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朱阳关-夏关断裂是一条长大于400km,深达上地幔的超壳断裂,沿断裂出露有较多的燕山期花岗岩(脉)体及一系列Cu、Au、Ag、Pb、Zn异常,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作用明显。高庄金矿床赋存在朱阳关-夏关断裂次级断裂带中,为海底火山喷流-岩浆-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形成的含金石英脉-蚀变构造岩型金矿。本文分析了高庄金矿床特征,找矿标志。提出了在朱阳关-夏关断裂带中寻找金多金属矿床潜力较大。随着深部地质找矿的进一步开展,本区可成为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矿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一条长约400 km,深达上地幔的超壳深大断裂带,沿断裂带出露有较多的燕山期花岗岩(脉)体及一系列Cu、Au、Ag、Pb、Zn异常,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作用明显。高庄金矿床赋存在二郎坪群含放射虫黄铁矿变细碧岩内,矿体成群成带分布在朱阳关-夏馆断裂次级断裂中,明显受断裂控制,近地表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向下渐变为蚀变碎裂岩型金矿,矿体自地表向下明显变厚,金品位增富。其成因为海底火山喷流-岩浆热液-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形成的含金石英脉-蚀变构造岩型金矿。二郎坪群蛇绿岩套横贯河南省西南部,连续延伸约400 km(图1),含放射虫黄铁矿层广泛发育,Cu、Au、Ag、Pb、Zn异常分布较多,朱阳关-夏馆断裂的次级断裂中黄铁矿化、硅化、多金属硫化物蚀变明显,随着深部地质找矿的进一步开展,本区可成为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矿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河南内乡板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一条长约400余km、深达上地幔的超壳断裂,沿断裂出露有较多的燕山期花岗斑岩小岩体及一系列Cu,Au,Ag,Pb,Zn异常,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作用发育。板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仅为其中一个小斑岩体矿化形成。本文分析了板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提出了在朱阳关-夏馆断裂带中寻找铜多金属矿床潜力较大。通过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本区可望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矿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朱拉扎嘎金矿位于中新元古代巴音诺尔公凹陷带内,朱拉扎嘎毛道附近南北向背斜褶皱轴部及朱拉扎嘎毛道NNW向断裂构造南段,赋存在中元古界蓟县系阿古鲁沟组一岩段中,为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朱拉扎嘎金矿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岩浆岩的控矿作用,提出朱拉扎嘎金矿床控矿因素为E-W向逆冲断裂带活动派生出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与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区域上北东方向的呼布和特一带与朱拉扎嘎金矿床地质情况相似,是该区的找矿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汪青松  张顺林  张金会  张家嘉  尤淼 《地质学报》2020,94(10):2965-2977
郯庐断裂带南段的皖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厚覆盖区,找矿难度大。由于控矿条件难以调查清楚,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勘查理论指导,区内金矿勘查长期没有取得突破成果。笔者依托五河金矿整装勘查项目,进行了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和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发现皖东北地区北东- 北北东向重力低异常具有弧形条带特征,并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大致具有旋转对称性。重磁异常保存印支期构造格架痕迹信息,反映了郯庐断裂带南段时空演化特征,显示了北东- 北北东向主要断裂构造具有继承性,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继续活动,控制白垩纪“红层盆地”和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中低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是皖东北地区主要矿床类型,均受继承性断裂构造控制。结合郯庐断裂的演化特征,利用物探成果引领地质理论创新,提出了郯庐断裂带南段矿床的“继承性断裂构造控矿模式”。根据继承性断裂构造形成机理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化蚀变构造带的物探异常标志,解决了皖东北覆盖区成矿预测与找矿靶区圈定难题,在五河金矿整装勘查区应用取得了重要找矿成果,圈定6个金矿找矿靶区,得到了钻探验证,已发现中型规模金矿床2处、小型3处,估算潜在资源量可达特大型规模,实现了安徽省境内郯庐断裂带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二郎坪群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郎坪群位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夹持于NW向瓦穴子-乔端、朱阳关-夏馆两个区域性深大断裂之间,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成岩成矿环境,受到国内外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本文以笔者近期开展的二郎坪群1:5万找矿填图和成矿规律研究的最新资料为依据,结合前人大量地质和科研工作的多项成果资料,着重论述二郎坪群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为本区的广深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地热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伟强  符勇 《地下水》2011,(1):27-28,38
通过研究南阳凹陷区域地质构造,地温场特征和热储层特征,认为南阳凹陷地热田为典型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南阳凹陷热源主要由地下水在正常梯度下经围岩增温加热和地下水沿深大断裂的上涌两部分组成,朱阳关——夏馆——大河断裂、方城——邓县断裂、新野断裂等活动性深大断裂为热量传导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古近系稳定的砂岩泥岩互层为深层地热良好...  相似文献   

8.
