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兴仁市耕地土壤富锗含量特征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富锗耕地,本文主要以1:5万耕地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平均值加标准差法(均值±3倍标准差)统计了全市耕地土壤及不同成土母质、耕地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乡镇等条件下耕地土壤锗含量特征。耕地土壤中锗含量为0.65~2.90mg/kg,平均值为1.60mg/kg。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中锗含量略有差异。兴仁市大面积分布有碎屑岩类,占全市面积的35.60%,是区内耕地土壤锗含量较高的可能原因。富锗范围的圈定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质富锗农产品提供了耕地土壤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兴仁市耕地土壤富锗含量特征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富锗耕地,本文主要以1:5万耕地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平均值加标准差法(均值±3倍标准差)统计了全市耕地土壤及不同成土母质、耕地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乡镇等条件下耕地土壤锗含量特征。耕地土壤中锗含量为0.65~2.90mg/kg,平均值为1.60mg/kg。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中锗含量略有差异。兴仁市大面积分布有碎屑岩类,占全市面积的35.60%,是区内耕地土壤锗含量较高的可能原因。富锗范围的圈定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质富锗农产品提供了耕地土壤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道荣 《现代地质》2020,34(1):97-103
通过浙江西部常山县表层土壤的调查研究,首次查明了土壤锗含量特征:研究区内表层土壤锗含量0.87~5.59 mg/kg,平均值为1.59 mg/kg,略低于中国土壤锗的平均含量1.70 mg/kg。不同成土母质的表层土壤锗含量平均值略有差异,变化范围为1.50~1.73 mg/kg,以花岗岩类风化物最大,石英砂岩类风化物最低,其他母质区土壤锗含量较接近。不同土壤类型锗含量变化范围为1.45~1.62 mg/kg,以黄壤中锗含量最高,潮土最低,其他类型土壤锗含量为1.51~1.61 mg/kg。泥质含量较高的砂岩、粉砂岩、泥岩的锗含量较高,可达1.75~1.95 mg/kg;白云岩、灰岩的锗含量低,仅为0.12~0.20 mg/kg。常山县大面积分布的砂岩、泥岩、粉砂岩等岩石锗含量较高,是土壤锗含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锗是生命的必需元素,随着近年来中国各地富锗土壤的发现,开发富锗土地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ICP-MS/OES)等技术测定黑龙江讷河地区土壤,讨论该区土壤锗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农作物富锗情况,探究富锗土地开发潜力。结果表明:(1)讷河地区表层土壤锗含量为0.74~1.78mg/kg,平均值为1.13mg/kg,其中富锗土壤面积约599.8km2,占全市面积的9.31%;(2)土壤锗元素来源为中更新统上荒山组和上更新统顾乡屯组地层,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的锗含量以沼泽土和黑土为最高。(3)讷河地区主要农作物以黄豆的锗含量最高,且较外围地区作物中的锗含量高出近2倍。综合认为,讷河地区具有连片富锗土壤,锗含量与地层、土壤类型及人为活动有关,作物以黄豆最为富集锗,具有良好的开发富锗农业前景。  相似文献   

5.
樊洪富  白培荣  廖铸敏  陈兴  吴开彬 《贵州地质》2023,40(3):233-240, 248
为了查清耕地表层土壤中锗特色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富集机理,通过对贵州省仁怀市耕地土壤野外调查、采样和测试等研究分析,总结了锗元素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地球化学性质、成土母岩时代与锗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仁怀市耕地土壤锗元素平均含量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及中国土壤平均值相比,含量均高,高含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寒武纪、二叠系、三叠纪地层母质区中。综合分析,土壤中Ge与pH值呈弱负相关,与SOM、Co 、Zn呈弱正相关性,与Cu、Pb呈中等程度正相关;酸性土壤富锗概率大于中性碱性环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裸地、水浇地中Ge元素含量平均值较高;不同土壤类型中,石灰土、水稻土中Ge元素含量平均值较高;研究区内铅锌带与耕地土壤Ge元素高值分布带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浙西常山地区稻谷锗含量及土壤锗生物有效性,采集了研究区86组水稻及对应的根系土壤样品,测试了土壤的Se、Ge、有机质、pH值及As等重金属含量和稻谷Se、Ge及As等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水稻锗含量及锗元素生物吸收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根系土壤锗含量平均值为1.53×10~(-6),稻谷中锗元素平均含量仅为25.37×10~(-9),稻谷中Ge含量变化较大。研究区水稻锗元素生物吸收系数为0.64%~3.78%,平均值为1.68%,表明大田条件下土壤锗较难在稻谷中富集。相关分析显示,稻谷锗含量与根系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无相关性;水稻对锗的吸收能力与土壤p H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集重庆市典型农业区南川区8496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锗及其他元素的含量,对锗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区土壤锗含量变化范围为0.13×10-6~13.59×10-6,平均值为1.54×10-6,高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和重庆紫色土壤中锗的平均含量.研究区富锗(1.4×10-6以上)土壤面积达1 559.8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南川区高锗土壤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嘉陵江组.土壤锗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8项重金属元素存在伴生关系.中部高值区受密集的煤矿和人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土壤锗的自然禀赋、成因来源、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评估为黑土地生态地质研究的重要方向,开展土壤—水稻—人体系统中锗的分布特征、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对黑土区富锗农产品开发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阳河流域1∶5万土地质量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课题,获取成土母质、表层土壤、水稻籽实、根系土和人发等多介质的锗元素数据,运用GIS、SPSS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锗含量为(0.996~1.626)×10-6,平均值为1.326×10-6,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双阳河北侧西北部和南侧中部;划定富锗、足锗耕地面积分别为70.55 km2、166.9 km2,具有开发绿色富锗、富硒农产品的较大潜力。成土母质是影响表层土壤锗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小;偏酸性、有机质缺乏的土壤环境可能更有利于锗的富集。水稻籽实锗含量为(0.24~3.40)×10-6,平均值为1.59×10-6,达到中等和强烈摄取标准的样品分别占40%、60%,处...  相似文献   

9.
