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人-地关系这一主要矛盾,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卡萨姆公式测算,并积极考虑人对土地的影响作用。科学计算土地生产潜力。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土地承载人口的最佳容量和提高土地承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理论阐述,提出土地上产生的任何一种物质对于人类需要的短缺或过量,而又无法替代或消除,都可以形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障碍,成为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的根据。土地人口承载力可以通过资源、环境和生产三大途径进行,其中生产途径最重要,土地生产力的准确计算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传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基础上,引进表征土地资源经济产出的货币型人口承载力来综合考虑土地资源人口综合承载力,建立了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呼和浩特市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动力学(SD)原理与方法,在不同情景下模拟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得出较优的发展方案,即到2020年呼和浩特市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为310万人,货币型人口承载力为1 723万人,综合人口承载力为1 000万人口,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多出食物型人口承载力5.56倍,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对综合人口承载力的贡献远超过了食物型人口承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森林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探讨森林承载力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防护林森林资源为对象,以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项实物指标作为经济指标,以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多少作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地区的森林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防护林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承载力,并探讨提高山东沿海地区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和森林环境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土地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重庆市土地的生态特点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土地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土地进行了生态区划,将土地划分成四大生态区:丘陵平坝农业生态环境区、中低山林牧业生态环境区、库区生态环境区和城市生态环境区,以便因地制宜地对各区土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河南省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二位,针对人多地少、人增地减的现实,深入分析区内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是开展全省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重要依据。 (一)土地生产潜力分析 1.土地生产潜力分区 河南幅员广阔,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不同,土地生产潜力存在着明显而复杂的区域差异,为提高计算全省土地生产潜力的精度,现依据各地自然地理特征(如水、热、地貌条件)的区域差异性,种植业结构的相对一致性,经营管理水平和自然灾害的类同性,尽量保持县界完整性等原则,将全省分为九大土地生产潜力区,即Ⅰ.豫北平原潜力区;Ⅱ.太行山地丘陵潜力区;Ⅲ.豫东平原潜力区;Ⅳ.豫中丘陵潜力区;Ⅴ.豫南平原潜力区;Ⅵ.豫南山地丘陵潜力区;Ⅶ.南阳盆地潜力区;Ⅷ.豫西山地丘陵潜力区;Ⅸ.豫西黄土丘陵  相似文献   

8.
彭文英  刘念北 《地理科学》2015,35(5):558-564
采用单项指标估测,分析了首都圈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及其限制性,提出了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策略。首都圈水资源及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了人口承载能力,京津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已基本达到饱和,环京津的冀东、冀中地区承载潜力还较大,冀北地区应紧缩开发空间而拓展生态空间。首都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人口发展战略分区为:首都圈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人口限制发展;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人口控制增长;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人口鼓励增长;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人口适度增长。首都圈的健康发展,应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利用及人口发展政策,整体提升人口承载力,并加大区域统筹力度,科学、合理地引导人口的空间分流和聚集。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开展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既是对土地承载力研究体系的深化,也是对城市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总结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起源、发展、内容、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发现其多出自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延伸,或为某一领域的一部分,而其自身的研究体系尚未形成。已有研究主要从承载主体、承载对象和影响因素3个视角探讨了与城市土地承载力相关的内容,重在分析和评价城市各类土地与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数理分析、模型方法、指标体系等被普遍采用,但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和城市特点有所不同,评估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选择的不同方法,从而使得到的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在实践层面,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的实际应用还很薄弱,但其指导作用已经凸现。研究认为,城市土地承载力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再到实践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完善城市土地承载力自身的研究体系,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城市土地承载力的功能分区研究和预警研究,建立城市土地承载力状态与土地政策调控的互动机制,逐步加强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贵县位于北纬23°07′,东经109°37′,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总耕地面积121.73万亩,其中甘蔗(主要是糖蔗)面积31.19万亩,是广西最大的糖蔗产区。本文以贵县甘蔗产区为例,分析甘蔗产区土地人口承载量。 一、甘蔗产量上限求算 甘蔗产量取决于气候、土壤、遗传告特性和管理水平。在气候条件中,当温度和水分得到满足时,光照对有机物质积累起着特殊的作用。甘蔗干物质的积累有90%以上是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生产潜力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甘蔗产量的上限,  相似文献   

11.
12.
青海省土地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土地承载力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缘起当今世界上资源、环境和人口三者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骤增变得更加突出,由此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预测,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美国国情普查局的预测则认为将达到62亿)。全球的土地资源是否可以实现这种程度的增产并养活未来人口呢?国家的土地资源是否足以使我们现有的和未来的人口达到粮食自给呢?这里第一个问题是全世界关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寻求自力更生的国家提得越来越多的问题。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与世界整体状况相似,甚至比大多数国家还要尖锐。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基数很大.增长的绝对值也大,同时我国的平地比例小,可供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不多,人  相似文献   

14.
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对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系统条件的综合分析,针对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力的预测与总生产潜力的仿真,进行人口与资源关系的综合研究,建立该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6.
水域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研究展示了水域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水域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及水产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定义了水域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对中国水域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水域人口承载力由1.758×108人逐年递增到2.549×108人,标准海域人口承载力基本不变维持在0.2-0.3人/公顷之间,标准内陆水域人口承载力由1.8人/公顷增加到3.2人/公顷。分析表明:中国内陆水域人口承载力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内陆水域分布广泛,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地区,水域人口承载力高;西北水资源匮乏,水域分布较少,淡水捕捞量少,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水域人口承载力低。另外,通过预测2030年水域人口承载力可知,中国水域人口承载力仍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相似文献   

17.
关中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立华 《地理研究》1989,8(4):16-27
本文阐述了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量的估算方法,以自然小区为单位,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最作了估算,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封志明 《自然资源》1993,6(6):74-79
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福格特的《生存之路》和阿伦的计算公式为代表;后期则以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ECCO模型3个研究最负影响。国内则首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文章认为,以粮食为标准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仍是主流;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化;资源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类研究日益活跃;由粮食单一指标走向综合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GIS技术,通过计算空间单元内的土地利用年扩展强度指数,研究1992-2000年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分异规律,阐明了重庆市由于特殊地形地貌特点所造成的土地利用扩展中心和扩展轴线的空间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等地人口快速增长,引起了各界对海南省承载力的担忧,需要研究制定承载力约束和经济增长需求下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政策。为此,本文选取粮食产量、农产品营养成分和水资源量指标,分别定量测算承载力;采用就业弹性系数法,设定就业弹性系数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估算经济增长所需人口总量;利用PADIS-INT人口预测软件,设定总生育率、净迁移率等参数,预测人口变化情况。通过研究认为,2050年前海南省人口总量不会超过水土资源的承载力上限,全省总体上不存在人口过多的问题,而是存在人口不足的风险。建议海南省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引导人口在全省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