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历史悠久,今年适逢该大会创建六十周年。过去历届会议都在欧美发达国家举行,本届会议首次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召开,因此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具有极其深远意义。它不仅将对我国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工作起到推动的作用,而且也标志着我国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工作达到了一定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国际寒武纪地质大会于2005年8月18日-24日在南京召开,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160多名地层古生物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安排了8条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中国境内7条,韩国1条),来自世界6个国家共14位中外学者于8月13日-16日对山东济南市张夏一崮山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和莱芜市九龙山寒武系剖面进行了为期4天的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3.
青海石炭系分布广泛,沉积类型多样,产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并具重要特征。石炭系保存有属种众多而又丰富的孢子和花粉,其组合基本可与国内和西欧、苏联、北美同时期孢子花粉带比较。根据孢子花粉材料,讨论了关于时代、古地理及孢子花粉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4,(8)
正1996年8月4日,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地学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开幕式。李鹏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各国和各地区的地质学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们都生活在同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地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是我们的可爱的家园。我们要感谢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特别是近百年来地质学家的辛勤工作,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产生了飞跃。本世纪地质学领域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5.
宣综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4,(2)
国际地质大会(IGC)简介国际地质大会(InternationalGeologicalCongress)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而成为国际地学界“奥林匹克”盛会。会议得到各主办国高度重视,大多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任大会名誉主席,‘并...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6,(2)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活动简介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组织,是国际地学界最具广泛性、高层次、高水平的“奥林匹克”盛会。她旨在促进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提供大型聚会场所,交流学术...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地质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地质工作的面貌.新世纪,我国地质工作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地质科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10.
当今世界地质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地质工作的面貌。新世纪,我国地质工作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地质科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科学枝术进步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质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基本内容是不断探测地球的各类信息,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说明。因此,科学技术在地质工作领域的地位极为重要;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 我国地质科学的成就与 今后任务 新中国成立50…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是对山东第四系的全面总结。它系统地介绍了山东第四纪地层系统和剖面,并对山东第四纪黄土、玄武岩、古生物、古气候、海侵、黄河改进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本文内容包括绪言、第一章地层综述、第二章第四系划分依据、第三章沉积环境和矿产、第四章专题讨论等章节。本文可供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及有关科研,教学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1:250 000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礼县鲁班石、郭家坪、青林寺、大南岔沟、固城一带的石炭系地层中相继新发现了丰富的珊瑚、腕足、蜓及非蜓有孔虫、牙形刺及古植物化石,为该地区石炭纪地层的划分和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证据.经过区域对比,发现原划地层单元的名称和时代归属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根据新发现的化石及其组合特征,重新厘定了本区石炭纪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岩石地层单元名称. 相似文献
15.
中篇:为绿色矿业再次握手中国政府的态度:着力推动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不是第一次见面,热情的内容依然新鲜而丰富。2007年11月13日上午9点,由国土资 相似文献
16.
45个国家和地区,约2600名代表,295个展位,2007年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从11月13日开始,连续两天半的议题讨论和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11月15日中午,以一种不宣布的方式结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国际化矿业大会的大家风范。喧闹的展台撤了,热烈的议题讨论结束,但是交流并没有停止。人们还在议论,尚未离去的一些国家的矿业、金融甚至媒体的代表,还在趁热打铁,举办会议议程以外的各色高峰研讨。在2008年快要到来的时候,在距离北京奥体中心鸟巢不远的地方,中国矿业和国际矿业的一次大交流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脚步没有走远。我们仿佛还能听见主会场分会场议题丰富的讲坛,看到发言人的激动和提问的踊跃;仿佛还能看到大家在会下迫不及待地交流、商谈,感觉展示活动的风光热闹正从大厅溢出厅外,在初冬的雨雾中喧闹。一切好象还在提示我们,那个仅用了两个半天的时间营造出的巨大的国际交流气场还存在。任何会议都只是平台,真正引人入胜的,是它上演的戏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18.
《资源导刊(河南)》2010,(11)
<正>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岁月里,作为经济建设先行者和新时期的游击队,地质工作者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可以见证,随着白云鄂博、平顶山、大庆……一个个矿山、一处处油田、一座座新城从荒山野岭、沙漠戈壁上拔地而起,共同铸造了人民共和国地质找矿的黄金时期。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纪之交,我国的地质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中所附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在1999年12月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断代工作组工作会议(即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预备会)期间由各断代工作组分别提出,经全国地层委员会汇编完成,2000年5月经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讨论通过,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于2001年正式出版发行。2000年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当时最新版本的《国际地层表》,也被收入2001年修订版的《中国地层指南》。2002年修订的最新版本《国际地层表“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年代地层单位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