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V·罗蒙诺索夫金刚石矿床位于阿尔罕格尔斯克金伯利岩省之内,地处东欧地台、波罗的海地盾和俄罗斯地台与文德—寒武纪活化的阿尔罕格尔构造带交接的部位。据K Ar法定年,该矿床形成时代为(355±10)Ma,其它地质证据亦表明金伯利岩岩体形成时代介于上泥盆纪和中石炭纪之间。该矿床可划分出4个金伯利岩田,即Zolotitskoye,Kepinskoye,Verhotin skoye和Melskoye。按照深度,该床存在两类岩相,即火山角砾岩筒相和火山口相。两类岩相所产出的岩石类型有所不同,深度不同、蚀变类型也不同。金伯利岩矿物成分主要为金云母、铬尖晶石、铬透辉石、石榴子石和镁钛铁矿等。该矿床的金刚石晶体有不同形态,但以菱形十二面体最为常见,当粒度小于05mm时,八面体形态金刚石增多,但无经济价值。在阿尔罕格尔岩省找到M·V·罗蒙诺索夫矿床是20世纪的一大发现,它的金伯利岩成分稳定,内部构造相对简单并含有大量宝石级的金刚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渗透压渗流试验装置模拟已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越流通过弱透水层污染深层地下水的过程,研究了有机污染物(菲)通过饱和粘性土弱透水层时的自然衰减特征,以及非生物因子-配位体对于弱透水层中菲迁移转化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菲的衰减曲线明显分为三阶段:初期吸附截留显著期,中期微生物降解旺盛期,后期微生物降解稳定期;溶液中共存离子HCO 3-、Ca2+与菲形成络合物,SO42-参与菲的生物降解;溶液中主要配位体不同时,菲与阴、阳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不同,以络合作用为主。渗透水中菲含量有99%以上被衰减,仅有极少量菲穿透弱透水层。  相似文献   

3.
在希宾尼岩体(Khibini massif)各种伟晶岩研究的基础上,在碱性岩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矿物组合,即超钠质火成岩(Ultraagpaitic)矿物组合.这种特殊的矿物组合形成于高碱度或极高碱度条件下,比云霞正长岩和钠质霞石正长岩(agpaitic)组合更为罕见.这种组合矿物的标型特征是有极高的碱金属含量和大量的挥发物(F、CI、H_2O、  相似文献   

4.
郭宗山 《岩矿测试》1984,3(2):146-148
按照我国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1981年杭州会议的决定,将1980年及其以前所有的独立矿物种的译名作一次修订。这是因为迄今在矿物译名工作上存在有不少混乱情况。整理修订工作已于1982年初完成,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国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1981年杭州会议的决定,将1980年及其以前所有的独立矿物种的译名作一次修订。这是因为迄今在矿物译名工作上存在有不少混乱情况。整理修订工作已于1982年初完成,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外,杭州会议还决定,从1981年起,逐年将新矿物及其译名在公开刊物上公布。1981年所发表的新矿物已在《岩石矿物及测试》第2卷第1期及第2期(1983年3月和6月)刊出,共计矿物种79个。但是,其中有7个矿物是1980年以前发表的矿物,它  相似文献   

6.
研究澳大利亚地台在太古代以后的地质发展历史,对于分析古构造及贡瓦纳次大陆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在元古代(即26—17亿年,在里菲前),在澳大利亚及其它贡瓦纳大陆首次广泛出现了地台及地槽型杂岩。因而与显生代一样可以确定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后者证明澳大利亚的广大地区,在元古代开始阶段就已存在成熟的大陆壳,并开始发育有地台和后克拉通构造[地台内部地堑及冒地槽]类型,而在澳大利亚地台东部地区大陆壳或者没有完全形成,或者遭受了破坏。这  相似文献   

7.
附封寄奉的是我在那些申请审查的新矿物已经被CNMMN认可之后,写给各新矿物提出人的这类函件的复印本。特请您注意我要求他们在提交论文时送一份这个函件的副本给杂志编辑人。 本人希望这样可以解决您和其他编辑们在收到新矿物论文时所面临的某些问题。倘若发生其它问题时,  相似文献   