祈子堂金矿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构造亚带秦岭地体东段,其构造体系属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南支,四棵树大背斜南西翼,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的北东侧。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特征及围岩蚀变综合分析,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阶段及成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确定了找矿标志,探讨了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祈子堂矿区金矿体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大理岩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中东部有少量花岗岩脉,显示了区内有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判断其岩浆源应在深部,推断金的矿化作用与花岗岩类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区岩浆仅提供热动力条件,它的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围岩,围岩是秦岭群雁岭沟组白云石大理岩,围岩金丰度值低,有可能是经过渗滤、萃取作用而使Au元素进入含矿热流体,岩浆活动仅提供热动力,热液沿着区域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构造上升,萃取围岩成矿物质后在有利构造部位富集成矿。所有这些均显示了祈子堂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该区已知金矿床、矿点分布稳定,延续成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王昊  徐刚  路坦  刘旭  瞿东旭 《矿产与地质》2007,21(4):429-435
河南省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是在朱阳关—夏馆韧性剪切带北侧的祁子堂-夏馆-板厂-双槐树-官坡Au-Ag-Cu-Pb-Zn-Hg-Sb成矿带内所取得的重大找矿突破。该矿床产于中元古界二郎坪群(Pz1er)内,并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其结果认为,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赋矿地层,成矿热液则是由变质水和岩浆水组成的混合水。首次提出,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五垛山复式岩基位于北秦岭构造带东段,地处朱阳关—夏馆断裂和乔端—瓦穴子断裂之间,整体呈NWW向展布,由多个岩体复合组成,具多期次岩浆活动特征,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本文在其解体出来的石门序列和五垛山序列中,采集5件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值测定。测定结果对该区岩浆活动、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演化、地层时代确定等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1.
豫西地区是国家重点金多金属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类型多样。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得出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矿床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包括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因素,并且在这些因素中,构造控矿占主导。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内金矿矿床类型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以及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床4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选取1个典型的矿床进行具体讲述。依据对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以及5种构造控矿类型的叙述,论述了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构造控矿作用和构造控矿规律,并根据该区金矿矿床成矿规律,提出选取找矿靶区的8项依据,最后优选出7处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2.
班康姆铜金矿位于琅勃拉邦—黎府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段,属于火山岛弧环境,成矿受含矿侵入岩-蚀变次火山岩-断裂构造联合控制。矿体呈NNE向展布,倾向NW―NNW,条带状分支复合产出,走向上大致呈等距性的赋存富矿段。主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的断裂带中,少量赋存于闪长玢岩、安山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部位,倾向上存在"上金-中铜金-下铜"的分带特点。矿床成矿规律典型,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阿勒特高勒金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中部狼山—白云鄂博铜、铅、金、锌、铁、铂、镍多金属成矿带西段,该矿是在完成1∶5万区域矿产远景调查中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发现的,金矿赋存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建造,受NEE断裂构造控制,该金矿主要矿体赋存于地表长约1 km,宽约3~50m的褐铁矿化蚀变带中,蚀变带内石英脉发育。勘查区内圈定金矿体4条,深部钻探验证表明,矿体延深稳定。本文分析了阿勒特高勒金等多金属矿的矿床特征、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天山地区奈楞格勒金多金属矿位于博罗霍洛山主脊一带,属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区内构造和岩浆活动频发,为成矿提供了较充分的热动力、物质来源、导矿通道、容矿空间.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矿的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Sangthong-Bansakai金矿分布于老挝万象西部和巴莱东部一带,属于老挝拉勃拉邦―泰国黎府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经控制为中型矿床,具超大型矿床远景。本文通过分析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金矿及外围找矿潜力,对寻找老挝脆性剪切带中大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大岩体内部发现了一些金、钼矿床,其中丰富金矿具有代表性。丰富金矿位于东江口岩体内,形成与最晚期形成的次火山岩(如闪长岩等)小岩体有关。本文在总结丰富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对区内找矿远景进行了预测,认为本区金资源潜力在大型规模以上;并提出南秦岭大岩体内与小岩体有关的金多金属找矿是今后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长坡矿床深部区是近年来在大厂长坡矿区深部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的一个勘查靶区,新发现了77-1号、77-2号、75-1号、115号等多个锡多金属矿体,这些矿体均赋存于大厂断裂F1及其下盘F1-1、F3、F5组成的叠瓦状构造中,锡多金属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这些新发现展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文章在研究该勘查区矿床特征及叠瓦状构造控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井中物探、化探资料,对该区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滇西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成矿作用,形成了多条各具特色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文章通过对区内金沙江-哀牢山金多金属成矿带内北衙、马厂箐、姚安、长安等典型矿床的解剖和对比研究,发现带内金多金属矿床与经典的斑岩型矿床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主要表现是:成矿岩体岩性以碱性系列为特征,w(K2O+Na2O)超过8%;成矿流体碱质含量偏高,流体阳离子(K++Na+)含量约占流体总量的87%~95%;成矿过程中,除岩浆热液参与成矿外,岩浆气水热液与围岩间的水岩反应,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体;自成矿岩体向外依次发育裂隙脉型、矽卡岩型、构造破碎带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组成多位一体。文章基于典型矿床特征的系统总结,提出了“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概念,并对其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最终,文章构建了滇西地区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并指导相关矿床找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