锗(Ge)是一种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广泛的保健功效。富Ge土壤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目前我国对土壤Ge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选择南京市溧水区为研究区,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表层土壤Ge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地质背景对土壤Ge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溧水区表层土壤Ge平均含量为1.40 mg/kg,土壤Ge含量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空间分布也与地质背景高度吻合。土壤Ge含量高值区主要为侏罗系大王山组出露区,岩性主要以粗安质、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土壤Ge含量相对较低。土壤中Ge含量与pH值关系不显著,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Cr、Co、Ni、As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Ge丰富的面积为84.18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84%,全区基本没有Ge缺乏的地区。研究探讨了南京市溧水区表层土壤锗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可为我国土壤锗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对于富锗土壤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黔东南州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首次查明了耕地土壤中锗含量和富锗质量等级特征,探讨了富锗土壤的物质来源和成因。结果表明:(1)区内表层土壤中锗含量0.13~9.21mg/kg之间,算术平均值为1.54mg/kg;(2)区内富锗耕地为1794.30km~2,占调查面积的40.17%;富锗耕地环境综合等级主要以优先保护类为主,面积为1167.35km~2,占富锗耕地面积的65.06%;安全利用类次之,面积为593.38 km~2,占富锗耕地面积的33.07%;严格管控类较少,面积为33.57km~2;(3)土壤中的锗元素主要缘于热液作用或热水活动使锗元素侵出而富集于地壳表层,Ge与Pb、Zn元素正相关性好,与N、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余元素呈弱正相关关系,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南川金佛山方竹笋营养安全品质和立地土壤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南川金佛山方竹笋营养品质、安全品质和生长环境,分析了方竹笋的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含量,评价了立地土壤养分及环境质量等级和土壤富硒、富锗状况。结果表明,南川方竹笋水分、蛋白质、总糖、K、Zn、Cu含量较高,并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39.9%。新鲜方竹笋Se含量为0.006×10~(-6)~0.042×10~(-6),富硒率达73%,属富硒食品;Ge含量为0.0002×10~(-6)~0.0018×10~(-6),Ge含量中等,不属富锗食品。南川方竹笋立地土壤养分丰富,除K、Ca O营养等级为中等外,其余均达较丰富或丰富水平;土壤Se含量较高,为富硒土壤;土壤重金属Cd存在超标现象,但未影响方竹笋安全品质,其余重金属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两种主要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例,分析了森林植被下植物优势种、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土壤有机碳含量、pH值和粘粒含量.结果显示,两种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和δ13C值的剖面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石灰土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 g/kg,最大值为表层土(71 g/kg);黄壤剖面中有机碳含量为2.9~44.3 g/kg.剖面自上而下,石灰土剖面有机质δ13C值为-24.1‰~-23.0‰,黄壤剖面有机质δ13C值为-24.8‰~-21.9‰.土壤类型、土壤pH值、粘粒含量对贵州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δ13C值剖面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胡椒种植基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在对海南省胡椒主要种植区--文昌区和琼海区胡椒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及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其含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文昌区中仅有东阁镇种植地区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玄武岩风化的铁质砖红壤区及花岗岩风化的黄色砖红壤区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因子主要为Cr、Ni,其次为Cu;琼海区只有长坡花岗岩及变质岩风化区两种植地土壤中Pb、As超标,其他母质类型的土壤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整体看,研究区胡椒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受人为活动因素影响较小,母岩母质类型是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东段南麓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于6~14之间,相对较低,利于土壤腐殖质化和有机氮矿.土壤碳氮比沿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海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伞氮含量和气候因子、植被类型及放牧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临翔大田河锗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新近系中新统南林组第二段和第四段,锗矿与煤共生,其形态及产状受煤岩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多渠道供源、多阶段成矿的热水沉积-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克山县是我国克山病区.通过分析土壤表层(0~20 cm)样品809件,深层(150~200 cm)样品205件,对不同类型土壤中微量元素Se的含量、有效态含量、农作物籽实Se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表层Se元素含量平均为0.249×10-6,低于全国平均值,高于世界、和东北平原黑龙江省土壤平均值,土壤表层Se含量以足硒为主要特征,足硒土壤面积达93.95%;土壤深层Se含量平均为0.167×10-6,明显低于土壤表层,Se含量不足或缺Se土壤面积占62.62%;不同类型土壤表层Se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黑钙土=草甸土 > 黑土 > 暗棕壤,深层Se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暗棕壤 > 黑土 > 草甸土 > 黑钙土,与土壤表层高低顺序相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Se含量显示建设用地和耕地Se含量较高,林地和水利用地含量较低,反映Se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玉米、大豆、水稻主要农作物籽实Se含量平均为0.033×10-6,呈低Se特征.  相似文献   

17.