8.
—— ig 石 IArgutitel Ge Q。IA.M.69.3—4岩石矿物及测试 第4卷一 续表8————4 _。,。。、_In。_。_I,_、。;。。Ipt、、;。k。c.I*b.二h.S.幻2续表 旷物名称【英 文 名 称【化 学 成 分 式]参 写 贡 献 yMiat矾 ISturlnajotel Ca。(Fef+。AI。。Mn!+、),(SO。)。。[J3(OH)。3’。IC.M.ZI.705 11(OH)12.25HIOI 田 RB h11山e D *出口。D*b.劝.5.90 水硅结钠石【丁erskit,D Na在rsi6CI。·ZH。O【Zap.112.226 tPZM61 1’。lbachite Cu CI。 A.M.69 3*4 eKMpe铀矿 I”Lhstramite Ca(UO”.Fen+)[POO.Soo.CO。…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随剖面的加深而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 cm)菲含量随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PM_(2.5)降尘作用于A549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RT-PCR检测周期阻滞相关基因p53、p21、CDK1、c-myc和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周期蛋白cyclin B1表达。通过转染H19 siRNA干扰H19的表达,RT-PCR检测其对p53、c-myc及CDK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PM2.5降尘诱导A549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PM2.5降尘暴露可降低A549细胞存活率,随作用浓度及时间增加呈递减趋势,并可观察到细胞形态破坏,细胞膜表面吸附聚集大量粉尘颗粒。PM2.5作用于细胞24 h后,A549细胞增殖阻滞在G2/M期,周期阻滞相关基因p53、p21及H19表达增加,CDK1及cyclin B1表达降低。此外,转染H19 siRNA后成功干扰H19的表达,并调控CDK1表达进一步降低。综合以上结果,PM2.5降尘处理A549细胞后可通过激活p53及p21活性,抑制CDK1和cyclin B1表达水平,诱导G2/M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短期暴露于PM2.5后,lncRNA H19在染毒细胞中可能发挥特异性癌基因的作用,通过与p53及c-myc结合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干扰H19低表达使细胞G2/M期阻滞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化学成分式参考文献锗石阿硫锡铅矿砷钮铅铀矿轻硅铁锰石碱钒石氟碳铝钠石钮黄锑华多水硅钙锰石钙贝塔石锡铜把矿抒锗铁铝石水硼铝钙矾水硅锰钙被石铬镁电气石ArgutiteAschamal二刀iteGe 02PboBi:匀(Pb,Ba)(Uo:)6(Bio)一〔(A:,p)o‘〕2(OH)1,·3HZO(Mg,卜ez争一于e,+,M”2+,口)‘2511。(0,OH).0(Na,K)xv亮+v息叙01。(o。90>x>0 .54)Na7AIH:(CO:)一卜:卜e告寸。;Bi里户::Sb:.。。o;caM。盒+51:o,。·7H:o(Ca,La,Th,U),(Nb,Ta,Ti)20PdZ Cu Sn卜eZ+Al:GeO:(OH):Ca6(AI,51)2(50‘)2(B(OH)O(OH,0)l:·26H20Ca Mn I3eZS…  相似文献   

13.
14.
15.
2016年是前苏联导师、矿田构造学奠基人В.M.克列特尔教授专著《矿田与矿床构造》问世60周年(中译本58周年),草撰此文以兹纪念。В.M.克列特尔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首部《找矿勘探学》,于1956年又出版了《矿田与矿床构造》。1957年应邀来我国讲学,并为《矿田与矿床构造(中译本)》作序。他的讲学内容被整理成《普查勘探讲话》,并于1958年公开发表。В.M.克列特尔教授的论著在中苏(俄)两国广为应用、影响深远。笔者有幸于1956年师从В.M.克列特尔教授,攻读副博士学位,深受教益。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顾矿田构造学的发展历史,以"矿田与矿床构造研究演进态势浅析"为题,将其初步划分为四个阶段:Ⅰ.继承–萌发阶段(1930~1949);Ⅱ.创建–奠基阶段(1950~1969);Ⅲ.应用–发展阶段(1970~1989);Ⅳ.深化–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Ⅰ、Ⅱ两阶段主要论述В.M.克列特尔、ф.И.沃尔弗逊等前苏联构造学家对矿田构造学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Ⅲ、Ⅳ两阶段论述了我国以翟裕生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对矿田构造学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最后,对铀矿田深部找矿研究谈了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红层砂岩是丹霞地貌区的一套陆相或浅水湖相沉积碎屑岩,准确分析红层砂岩中Fe(Ⅱ)和Fe(Ⅲ)在风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关系,可作为该岩块风化程度以及深度的划分依据。在应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过程中,Fe(Ⅱ)极易被氧化而导致结果偏低,有效防止氧化作用是准确测量Fe(Ⅱ)和Fe(Ⅲ)含量的重点。本文利用Fe(Ⅱ)与邻菲啰啉形成有色络合物的特点,在红层砂岩样品中滴加适量显色剂后用氢氟酸-稀硫酸溶解,取同一溶清液分别经过盐酸羟胺还原、邻菲啰啉显色、乙酸-乙酸铵缓冲液调节pH等步骤后,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微量Fe(Ⅱ)和全铁含量。该分析方法测定Fe(Ⅱ)的检出限为0.002%,RSD(n=8)小于2%,加标回收率为92.6%~94.7%。利用该分析方法测定赤水丹霞地貌区红层砂岩中Fe(Ⅱ)含量在0.01%~0.1%,全铁为0.7%~1.5%,差减法计算得Fe(Ⅲ)含量在0.7%~1.5%,测定结果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重络酸钾滴定法一致。本方法采用显色剂和氢氟酸-稀硫酸溶解,能有效保存砂岩中原生Fe(Ⅱ),使用同一溶清液既能测定全铁,也能准确测定Fe(Ⅱ),为分析红层砂岩中各类铁含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苗雨雁 《世界地质》2017,36(1):15-21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白杨河地区中侏罗世奥勃鲁契夫银杏(Ginkgo obrutschewii Seward)模式产地及其邻区该种叶化石表皮构造的研究,笔者认为应以采自白杨河模式产地的化石材料作为认定该种主要特征的依据。尽管G.obrutschewii的外部形态和叶表皮构造可能具有一些变异特征,但综合而言,该种叶表皮构造主要特征似应为:表皮气孔器特征通常为下气孔式,上下表皮细胞均普遍发育强度不同的角质化丘状或低缓的乳状突起,垂周壁略直或微弯;气孔器单唇式,保卫细胞近孔缝处唇状加厚强烈,副卫细胞通常强烈角质化,表面常发育瘤状或团块状角质化加厚。目前对该种叶化石的采集及其表皮构造的研究尚不充分,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归于本种的产于新疆福海的银杏叶片化石,及其对本种叶表皮构造特征的补充等,尚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