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旅行家菲茨特,曾在英国牛津的高山峻岭中徒步旅行。为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崇尚和关爱,他将一路上对山水美景、鸟语花香和漫山遍野盛开的植物花草之自然美的亲身感受,写成了一部巨著而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他在书中这样描述道:是鲜花和飞鸟首先告诉人类,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0,(1):5-5
“加拿大海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有线局域网,随着它在2009年12月8日正式启动,海洋学研究有望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借助于这个全新的海底监测网络,科学家对海洋深处进行探索时将与过去的一些常用手段说“再见”,系缆浮标或者利用船只上传仪器在简短的时间里拍摄的手段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3.
海底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其产出构造背景包括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板内热点处。处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系统总结了海底热液矿床产出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主要包括热液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围岩类型、矿区的矿物及矿物组合特点以及不同热液区矿床的元素组成、稀土和硫同位素特点等,对各构造环境中热液矿床的特点进行了对比,指出不同热液区热液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所处构造环境的不同和扩张速率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海底烃类嗅测仪可以检测到因海底烃类渗漏而在海水中存在的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烃类嗅测仪可检测到的指标主要是甲烷,也包括重烃类气体和芳烃类。利用烃类嗅测仪可以有效地识别海底宏渗漏的存在。海底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可以指示海底烃类渗漏的存在。通过沉积物柱状取样,地球化学分析和异常解释,渗漏烃来源分析,以及对热成因烃类源区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热成熟度、时代以及油气属性等信息的提取,为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和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底烃类渗漏在向上运移过程中会改变深部地层和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声学性质,在地震和浅地层剖面上会形成各种可能指示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标志。渗漏烃到达海底后会改变海底表面形态,形成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表面特征,如麻坑构造、海底凸起、海底古河道、碳酸盐丘、硬地面、泥火山以及表面断层等。渗漏烃进入海水后在继续上升过程中会形成气泡、渗漏羽,到达海面后会形成表面油膜。利用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和浅地层剖面可以探测到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表面特征。合成孔径雷达能够识别因海底烃类渗漏形成的海水表面油膜。海底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标志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地球化学校验才能确定渗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海底铁锰结核和结壳物质组成特征及其形成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铁锰结核和结壳矿物及其元素组成。结核的锰矿物主要有δ-MnO2、钡镁锰矿和钠水锰矿,结壳则主要是δ-MnO2。相对结核,磷灰石含量在结壳中明显增加。矿物组成的变化造成了结核和结壳元素组成的差异。最明显的是Co和稀土元素含量在结壳中显著升高,Mn、Ni和Cu等降低。这与其形成环境及所经受的海底地球化学作用性质的强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
海底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意义。其产出构造背景包括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板内热点处。处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海底热液矿床产出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对各构造环境中热液矿床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并对其差异原因做了简要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陆漂移说由于自身某些局限性,无法解释大陆是怎样在强度很大的硅镁层中漂移的问题。海底扩张说为此提供了答案。在60年代,人们使用了较为先进的调查技术手段,获得了大量的海底调查资料,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海底扩张说。该说一问世,便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兴趣,被人称之为是“地球的诗篇”。  相似文献   

9.
南印度洋海底存在巨大海脊日本“报知”号南极考察船最近证实,南印度洋海底存在着与冈瓦纳大陆分裂有关的巨大海脊群.科学实验卫星利用重力调查方法曾发现南印度洋海域有象海脊群那样的海底隆起物.日本第37次南极考察队为了证实这一发现,决定改变历年的航线,绕道前...  相似文献   

10.
来自SantaBarbara盆地ODP893站位的晚第四纪碳同位素记录表明,在60~25ka间底栖有孔虫和浮游有孔虫均具短暂的正δ13C峰值。突然大量的甲烷输入水柱的各个层位可以解释这一峰值的出现。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在独特的浅沉积深度(2~25m)处展示了似海底反射层(BSRs),这一现象遍布西部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在大的海底滑坡地区尤为明显。我们认为向上运移的甲烷可能会在通过相对渗透的上第四系粉砂岩和砂岩时扩散,在非渗透层(包括浅甲烷水合物层)下聚集成藏。孔隙流体压力减弱了穿过潜在滑塌面的有效正常…  相似文献   

