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引言兰州地磁台是国家基本台和国际资料交换台站之一。该台现有绝对观测仪器8台,相对观测仪器2套,通常用Askania(570422)仪测量磁偏角(D),用Askania(THM.570707)仪测水平强度(H),用CHD—6型核旋仪测量垂直分量(Z);相对观测仪器为57型,备用仪器  相似文献   

2.
陶瓷磁偏角(D)磁变仪是原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现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江苏省宜兴陶瓷厂于1975年共同研制成功的。该仪器采用陶瓷做仪器支架和外壳,不仪节省了有色金属,而且使仪器具有成本低、防潮性能好、整体性强等优点;仪器的灵敏度达到了国家基准地磁台上使用的磁变仪的磁偏角(D)的标准。因此,陶瓷磁偏角(D)磁变仪曾一度在  相似文献   

3.
对磁偏角磁变仪进行了定向实验,实验表明磁偏角磁变仪精确定向以在实际工作的环境中进行最佳。磁偏角磁变仪磁针保持定向能力强,垂直分量磁变仪等对该仪器的定向影响可以忽略,不必进行定向改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8年格尔木地震台2套仪器记录的磁场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GM3仪器三分量(磁偏角D、地磁场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与FHDZ—M15三分量(D、H、Z)记录的全年整点值、日均值及月均值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其运行特点,找到2套仪器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分量核旋仪偏置电流对磁偏角测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理论上定量地分析了FHD-1型分量核旋仪的偏置电流对磁偏角观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偏置电流的漂移对磁偏角观测值的影响随偏置电流的漂移量的增大而增大、也随磁偏角观测值的增大而增大,该结果对指导台站提高该仪器磁偏角观测值的精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垂直分量磁变仪的垂直反射定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刃口式垂直分量磁变仪磁系磁轴水平差角θ和磁系转轴水平差角β均不为零情况下导出的普适原理式,在水平强度变化30nT、磁偏角变化30′时,对基线影响小于1nT条件下,得出垂直分量磁变仪定向应θ_0<13′、β_0<11′(磁针在磁东西工作)的结论。认为定向情度不够是一些垂直分量磁变仪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之一。针对现有仪器条件,提出了比较简易可行的垂直反射定向分法。定向工具利用台站条件可以自行解决。  相似文献   

7.
兰州地磁台是国家基本台和国际资料交换台站之一。该台现有绝对观测仪器8台,相对观测仪器2套,通常用Askania(570422)仪测量磁偏角(D),用Askania(THM.570707)仪测水平强度(H),用CHD-6型核旋仪测量垂直分量(Z);相对观测仪器为57型,备用仪器为CB3型号。  相似文献   

8.
探讨利用磁通门经纬仪(DI仪)测量机场磁偏角的新方法——分量测量法,即利用DI仪测量的地磁场水平分量(X、Y)计算磁偏角。对影响磁偏角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详细阐述DI仪测量地磁场水平分量及磁偏角的计算过程。实践表明,采用分量法对机场磁偏角进行观测和计算是合理的。这种测量方法与常规的近零法所得测量结果相吻合,其测量精度满足相关测量规范的要求。而且,由于分量法在测量地磁偏角的过程中无需追踪水平磁场的零位,因而操作更简便、作业效率更高,更适合机场、码头等野外测量场合。  相似文献   

9.
在绝对偏角仪测磁偏角D的过程中,需借助于一个已知地理方位角的标志,简称标志,根据标志在仪器上的读数,找出地理子午线的位置,磁子午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即为磁偏角(D)。方位标志设置的稳固程度如何,将会直接影响所测磁偏角的可靠性。本文对拉萨地磁台1957年用水泥墩设置的(D)标志进行了考察,该标志墩面离地平约1.5m,埋深约1m。考察结果发现此标志读数存在近似V型的季节性变化。为了弄清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对1984年在绝对观测室4号墩放置的舒米特仪测得的(D)标志资料与水文站测得的拉萨河水位资料  相似文献   

