具有瑞替阶MARSHI菊石带、赫塘阶Tibeticum、Callyphyllum和Pleuro-notum菊石带。格米格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界线碳稳定同位素曲线记录了晚三叠世瑞替阶末期(Marshi菊石带)突然的负偏移,它很有可能和晚三叠世末期的由超级温室效应所产生的生物绝灭事件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一书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杨遵义教授等人论著,《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对华南二叠—三叠系之交的地层界线、过渡层及其生物群地层划分、国内外对比、岩相古地理、海洋生物的演替及其地质事件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三叠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殷鸿福  杨遵仪  童金南 《地层学杂志》2000,24(2):109-113,143
简述了三叠系的划分 ,按国际地层委员会 ( ICS)关于全球层型剖面和点的要求 ,叙述了系间界线及阶间界线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并简介了以四足类脊椎动物为基础的陆相三叠系划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侏罗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沙金庚 《地层学杂志》2005,29(2):124-129
“国际地层表”依据菊石带建立起来的侏罗纪年代地层系统在全球海相侏罗系的划分和对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却很难直接应用于非海相侏罗纪地层系统中。中国的侏罗系多属非海相,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们不但将中国的海相侏罗系与全球侏罗纪年代地层系统进行了较合理的对比,发现了穿越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剖面,而且建立了非海相侏罗系的阶。但是中国非海相侏罗系区域性阶的时代和不同阶之间的界线有待海相化石和地层测年来确定或检验  相似文献   

12.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处的磁化率特征及其对比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界线层型的确定多以生物标定,但在国际地层委员会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确定的4个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中,生物地层界线却较难精确对比。因此,其他具有广泛对比意义的事件地层标志也被用来作为确定二叠-三叠系界线的辅助标志。本文把磁化率特征(古气候的代用指标)运用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中,发现华南许多剖面上高精度的磁化率在二叠-三叠系界线处具有同步的变化趋势,因而,磁化率特征可以作为二叠-三叠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五年两个阶段的工作,涉及近50个阶和几个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建阶界线层型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其中,二叠系至三叠系界线、三叠系乐平统底界、石炭系维宪阶底界等成果显著,已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批准在中国立“金钉子”,作为全球划分地层、确定界线的标准。滹沱系地层建系研究已初步建立起同位素地质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14.
湖北黄石地区上二叠统和二、三叠系界线事件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近年对黄石地区上二叠统及下三叠统进行了研究,采到了有时代意义的化石。二叠—三叠系界线划在伊利石粘土层(冶钢二门剖面34层)之底,稍低于传统界线。在界线地层中发现大量微球粒,从其特征分析可能是火山喷发成因。在界线粘土层中还发现簇状沸石、火山玻屑和高温石英等,证明中国南部当时的火山活动在黄石地区有反映。  相似文献   

15.
华南二叠-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1994,18(2):110-118,145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应严格区分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即为事件地层界线。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不能与“混生层”或“过渡层”的概念连在一起。长兴煤山忠心大队剖面是最好的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二叠-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为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其位置就在长兴剖面界线层(混生层)2的内部,比事件地层界线高15cm。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即为长兴阶的顶界。  相似文献   

16.
古生物大量绝灭——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基本标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显生宇中最重要的三个地层界线是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和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对中国和世界上这三条界线的研究表明,它们具有下列相似特征:许多生物门类大量绝灭、铂族元素的正异常、稳定同位素(δ~(13)C)的突然变化等。这些观象很可能是由于地外的稀罕事件造成的。因此,上述三次生物大量绝灭可看成为显生出地质历史阶段划分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7.
童金南  殷鸿福 《地球科学》2015,40(2):189-197
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SubcommissiononTriassicStratigraphy,简称STS)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建立全球统 一的三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以国际地质对比规划项目IGCP-4(特提斯地区的三叠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STS 专家的深入研讨,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于1991年确定了将三叠系划分为3统7阶的国际年代地层格架.随后的焦点集中于各 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lobalStratotypeSectionandPoint,简称GSSP)的选定工作.但时至今日只确定了3个阶的GSSP,而 且只有三叠系底界,即印度阶底界的GSSP获得的研究最多,且应用广泛;另外2个阶(拉丁阶和卡尼阶)底界的GSSP仍以传 统的菊石作为首选定义标志,其推广可应用性还待实践检验.其他4个阶的界线层型选定工作正在推进中,但都存在一些困 难,其中尤以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的选定工作面临重大挑战.鉴于国际年代地层研究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 专家于2000年提出了中国的年代地层划分和建阶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开展研究和推广应用.由于三叠纪时期中国处于从海向 陆的重要转折时期,海、陆相地层在中国都有广泛发育,因此提出了海、陆相两套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划分和建阶方案.经过十 多年的建阶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建阶方案逐步得以改进和完善,促进了中国三叠纪地层规范化研究,为相 关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国际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华南二叠-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应严格区分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即为事件地层界线。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不能与“混生层”或“过渡层”的概念连在一起。长兴煤山忠心大队剖面是最好的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二叠-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为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其位置就在长兴剖面界线层(混生层)2的内部,比事件地层界线高15cm。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即为长兴阶的顶界。  相似文献   

19.
芮琳  王义刚 《地层学杂志》1989,13(2):151-155,143
<正>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是我国著名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之一,李子舜等(1986)和杨遵仪等(1987)曾推荐它为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川北地层队率先对这个剖面的二叠系和三叠系进行调查。此后,四川二区测队、西南地质研究所、四川石油管理局、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等均先后到此作了大量工作。70年代末杨遵仪教授组织的界线专题小组(IGCP 106项和 203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西秦岭地区南秦岭带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型二叠、三叠系。本文以选部益哇沟剖面为例,对该区界线地层进行研究,从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以及地球化学元素最优分割研究出发,确定了二叠、三叠系界线点,证明牙形石Hindeodusparvus可作为三叠系开始的标志,并且二叠、三叠系是连续的。沉积环境分析表明,三叠纪初期相对于二叠纪末发生了一次海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