11.
12.
双频测深仪在海底浅层物质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频测深仪在进行水深地形测量的同时,通过对声波透射信号的分析,可以判别海底浅层物质类型属性。介绍了声波透射地层的物理特性和测量方法,列举了工程测量中双频测深仪的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的图像,对典型的悬浮淤泥、软泥、沙质和基岩的浅层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地质取样资料,说明使用双频测深仪判别海底浅层物质类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岩浆作用对海底热液系统物质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证据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主要形式,并对近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提出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岩-水反应外,还有岩浆后期热液及挥发性组分直接进入的途径(形式);对海底热液活动系统的研究工作近期应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利用新近发展的高新技术,强化矿物及包裹体的原位微区分析,获取更加精细的矿物形成过程中的原始信息。(2)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开发应用,为解决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发展新的技术手段。(3)进一步发展完善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理论模型,更加贴近实际地定量评价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的物质贡献。上述工作,无疑对推进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和物质通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所导致的热和物质的通量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海洋环境研究的基础,而且涉及到海水性质的历史演化.当前对热通量估算的主要依据是来自对热液烟囱、低温扩散流及洋中脊的观测数据, 然而在对烟囱体热通量的估算中很少考虑同时存在的传导项,半空间冷却模型的热通量密度函数与实际数据误差较大.因此,应用了三种方法重新估算了热液活动的热通量:(1)通过烟囱体及扩散流估算的热液热通量为97.359 GW;(2)通过热液羽状体估算的热通量为84.895 GW;(3)利用所提出的指数衰减法,通过洋壳传导通量估算的热通量为4.11 TW.对物质通量估算的研究较少,其原因是现场观测数据太少.以大西洋中脊TAG区热液流体为代表首次估算了不同元素的物质通量.用不同方法所得估算值的差异反映了人类对热液活动的认知程度,系统地现场观测将有助于准确估算热液活动对海洋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测北黄海西部海域的含油气远景,利用沉积物矿物鉴定、红外光谱和有机气相色谱对150个站位542个表层样和柱状样中的沥青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北黄海西部海域存在相当数量的沥青组分,主要分布在粒度较细的研究区西部,主要走向NNE,其次为NW。不同深度沥青颗粒的OEP值显示,北黄海西部海底存在轻微油污染。结合前人对北黄海烃源岩和前中生界基底的研究成果以及沥青高含量分布区的位置,预测沉积物中的沥青组分可能来自另一套烃源岩——下古生界灰岩。  相似文献   

16.
在大量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西南巴伦支海浅层气渗漏的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探讨了该区浅层天然气渗流的主控因素和成因机制。认为该区天然气渗流现象分布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包括麻坑、浅层气和水合物成藏(BSR)、气烟囱、沿断裂的流体渗漏以及其他相关特征;其气源主要来自下伏含油气系统,其分布主要受控于沟通深部富烃层系的深大断裂,晚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的冰川旋回作用、构造均衡抬升和剥蚀是其主要诱发机制。  相似文献   

17.
莱州湾东岸的海底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浅海区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明显有别于海水,目前已被大量开采利用。从内陆向海区分别取地下水样化验分析,其pH值、密度、钠吸附比(SAR)、rCl/rBr等化学特征值呈现出从陆向海逐渐变化的规律,内陆含水层地下水中较高的硝酸盐类污染物,在海底地下水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也由ClCa·Na·Mg型转变为ClNa·Mg型和ClNa型。另一方面,海底地下水的主要组分、浓度和矿物相组成也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发现,从内陆向海区,地下水的离子强度和矿物质的饱和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中的这些离子以及矿物相在空间上的水岩交换变化,使地下水逐渐从淡水演化为微咸水和咸水,构成了海岸带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的一般模式。鉴于海底地下水与内陆地下水的紧密联系,今后陆地含水层一旦被污染,地下水向海区的化学输移将带来一定的环境效应。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渤海两个海上油田海底管线工程概况和特点,然后说明在设计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管线系统分区的划分;2.关于管线的抗地震设计;3.关于在强度设计中采用应力准则还是应变准则的问题;4.关于在海流和波谱共同作用下,流体动力系数的确定;5.关于立管的抗冰计算。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海底地震仪(OBS)实验室正在研究和实验一种先进的仪器,用于测量海底在不同测量尺度时的变形。我们的初步研究是在国家科学基金海底地震仪组(OBSIP)的支持下,与伍滋霍尔海洋研究所及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合作下进行的。拉蒙特海底地震仪组(OBSIP)能够支持国家和国际科学委员会在海底长期测量宽带海底地震检波器。这些复杂的仪器必须能够放在海底,并且记录地震波时间达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海岸侵蚀和海底滑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论述了海岸带及浅海两种主要的地质灾害-海岸侵蚀和海底滑坡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