罗贤冬  王伟  安邦  唐伟  陈雷 《华东地质》2021,(2):210-216
土壤中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不同地质背景特征,安徽省潜山县划分为7类成土母质.该文对不同成土母质、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8116件土壤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潮土的Cu和Zn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壤类型,棕壤的Mo和Se平均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土壤类型;在相同土壤类型,不同成土母质之间微量有...  相似文献   

18.
浙北地区土壤硒元素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世纪  吴小勇  刘军保 《中国地质》2004,31(Z1):118-125
本文从土壤硒的集散规律出发,研究了浙北地区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成因、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浙北地区土壤硒可分为富硒、足硒、潜在硒不足3种类型,土壤硒含量与土壤成因类型(成土母质)密切相关,受成土改造作用、土壤质地、pH、Eh值和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状控制.依据硒元素的生物化学性状、分布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特点,参照国内外有关的硒生态景观评价标准对浙北土壤硒进行了初步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煤田煤-锗矿床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煤田煤-锗矿是新近发现的特大型锗矿床,矿区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表现为:碱性元素Ca、K、Na、Mg、Al等相对富集,锗与其关系为正相关;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度较大,轻稀土元素较为富集,随锗含量的递增,轻稀土元素由富集逐渐减弱,重稀土元素逐渐出现较弱富集;锗含量与REE、LREE负相关,与LREE/REE、δEu正相关,与La/Yb、La/Sm、(La/Yb)n、(La/Sm)n、δCe值均呈负相关关系;而锗含量与灰分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成煤沼泽中比较平静停滞的水文条件有利于溶液中的锗被有机质充分吸附。胜利煤田煤-锗矿形成环境为弱碱性及还原性较强的环境。煤-锗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继承性,稀土主要来自物源区的无机物质,胜利煤田西南部盆缘的岩石富含锗,可能就是煤-锗矿床中锗的原始来源。锗源母岩区全锗的供给和全锗进入成煤沼泽后的水文地质条件对锗在泥炭中的富集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会泽铅锌矿是中国最重要的富锗铅锌矿床之一,已探明伴生锗金属量525 t,但锗赋存状态研究仍然存在颇大争议。文章以会泽铅锌矿床硫化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锗的赋存状态和元素替代机制研究。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文章查明该矿床锗主要富集在闪锌矿中;富锗闪锌矿可划分为3个世代,其中第三世代闪锌矿锗的富集程度最高,其次为第一世代闪锌矿,第二世代闪锌矿锗富集程度最低;表明闪锌矿结晶顺序并非控制闪锌矿中Ge元素含量的主导因素。Ge元素的富集受矿物沉淀时温度、硫逸度、流体中Ge的浓度等因素共同制约。具有环带结构的闪锌矿成分分析显示,深色部位锗含量通常高于浅色部位,同时锗含量高的部位铜元素含量也较高,推测深色部位与致色的铜离子含量增加有关。不同世代的闪锌矿及同一闪锌矿不同部位的Cu元素与Ge元素含量均具有高度正相关性,结合元素沉淀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及Cu+、Ge2+与Zn2+的离子半径相近的特征,文章认为闪锌矿中锗元素替代机制主要为2Cu++Ge2+↔2Zn2+。该认识可为今后研究稀散金属锗超常富集机制奠定基础,也为提高锗综合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