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下管线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国内外在液化场地地下管线方面的研究现状从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2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液化场地地下管线反应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地下管线抗震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同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应用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反应.按一般的场地条件,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非均匀场地,均匀场地实验模型.除进行了解释震波传播的震相分析外.还重点展开了以质点振动为中心的一系列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距离震中越近,地震地面运动的强度变化幅度及变化速率越大,从而对地下管线越不利;在软土覆盖层中,压缩波主要造成管线的径向弯曲变形.剪切波则主要引起管线的轴向伸缩变形或派生纵弯作用;当覆盖层较薄(厚度小于震波波长)时,地震地面运动强度的节律性变化,主要受基岩中震波波长的控制;地表覆盖层岩土性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强度有显著影响;不同性质的覆盖层介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各分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波的传播效应使地表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的质点振动状态下,在横向突变的非均匀覆盖层条件下,不同岩土单元的的接触部位,将存在显著的振动相位差异和强度差异:由于地下管线与周围岩土层变形一致,故上述关于地震地面运动的结果,也即不同条件下地下管线的变形特点.需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地下管线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7.
8.
地震振动液化形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种地质作用可造成年青的松散沉积物发生变形。为了判别沉积形变中的地震振动液化形变形迹,着重讨论了振动液化形成机制、形变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融冻变形和准同生变形构造的区别。认为振动液化形变形迹可以作为鉴别古地震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将管线周围的土体视为固-液二相介质,采用考虑地震过程中土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的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并以非线性的土体本构模型模拟土体动力特性的改变以及在孔隙水压作用下的变形,以求接近土体的真实地震反应。研究表明随着土体软化程度的不同,受到土体约束的管线应力亦发生相应变化。文中详细研究了地震动峰值、管线直径、行波波速和入射角度等对管线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震地下流体前兆机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下流体前兆信息的形成,转化,迁移及表现等几个方面对地下流体前兆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针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 1975年至今国内外关于在地震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的研究结果 ,简述了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 ,并重点论述了这些分析方法使用的计算模型及由此得到的不同结论。由变形协调条件确定大变形段的长度 ,并采用了大变形段的应力 -应变模型 ,对断层错距较大的情况也能提供精确的计算结果。通过实例计算表明 ,该方法物理概念明确、结果简单而又能保证计算精度 ,易于推广应用。基于前面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供设计与施工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地震输入问题一直是工程结构抗震研究关注的焦点。对大跨度桥梁结构,考虑随机地震动场的多点激励而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较为合理。本文结合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系统地介绍了随机地震动场的模型以及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针对传统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放大拟合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城市地下管线实施有限元建模,其中地下管线直管部分采用可以改变方向的管道,在改变方向处,通过弯管对直管进行连接,利用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线有限元模型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地震位移响应分析,根据地震位移响应分析结果 ,构建地震下的土-管互相作用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地震安全性分析。为了验证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的放大拟合性能较强,将传统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放大拟合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说明该方法更适用于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引言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前兆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要求 ,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台站由所属省级前兆台网中心统一管理 ,在技术上归学科前兆台网中心指导。学科前兆台网中心分为测震、形变、地下流体和电磁等 4个学科分别建设 ,其中地下流体学科中心的建设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负责 ,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地下流体前兆台网的计算机管理、前兆数据质量的计算机监控和前兆数据的共享。1 技术系统的组成地下流体学科中心技术系统由 2个层次的系统构成 ,第 1个层次是地下流体中心硬件系统 ,这是学科中心技术系统的基础 ;第 2个层次是 1个基于地下流体数据库的综合应用系统 ,该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是地下流体数据库 ,包括数据接收、数据库管理应用、质量监控和数据服务 4个子系统。系统运行环境的软件配置为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 2 0 0 0Server;Web服务器IIS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SQLSever 7.0。1 .1 硬件系统中心配有 1台服务器 (Dell)、3台PC机和计算机辅助设施。系统内 4台计算机均通过Hub与网络相连。其中Dell服务器被配置成主域控制器 ,与各省局前兆中心主域控制器建立域信任关系 ,并与主 相似文献
19.
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随机地震动场的功率谱模型和多点地震激励,建立了大跨度桥梁在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并数值模拟了某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考虑了行波效应、部分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并与确定性地震一致激励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较大地震发生时,一些台站的记录振幅出格(亦称限幅),测定震级就很困难。本文使用了广州地震台四年来记录的台湾Ms≥4.0级的72次地震,通过用地震振动持续时间的方法,求得测定台湾地震震级(M_D)的公式。该方法有助于台站在记录波“限幅”或S波到时难于判定的特定条件下迅速测定震级,从而提高大震速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