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建青  银志敏 《现代测绘》2007,30(5):22-22,25
本文探讨了GPS RTK定位技术在大面积1:1000航测成图高程测量方案中的实施,对布网方案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对GPS RTK用于高程测量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军根 《四川测绘》2003,26(3):137-140
本文依据水下地形的作业条件,结合作者单位多年从事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经验,对选择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案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测量仪器的选择是水下地形测量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在确定技术路线时必须全面综合考虑才能确保技术方案的合理、科学以及可操作。  相似文献   

3.
对镇江市原有地籍GPS控制网的检测技术方案以及检测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介绍,并对在GPS控制网基础上加密的一、二级导线精度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4.
VLBI、SLR、GPS综合数据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天河  杨元喜 《测绘工程》2002,11(4):7-10,21
按参与平差观测值类型的选取不同,对VLBI、SLR、GPS综合处理方案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各类方案的平差模型,结合当前我国三种技术的实测情况,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综合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唐彬 《测绘通报》2003,(8):41-42,45
在轨道检修测量中,应用IMS技术测定轨道各中心点在假定坐标系中的3维坐标。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对轨道各检测点的调整量进行计算,从中选取优化方案。对交会法与极坐标法精度进行估算,指出距离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西藏墨脱公路断裂构造遥感分析及信息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西藏墨脱公路断裂构造的遥感勘察中,以Landsat-7 E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以ENVI 4.0软件为图像处理平台,运用数据集成、图像融合、主成分分析及方向滤波等图像处理技术对断裂构造信息进行增强处理; 以基于地学知识的遥感构造分析技术对南迦巴瓦峰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全面解译和识别,并在ArcGIS 8.2的支持下进行断裂构造专题制图及信息提取,查明了公路方案线区域内断裂构造的分布及发育特征,为墨脱公路工程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制订控制网的观测方案进行研究,推导出符合于标准线性规划问题形式的数学模型,根据单纯形法设计出电算程序。采用本文的方法,可以制订出既满足各项精度要求,又适合观测者实际技术条件,同时观测工作量最小的观测方案,因而是最优的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8.
解决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可视化问题的新方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首先分析了传统的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可视化技术方案的不足,然后介绍了进行3维可视化研究的新技术VRM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RML的VRML-GIS,并进一步给出了VRML-GIS进行3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现状,分析研究了实现同城灾备的技术方案,即同步传输方案和异步传输方案,以及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实现层面:存储层、主机层和数据库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方案的技术框架、设备组成和技术特点,并对两种方案在数据安全保障、对生产系统影响、传输距离和带宽要求和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为今后同城灾备中心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扫描地形图自动提取目标采集GIS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从扫描地形图上获取信息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在ETH开发应用中自动提取多专题地图空间信息的关键技术,该方法将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技术、栅格数据处理和基于抗差估计条件平差的栅格矢量化技术结合起来。本文最后通过研究方案的结果验证了其功能作用,并分析了所选方案,对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GIS符号库自适应扩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寒  孟令奎  陈现春  黄长青 《四川测绘》2000,23(4):153-156,162
在GIS工程建设和软件开发中,所基于的GIS开发平台(如ArcInfo,MapInfo等)提供的符号往往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字体符号文件的存取和扩展问题:如何读取字体符号数据:如何制作特殊符号,以及如何存储所制作的符号等。本文重点对GIS符号库的扩展所涉及的技术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自适应扩展的思想,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文中主要以MapInfo的字体符号库结构加以论述,MapInfo字体符号存取技术在配电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DAGIS)中得以成功地实现与应用。但该技术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GIS平台。  相似文献   

12.
施乐  王健 《地理空间信息》2011,9(3):105-107
提出通过建立住房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信息共享服务体系的方式,将住房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分为项目立项与筹备、项目建设、项目竣工3个生命周期阶段.以Web Service方式提供基于OGC标准规范的数据共享服务接口,实现住房建设项目开发过程的动态监管.  相似文献   

13.
工程外包能很好地解决地方测绘部门人员少、基础测绘任务重的难题,本文从项目的招标、合同的签署、监理队伍的组建及全过程质量管理四方面对厦门市测绘工程外包的质量管理作了详细地阐述,并进行实例介绍,测绘工程实施过程监理的经验和做法对各地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数字江苏”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江苏”是江苏省21世纪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本文论述了“数字江苏”建设的地位、作用及其现状与可行性。提出了“数字江苏”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主要内容及重视“数字江苏”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和“数字江苏”建设应采取的主要保障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Galileo系统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欧盟也认识到了拥有自身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经过长时间的协调和争论,终于在2002年3月26日由欧盟各国交通部长正式签署协议开始建设欧洲自己的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Galileo系统。我国在Galileo系统谈判阶段就开始与欧盟接触,寻求未来在Galileo系统上与欧洲相关的技术协作和系统共享,目前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并于2003年9月18日在北京成立了“中欧卫星导航系统培训与合作中心”。对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系统特点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项目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工序质量管理的理论,为该项目设计了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并对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10 m格网数字表面模型(DSM)是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简称“全球测图”)项目中的一项产品,它是基于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及RPC参数,利用DSM生产软件,针对不同地形进行DSM匹配,进而进行DSM产品的生产。本文以全球测图项目为背景,探究利用Inpho7.0、PixelGrid6.0、CIPS 3种主流生产软件进行DSM匹配,探究不同软件在匹配精度、匹配效果和匹配效率方面的差别,得到不同软件在DSM生产中的使用原则,不仅为DSM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全球测图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用于土地更新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土资源大调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土地更新调查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为土地变更调查提供了快捷、高效、科学的新方法,解决了SPOT5数据在土地变化图斑解译、提取、调查中的相关技术难题,为遥感数据辅助开展土地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建立新一代中国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中的陆海大地水准面的拼接,分析了拼接差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无缝拼接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基于拟合拼接法的拼接方案.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Nowadays, several research projects show interest in employing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 to improve their systems through using up-to-date and detailed data. The European project CAP4Access is one of th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such international-wide research projects that aims to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people with restricted mobility using crowdsourced data. In this project, OpenStreetMap (OSM) is used to extend OpenRouteService, a well-known routing platform. However, a basic challenge that this project tackled was the incompleteness of OSM data with regards to certain information that is required for wheelchair accessibility (e.g. sidewalk information, kerb data, etc.).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initial assessment of sidewalk data in OS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ject as well as our approach in awareness raising and using tools for tagging accessibility data into OSM database for enriching the sidewalk data completeness. Several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European cities, and discussion 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he lessons learned are provided. The lessons learne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that help in organizing better mapping party events in the future. We conclude by reporting on how and to what extent the OSM sidewalk data completeness in these study areas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mapping parties by the end of the pro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