10.
陈家坝中学地震观测室1982年6月9日20时观测时,发现磁偏角仪光点晃动,查无干扰,向县地办报告。县地办立即询查治城、北川中学地震观测室,他们也在20时出现光点晃动,难于读准数,并无干扰。次日01时11分在北川西(北纬31°491′、东经104°14′)发生了3.2级有感地震。未睡的人惊逃户外,熟睡的人被惊醒。磁偏角仪光点晃动是否与临震有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7月12日21时,北川中学观测员反映磁偏角仪光点晃动1分;陈家坝中学晃动半分,次日无地震发生。随后又在7月14日08时20分;16日21时;17日02时06时、08时磁偏仪光点晃动更明显,摆动达到1—2分。  相似文献   

11.
利用磁偏角预报地震,必须考虑磁偏角正常的周期性变化,才能正确判定异常。根据我们小组四年多来的磁偏角自动记录资料,谈谈对磁偏角正常周期性变化的认识。 磁偏角的年变化 磁偏角的年变化有:1、定向漂移,主要是地磁极移动引起的,观测数据的均值呈现出缓  相似文献   

12.
1969年渤海地震前兆总结会议上,曾有专文讨论磁偏角与渤海大震的关系。以后各地专业台站在运用磁偏角予报地震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陶瓷偏角仪的推广,各地群测点的磁偏角观测工作蓬勃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一个地磁台的观测质量,主要取决于磁变仪记录的稳定性和绝对观测的准确性。兰州台在整理出版历史资料时,发现磁偏角观测值有明显变小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兰州台1970年—  相似文献   

14.
地震前兆仪器的资料连续、稳定是预报地震的基础工作之一。过去,每当停电时,报警器发出信号,观测人员总要急急忙忙跑去处理、更换电源(尤其是在夜间停电)。这样既不能保证资料连续,而影响分析使用,又加重了观测人员的负担。为了保证磁偏角仪、  相似文献   

15.
MY—1是一种多用途的地形变遥测记录仪器。该仪器能将目前使用的多种人工读数和照相记录的地形变观测仪器、如水管倾斜仪、水平摆倾斜仪,石英管和殷钢丝伸缩仪等改进为遥测可见记录,并把信号再稳定放大五倍。 MY—1以机、电、光结合的方式,减小了漂移,具有稳定性好、通用性强、成本低和使用简便可靠等优点。 MY—1于1977年定型并首批制成五套,其中三套配殷钢丝蠕变仪,一套配水平摆。从1977年12月开始先后投入试用至今,证明仪器漂移很小,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原成都地震大队仪器厂生产的“TC—2型”土磁偏角仪,在我省各台、点使用较多,其安装方法过去已有介绍,本文着重对调试方面的问题作一说明。一、安装时要注意消除吊丝扭转漂移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十八世纪中叶(1722)乔治·格莱汉在伦敦发现磁偏角(D)有瞬时间的变化,引起了科学界对地磁场矢量进行长期定点监测的兴趣。观测地磁矢量时间变化的相对值当时并无困难,但测定微弱地磁场矢量的绝对值却不那么容易。1785年库伦提出观测磁棒振荡周期以推算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办法,此法因磁棒磁矩(M)不稳定而使观测不准,1832年高斯用偏转观测与振荡观测相结合的办法,消去了M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精度的H测值,从而为  相似文献   

18.
CTM——DI磁力仪(简称DI仪)是第一次大规模在地磁台站推广使用,该仪器可一机多用,既可以作为地磁绝对观测仪器进行绝对观测,又可以检测各种材料的磁性,为建设合格的地磁观测环境把好建材关。  相似文献   

19.
FHD 磁力仪分量线圈装置误差对磁偏角观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FHD 磁力仪观测磁偏角的原理, 计算了分量线圈不水平导致的磁偏角观测值误差,发现分量线圈仅在EW 方向的倾斜对磁偏角观测产生误差。文中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由于分量线圈底座水平的长期漂移, 仪器的垂直分量及磁偏角观测误差也会发生长期漂移, 长期漂移变化的周期约2 ~ 4 个月, 对垂直分量其幅度约3.5~ 11.0nT, 而磁偏角的幅度约0.1′~ 1.0′, 因此认为在将该仪器观测值用作绝对观测值进行地震异常分析时, 应注意回避这种长期漂移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有人业巳证明:地磁观测室内相对湿度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对于未采取密封防潮措施的国产72型三分量磁变仪的记录有着显著的影响。[1]。那未观测室内温度和相对温度变化对目前群测点普遍使用的土磁偏角仪记录的影响如何呢?为此,笔者对于土磁偏角仪观测记录的日均值、零时值、日变幅度与温度和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