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黑龙江省东部白垩纪含煤地层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含煤地层的分布特点是西部含煤层多、厚度大,向东含煤层数量减少、厚度减薄,大型矿区也主要分布在西部。该区的含煤盆地多为向斜盆地,含煤情况比较好的大型矿井都在向斜的北翼,而向斜南翼基本没有形成较好的煤层。在含煤盆地内,距断陷中心较远且沉降幅度不大的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聚煤条件,而在沉降幅度较大、沉积地层较厚的沉降中心地带反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可采煤层。含煤地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本区成煤期构造、古地理和古气候的演化历史。根据生物地层学证据,可将鸡西群和龙爪沟群进行对比,它们的时代无疑应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
济源煤田下冶勘探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西部山区。该区为一单斜构造,主要地层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等,地层倾角7~14°。共含六个煤组,14层煤,煤层总厚6.50m,其中可采煤层总厚3.17m。一_1、二_1、二_4、七_1为主要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但偶见可采点,如二_5、二_3、一8~2、一_2煤等,煤层多而  相似文献   

3.
菏泽凸起西部含煤地层划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200000区域重力和钻孔资料分析,1980年编制的《山东省前晚第三纪基岩地质图(1:500000)》于菏泽凸起西部标示的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区应是奥陶纪地层分布区,据此,对该地区的含煤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中生代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评议会于10月15—18日在河南省济源县召开。河南省煤炭管理局受省科委的委托主持了会议。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  相似文献   

5.
中条古陆的存在及其性质,对于如何解释河南西部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含煤建造和聚煤作用,以及对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济源西部找煤区评价均有实际意义,笔者试图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晚古生代聚煤前的区域构造格架为三个地体:闽西北地体、闽西南地体及闽东地体。聚煤期构造特征(早古生代晚期):加旦东运动沿政和——大埔深大断裂产生了海沟岛弧系俯冲;同时,沿温州——德化深大断裂产生海沟山弧俯冲,海沟岛弧系在晚古生代形成了福建二叠系含煤地层的中、西部条带,海沟山弧系形成了福建二叠系含煤地层的东部条带。聚煤后的构造特征(中生代),由于印支运动产生新古太平洋板块,并在这时产生了二叠系含煤地层滑脱断层的雏形;燕山运动早期形成了二叠系含煤地层的盖层逆冲推覆构造,燕山运动晚期形成了二叠系含煤地层的基底逆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淮北煤田的许疃井田,含煤地层厚度变化大,山西组下部10煤层在南部大面积缺失,下石盒子组7煤层在北部和西部分叉等地质成因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笔者系统分析了井田内的大量资料后发现,含煤地层的沉积始终受基底隐伏断裂的控制,由于水平挤压或垂直升降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分异作用,影响到井田内地层厚度、岩性、岩相、含煤性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六盘水煤田是贵州的主要产煤区之一,地处黔南坳陷六盘水断坳内,含煤地层主要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含煤层数多、厚度大,含煤性由中部向西北、南东方向逐渐变差。区内含煤地层的发育主要与含煤岩系基底构造和成煤期岩相古地理有关,晚二叠世早期西部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对含煤岩系基底起到填平补齐作用。盘县—水城古断裂控制着陆相与过渡相的分界,进而控制着两侧含煤地层的含煤性,沉积古地理自西向东由陆相逐渐向海陆交互相过渡,盘县、水城一带聚煤中心为多期次聚煤作用叠加所致。由聚煤中心向西北(陆相)、东南(海相)方向,含煤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不同地质时代煤层瓦斯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完成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项目,系统地整理了中国近2000对矿井瓦斯涌出和谋与瓦斯突出资料,划分出88个瓦斯带,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时代含煤地层的煤层瓦斯保存和生成条件,结合中国诸含煤地层的成煤条件、地质演化历史和煤化作用等,论述了不同时代含煤地层的煤层瓦斯分布特征。其中,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成煤条件较好,深成煤化作用程度较高、盖层厚,是形成中国高瓦斯区。高瓦斯带。高瓦斯矿井的主要煤层。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虽然分布面积广、成煤条件好、资源量居诸含煤地层之首,但由于煤化程度偏低,又加上瓦斯风化带普遍较深,多为低瓦斯矿井和低瓦斯带分布。但在中国西部,大型含谋盆地周边多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对煤层瓦斯保存有利。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83,29(5):452-453
阜新晚侏罗世含煤盆地位于辽宁西部闾山西侧,属内陆断陷型盆地,面积1400平方公里。含煤地层展布方向为NE25—30°,富煤带的成生受盆地东侧盆缘断裂控制,常作侧向迁移。盆地主要含煤地层是阜新组,沙海组仅在清河门,  相似文献   

