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口海岸地处海陆交界带,其沉积层理特征与形成机制是沉积动力学、动力地貌学和地层学等学科方向的研究热点,对评价海岸工程环境效应、重建沉积古环境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梳理河口海岸区域径流、潮汐、波浪等多种动力因子作用的研究成果,归纳不同动力主导作用形成的沉积层理特征,剖析3种基本动力对沉积层理塑造的动力学机制,阐释洪水、风暴偶发动力因子以及生物扰动、海平面变化、围垦工程等其他影响因子对沉积层理形成和保存的作用机理.同时,总结了数值模拟手段在沉积层理形成和破坏机制解译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机理认知,提出在河口海岸沉积层理时空尺度认知、多因素耦合反演模型开发应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流域地理景观的GIS数据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应用以GI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是开展数字流域工程建设自然和最佳的选择。结合清江流域水文水情与洪水演进仿真系统的具体研制,分析流域地理数据特点及传统GIS在数字流域建设中的优缺点,在应用传统GIS二维方式展示形式管理和预处理先期各类基础流域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属性数据的基础上,为满足仿真系统系列三维可视化要求,建立面向流域空间实体对象的数据模型,定义流域地理空间对象数据结构,将流域地理常规的GIS数据以三维形式展示,在实际的系统开发过程中,取得较好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并可满足数字清江建设各阶段综合处理、分析、评价、决策以及可视化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泥石流过程模拟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泥石流过程模拟的三维可视化不仅能改善泥石流过程信息的视觉效果,更能有助于发现泥石流运动的宏观规律,并为过程模拟数据的深层次分析奠定基础.分析了基于流团模型的泥石流过程模拟系统(DEBRIS)的数据结构和栅格式GIS-ERDAS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了DEBRIS与ERDAS间的数据转换算法,从而实现了两个系统间的可视化集成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泥石流过程模拟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体表面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从取景变换、消隐、光照模型、纹理映射等方面论述了可视化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西部某铜矿为例,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模型(一个地层矿体综合模型和一个矿体三维模型),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建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地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与数学模型集成的泥沙过程可视化分析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流泥沙淤积是许多大江大河洪水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泥沙淤积过程已经建立了大量数学模拟模型系统,这些系统具有强大的模拟计算能力,但其时空过程数据表现和进一步空间分析能力很弱,现有GIS系统具有很强的时空过程数据可视化表示和空间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与GIS集成,可望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GIS与数学模型集成的泥沙过程可视化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6.
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及其对河口海岸造陆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海岸造陆与水沙过程变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陆域来水来沙是海岸造陆的基础,来水来沙越大,造陆面积越大,水沙过程变异后,由于水沙的急剧减少,黄河口海岸造陆速度减缓,典型岸段严重蚀退造陆面积也大幅减小;尾闾河道萎缩对海岸造陆影响较大,萎缩越严重,越不利于海岸的造陆发育.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黄河口海岸造陆水沙临界综合关系式,可供科学调控来水来沙实施黄河口海岸防护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维GIS技术在固体矿产勘探和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矿业三维GIS是地质矿业信息化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是科学计算可视化在地质上的应用,它涵盖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体空间插值等领域.矿业三维GIS软件一般包括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三维体的创建和编辑、地统计学分析和预测、地质测绘、露天和地下开采设计、矿山生产计划调度等功能,在理论上应用于矿床模式分析、成矿预测,完善三维GIS的理论和功能;实践中应用于地质勘查、储量计算、经济评价、采矿设计和矿山的生产管理各阶段.  相似文献   

8.
朱发华  贺怀建  刘强 《岩土力学》2009,30(Z2):404-407
将GIS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有效结合,使二者功能互补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的管理。具体探讨了基于GIS的整体、宏观的管理以及辅助管理的用于局部浏览和空间分析的三维可视化建模。该方法可以较好地用于实际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的三维矿山遥感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进海  彭鹏  李郑  贾丽萍 《安徽地质》2009,19(2):115-118
以RS和GIS作为数据获取与分析处理的技术手段,对spot-5数据进行了图像的合成、几何纠正、融合和正射校正处理后,以ArcGIS作为数据平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对地形进行三维模拟,叠加遥感影像,制作了矿山遥感的三维立体遥感影像图。实践证明,三维遥感可视化的应用,对揭示矿山的空间分布规律、野外路线选取、野外验证工作困难的区域以及指导矿山生产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以叠加矿权等矢量数据信息,实现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为矿山遥感多目标监测工作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节省时间、减少成本。  相似文献   

10.
周子勇 《地质与勘探》2011,47(3):492-497
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与可视化是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杏河区长6-1油层组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有的分形维、砂地比、破裂率等数据,构建BP神经网格,通过试验设计出最优的网格拓扑结构和训练函数,对研究区的裂缝分布情况进行预测.然后以ArcGIS为基础,通过二次开发以及C-Tech实现裂缝数据的二维及三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