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兰州某小区商住楼已形成不均匀沉降的地基,根据场地施工条件、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对该工程地基选择了高压旋喷注浆法进行加固,加固结果表明:加固前及加固初期地基沉降速率较大,加固施工完成后沉降速率变小,加固完成两个月后沉降稳定,加固效果良好。通过该工程实践表明:高压旋喷注浆法在复杂地基中对既有建筑物的加固处理虽然是可行的,但同时必须根据地基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才能使地基加固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加固原理既有旋喷桩的托换加固之功效,又有静压注浆加固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压旋喷桩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昆仑大厦高层中地基处理的实例,表明高压旋喷桩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具有无振动,无污染,工程造价低,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东省花都市花都宾馆大厦为例,介绍了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及静压注浆联合式挡土防渗墙在砂砾层深基坑中的应用,简述了其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东花都市新世纪大厦是一座29层的四星级宾馆,其场地素填土、第四系冲积层松散、基岩溶沟、溶槽发育,第四系孔隙水与基岩岩溶裂隙水通过导水天窗发生水力联系.大厦地基处理工程是项大型的复杂岩土工程,采用高压(30~38 MPa)旋喷双液分喷法处理后,对施工的2 653根桩进行了雷达扫描,检测结果桩身质量良好,桩体分布均匀;抽检291根桩的小应变检测亦表明,桩身完整,桩体密度、单桩与桩土复合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35个点的19次沉降观测,大厦基础9个月累计沉降0.965~0.892mm,符合规范要求;设计方和建设方对大厦地基加固工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国道108线K9+69410沙河立交小桥地基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系统介绍了工程概况、设计方案、注浆施工,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桥梁地基是一项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抚顺××厂3#万m3储油罐自1990年以来,罐体基础持续产生不均匀沉降。围绕该储油罐,通过高压定喷施工工艺,构筑定喷桩,地下防渗连续墙,在墙体内侧对罐体地基进行冲积层及基岩的直、斜孔注浆,用水泥浆液充填、胶结地基中的空化、裂隙,提高了地基强度,对减缓罐体的不均匀沉降,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遂渝铁路龙家沟隧道出口错落体采用钢管桩注浆、旋喷桩加固技术,通过对两种桩体参数分析、计算,目的是寻找适合岩体的具体施工参数,通过对两种桩型的各自及组合应用,结论说明了发挥各自桩型的特点才能有效的达到稳固错落体.  相似文献   

8.
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就是采用分别输送水、气和浆液3种工作介质的三重注浆管,使高压水、压缩空气冲击破坏土体,再让水泥浆液与土体搅拌混合,形成渗透系数为10-7cm/s的固结体的岩土施工方法.它分为定喷和旋喷两种形式,适宜于地基加固和基础防渗.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桂林市某综合楼地基处理的成功经验 ,对采用单管高压旋喷工艺进行杂填土处理的设计与施工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透水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不仅造成生命威胁,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菏泽茅庄煤矿主斜井穿越含水量十分丰富的流砂地层,亟待进行喷浆防渗加固。该文介绍了菏泽茅庄煤矿主斜井的高喷灌浆防渗加固的工程概况、旋喷桩施工设计、施工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生产工作提供一定的施工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京津高铁是中国第一条高速运行的城际铁路,其安全运行对轨道的平顺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地面沉降会引起部分路基和桥梁变形,威胁着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大范围监测地表形变,对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具有较好的监测能力。本文以45景高分辨率TerraSAR-X 数据为基础,采用 PS-InSAR技术监测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获取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的分布信息,从动静载荷视角结合北京地区地下水、断裂带、地质条件和含水层系统介质等数据,综合分析高铁沿线不均匀地面沉降的原因,为京津高铁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发展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北京南站至十里河区间,年沉降速率小于10 mm/a; 至十八里店区间,年沉降速率在10~40 mm/a范围内浮动;过亦庄站至东石村以东区间,最大年沉降速率达到90 mm/a;至永隆村以西,年沉降有所缓解,往东至坨堤村,沉降较为稳定,年沉降速率小于10 mm/a。地下水超采是沿线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动静载荷共同作用下对地面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沿线地面沉降一定程度上受到南苑—通县断裂带和旧宫断裂带构造控制,沉降量较大的路段位于粘土层较厚的大兴迭隆起。  相似文献   