11.
济源西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观测,结合勘探阶段的资料,对河南省济源西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聚煤作用的控制因素,首次发现河南省境域内石炭纪的河流与三角洲沉积,并指出中条山可能是石炭二叠纪重要的物源区。该区层序地层学研究对河南省石炭二叠纪古地理再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长春 《吉林地质》2013,(3):9-11,36
含煤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是进行找煤勘查工作的必要基础。本文全面分析了黑龙江省5个主要舍煤地层的含煤情况及分布,分析了目前黑龙江省主要煤炭矿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的勘查区的含煤地层,进而分析了黑龙江省寻找煤炭资源勘查方向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宋焕霞  赵世煌  赵桂军  张广玉  袁伟 《地质通报》2016,35(11):1895-1899
简述了中国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大营铀矿"煤铀兼探"找矿模式的创新和煤系勘查钻孔实物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发挥的作用。通过实例证明,开发利用煤系勘查实物地质资料是实现中国煤系共伴生多矿种兼探的有效途径,并认为这种"大营范式"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深化找煤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中国东部煤炭资源特点以及找煤勘查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找煤类型和找煤模式的概念。通过对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研究和大量找煤实例的分析总结,划分出3大类基本找煤类型:老矿区外围找煤区;巨厚新生界覆盖或煤层深埋区;复杂地质条件区。总结了不同找煤类型的主要特点,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找煤模式。提出中国东部科技找煤的思路和方法,其核心是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研究和多元信息的复合。  相似文献   

15.
含煤盆地形成之后,受地应力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现象,改变了原始煤盆地的形态,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研究成盆后构造对煤田的改造作用,对煤炭资源的预测和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部分实例,论述了断层和褶皱对煤田的改造作用,并对今后的找煤方向提出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含煤盆地形成之后,受地应力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现象,改变了原始煤盆地的形态,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研究成盆后构造对煤田的改造作用,对煤炭资源的预测和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部分实例,论述了断层和褶皱对煤田的改造作用,并对今后的找煤方向提出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成矿理论与勘探实践证明,东部一些老矿由于勘探深度、范围的限制以及认识上的局限,在矿区深部、周边仍有一些矿未能发现和查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具有找矿潜力;而寻找西部新的煤炭资源是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需要。针对中国东西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其地震勘探野外施工方法及资料处理原则有所差异;而资料解释在东部以查明地层赋存形态、煤层赋存范围、构造发育特征为主,西部则以寻找煤系地层波阻抗差异明显、连续性好的反射波组为解释重点。地震勘探技术在中国东西部的二个典型地震时间剖面佐证了其在深部找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寇宏杰 《甘肃地质》2007,(Z1):40-43
通过对大煤沟井田含煤地层特征、煤层特征和煤质特征等的分析与研究,依据井田内含煤地层的聚煤规律,考虑到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对煤系、煤层的影响,对可能含煤的区域进行了预测,为今后在该区找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寇宏杰 《甘肃地质》2007,16(1):40-43
通过对大煤沟井田含煤地层特征、煤层特征和煤质特征等的分析与研究,依据井田内含煤地层的聚煤规律,考虑到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对煤系、煤层的影响,对可能含煤的区域进行了预测,为今后在该区找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赵官井田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该区岩浆岩较发育,有三层岩浆岩呈岩床状侵入到煤系地层中。下层岩浆岩一般位于10煤以下,但在井田局部区域,也会上冲至10煤层,甚至达到7煤层,造成冲断条带两侧煤层底板形态发生剧烈变化,10煤或7煤直接吞蚀。依据赵官井田岩浆岩的发育规律及煤岩性特征,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了井田内三层岩浆岩的赋存状态,尤其对下层岩浆侵入形态以及对煤层的影响进行了解释,否定了以往地质资料中因岩浆侵入煤层而误解释为多条逆断层的存在。赵官庄井田三维地震勘探实例表明,岩浆岩冲断煤层在时间剖面上具有典型的响应特征,并指出下层岩浆岩的上冲的影响井田浅部煤层开采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