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5月21日至28日,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迟到"两个多月的2020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疫情全世界蔓延、中国常态化防控的当下,特殊之年的特殊两会共谋发展大计,提振信心士气,凝聚起夺取疫情防控和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双胜利的智慧和力量,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两会虽然"迟到",经济形势应对之策却丝毫未迟。  相似文献   

2.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又是一年两会时.在时间的旅途上,这个节点,总是备受瞩目,它意味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再次出发.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中国的"两会时间"将向世界铺展怎样的发展新图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新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以来,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作出系列指示和部署。今年两会,"新基建"作为"两新一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中旬,已有25个省区市发布了2020年"新基建"相关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投资金额更是高达34万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3月4日-13日,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年,又是政府换届之年,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瞩目。从全国两会到早前的地方两会,都对202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具体目标,也必将对勘察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GDP稳健增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2022年,在新冠疫情和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我国GDP同比增长3%,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5.5%的经济增长目标。实际上,全国31个省份都没有达成预定目标,其中,有16个省份GDP增速超过3%的全国水平。GDP增速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福建(4.7%)、江西(4.7%)、湖南(4.5%)、甘肃(4.5%)和山西(4.4%)。  相似文献   

5.
<正>春风劲吹,万物更新。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描绘出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一带一路"、加强节能环保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目标的敲定,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近两年来,中国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勘察设计行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正逐步进入市场环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除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外,全国两会还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国家"十四五"建设的"施工图"。对于勘察设计行业"十四五"发展,全国两会释放了哪些信号?有哪些重要的看点?笔者对此进行梳理及解读,以期为"十四五"时期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阳春三月,玉兰花渐次绽放的时节,全国两会如期而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集思广益、谋划推动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广大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焦点。这次"两会时间",是新的时间开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开局之年,工程建设行业广大从业人员充满期待:未来的1年、5年乃至15年,中国将擘画怎样的发展大计?将给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毫不意外,和去年一样,"房价"仍是"两会"的热门话题。2009年全国"两会"时,正值金融危机影响"蝴蝶振翅"阶段,因"两会"来自企业界代表委员中房产商占很大一部分,颇显正义的"救市"声一时从京城响彻全国。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的春节,原本的祥和气氛被一场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开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吹得一干二净,在从国家到地方层层防控机制落实下,假期延长、小区封闭、居家隔离等措施使得各行业的复工都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此次疫情的发生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毋庸置疑,上半年GDP增速破6是大概率事件。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质》2012,(4):40-42
每年一度的“两会”,已成为观测意见气候的最佳场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些关键词无疑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也预示着中国或许正经历着改革开放3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调整重组时期,这是从中国整体经济层面观察。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谈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特别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用"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对推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作为稳增长、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新基建"备受关注。一些省市抢抓国家加大"新基建"投资政策风口,已陆续发布了推动"新基建"的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新基建"从短期看可以为稳经济、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从长远看可以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方向之一。而着眼疫情与经济下行的当下,作为稳投资、促增长的有效手段,"新基建"的登场更是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两会开幕之初曾被境外媒体认为"缺乏中心话题",意指今年两会热点问题虽然不少,但却"靶心分散",失却往年"四万亿"、"大部制"等等吸引媒体聚焦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工程咨询行业迎来了20年的黄金发展期。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地方债务问题集中爆发,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和地方"城市投资公司"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一夜之间成为热门词汇。从去年开始,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作为从业者,笔者从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浮躁"。当前,短期性、当届政府看效益等问题和PPP模式中的"Partnership"(伙伴关系)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性。对于在国外至少成功实施了几十年的PPP模式,我们要真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冲击,加强"新基建"对于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多个省份陆续发布2020年重大投资项目,密集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基建"项目。为了更好地建好、用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议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布局;将"新基建"计划纳入五年发展重点规划,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套;支持引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绘就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三步走"奋斗目标。全国"两会"对做好今后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要有新作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科  相似文献   

17.
正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原本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战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频繁提及,在此背景下,"新基建"无疑成为当下最强劲的产业风口之一。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不断赋能产业转型,各行业对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更加迫切,本文对"新基建"风口下工  相似文献   

18.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社会发展有怎样的特殊意义?这些企业的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春风送暖,万象更新。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举世瞩目。会议提出了2013年的各项奋斗目标,为"中国梦"的逐步实现指明了路径。勘察设计行业同各行各业一样,将肩负起新的历史重任。面临新形势、新情况,行业和企业都需要新思路、新对策,打造一双能够承载梦想的强劲翅膀。回首往昔,我们欣喜地看到,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行业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成就硕果累累,总体规模呈现健康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联名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带来了《关于修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规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工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2018年3月,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