12.
设计一套铁路路基沉降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采用静力水准仪作为铁路路基沉降数据的采集单元,利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选用低功耗STM8系列单片机和SX1278收发器,在IAR环境下移植Contiki操作系统及其自带的Rime协议栈,完成Mesh网络的多跳传输。将采集到的铁路路基沉降数据形成可视化监测界面,实现现有铁路路基沉降数据远距离、低功耗、可靠的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13.
层状地基中桩的轴向静载沉降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根据桩在竖向静载下的荷载分布与传递规律,运用功的互等定律,导出了一组确定层状地基中桩的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简化递推算式,可根据桩侧介质的分布情况和桩的形状对桩进行沉降分析模拟,能较精确确定桩的轴向静载沉降曲线,同时推导了桩顶刚度系数的迭代公式,以此为基础可确定桩的承载力。结合运用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是从施工到竣工直至稳定阶段进行周期性的沉降观测,目的是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破坏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该文详细介绍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布设过程及观测方法,介绍使用的观测仪器、计算软件及观测精度;结合等值线图、楼载荷-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作楼基变形沉降分析,分析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京市地铁6号线为研究区,采用PS-In SAR技术对研究区53景Terra SAR影像进行永久散射体干涉处理,获取了研究区地面沉降信息,初步揭示了线状研究区的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结合层次熵值法,定位6号线典型路段,深入分析了地面沉降发展的严重程度及不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1)6号线沿线自西向东沉降速率增大,最大年沉降速率为77.2 mm/a,出现在常营—草房路段;(2)综合熵值以金台路站为分界,西侧熵值小(小于0.5),东侧接近或大于1,金台路以东路段沉降量大,且不均匀沉降严重;(3)在地质条件相似的金台路-十里堡、青年路-褡裢坡、黄渠-草房3个路段内,沉降严重程度同时受年沉降速率、斜率、曲率半径变化驱动,且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16.
地裂缝作为西安市典型城市地质灾害,给城市交通建设带来了巨大潜在危害,引起工程界的高度关注。以西安市高新区云轨示范线工程跨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云轨简支梁桥正交跨越地裂缝带轨道梁、桥墩及桩基础等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地裂缝错动作用导致云轨轨道梁产生竖向沉降差异,跨地裂缝段竖向位移差异和水平位移最大,其水平位移最大约为地裂缝位错量的1/4;桥墩出现竖向沉降,且向地裂缝带倾斜,其顶部水平位移上盘大于下盘,水平位移最大约为地裂缝位错量的1/3;地裂缝两侧桥梁桩基础产生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倾斜变形,土体对下盘桩产生正摩擦力,对上盘桩产生向下的负摩擦力,下盘桩受压,上盘桩受拉。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桥梁跨地裂缝带工程设计与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西合山市八二路膨胀土路基,考虑采用其附近溯河矿区内煤矸石对膨胀土进行换填。通过对溯河矿区煤矸石及八二路膨胀土进行现场试验及室内实验,研究了其物理力学性质,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煤矸石换填比例对不同含水率的膨胀土路基路面沉降的影响,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合山地区膨胀土力学性质受其含水率的影响较大,需对膨胀土进行换填;合山市煤矸石散体级配良好,易于压实,适合用作路基填充材料;膨胀土路基在荷载作用下,路面沉降曲线整体上呈对称形式,中间部位相对于两边沉降量更大,对于半路堑路基断面形式,距道路中线同样距离的位置,路面靠近下部边坡的一侧沉降量更大;随着换填比例的增加,路面最大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明显减小,根据模拟结果建议将合山市八二路膨胀土路基换填3.5 m厚的煤矸石。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施工技术水平,高层建筑软弱地基采用刚性桩和褥垫层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方法,施工难度小,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刚性桩桩顶设置粒状材料褥垫层后的桩土变形协调原理,桩和桩间土共同承载荷载的受力机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和变形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合地基的桩和褥垫层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常见桩类型 (一)摩擦型桩 1摩擦桩 外部荷载主要通过桩身侧表面与土层之间的摩擦阻力传递给周围的土层,桩端只承受部分荷载,一般不超过10%。如打在饱和软土地基和松砂地基中的桩。这类桩基的沉降较大,稳定时间也较长。2.端承摩擦桩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桩的端阻力和侧摩阻力都同时发挥作用。如穿过软弱地层嵌入较坚实的硬黏土和砂、砾持力层的桩。  相似文献   

20.
陈松  张树胜 《山东国土资源》2010,26(4):25-27,30
通过对中石油天津分公司塘沽油库4#储油罐工程沉降超限原因的分析,找出了引起桩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从而采用静压注浆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效地改善桩间土的水理性质,提高了桩间土摩擦阻力,地基的加固缓解和消除了既有构筑物的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