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镇江市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大气质量标准,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变异系数的方法,以镇江市环保局2009年提供的原始数据为对象,对镇江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时空上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镇江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状况属于Ⅱ级(轻度污染);在时间尺度上第三季度各月份的大气环境质量最优,6月和10月具有较强的特点;空间尺度上丹徒监测站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环境监测站较差。  相似文献   

2.
谢善驹 《热带地理》1994,14(3):199-203
本文分析了南海市大气污染源特征及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探讨了南海市经济发展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设广州国际大都市的市区街道绿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郑芷青 《热带地理》1995,15(1):62-69
本文运用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广州市行道林生物群落、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广州国际大都市街道绿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毅  陈敬堂 《热带地理》1998,18(3):211-215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广州市与国际著名大都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进行了对照,找出广州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大都市在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广州市城市道路系统和科学管理城区交通的一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6.
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是城市经济水平的折影。中心商务区的3个发展演化阶段:前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后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广州市以珠江新城为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应致力于后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建设,与传统中心商务区形成系列化、互补协调的中心商务区系统。根据广州市建设后现代主义中心商务区的条件并参照国内外中心商务区建设的经验,广州以珠江新城为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建设应在增强自身吸引力的同时,导入后现代主义开发意识,以适合新世纪新经济、新文化等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家会  董玉祥 《热带地理》2018,38(2):264-273
以广州市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缓冲区分析和洛伦兹曲线等研究方法,构建土地利用转换指数,分析不同人为影响程度下广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转换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广州市人工系统占比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具有由中心逐渐向外扩展的空间演化特点,自然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占比逐渐减少,半人工系统在整个系统中逐渐趋于平稳,但重心开始偏移城市中心,逐步向外围扩展;2)广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形态转换整体呈现出由生态、生产功能占主导地位逐步转变为生态、生产、生活3种功能兼顾的功能形态特征;3)广州市土地利用系统间相互转换方式发生转变,1990-2000年的主要转变方式为具有生产功能的半人工系统转变为具有生活功能的人工系统,2000-2010年主要转变方式为具有生态功能的自然系统转变为具有生活功能的人工系统,其中具有生活功能的人工系统驱动着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农村聚落的内容再次成为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大都市区作为快速城镇化和生产生活要素集聚的重点区域,其农村聚落的用地变化快速且复杂,成为了农村聚落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农村土地非农化指数,将2013年广州市农村聚落分为农耕型农村聚落、非农化起步型农村聚落、非农化发展型农村聚落、非农化主导型农村聚落、非农化型农村聚落五种。结合GIS空间分析,对广州市农村土地非农化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市域角度,农村聚落土地非农化总体呈现出围绕大都市内核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由外向内农村聚落土地非农化程度逐步升高。②从各区层面,农村土地非农化程度受副中心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显著,近郊区域呈现面状圈层化分布,远郊则表现出沿道路的线状分布特点。③从局部尺度,重大基础设施对周边农村聚落的土地非农化发展有较大拉动作用,导致高土地非农化农村聚落点状出现。随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确定村内路网密度、与主城距离、流动人口、村集体收入、村民人均收入为影响农村土地非农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各因子对大都市区农村聚落土地非农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对如何利用农村非农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优化调控农村土地利用和规划村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际大都市Sub—CBD建设刍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国际大都市的Sub-CBD(副中心)建设正在形成方兴未艾的热潮,以往比较重视CBD(中央商务区)的系统研究,而忽视Sub-CBD的理论建设,本文从分析CBD与Sub-CBD的关系入手,研究了Sub-CBD的形成机制,提出了Sub-CBD的定义和对相关问题的理论认识,探讨了以步行街、过街天桥系统、地下街市为主要内涵的Sub-CBD建设新趋势,最后,本文还提出了Sub-CBD建设中必须引起注意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分析及其控制:以越秀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汉豪 《热带地理》1995,15(2):103-108
随着广州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广州市中心区的越秀区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居高不下,而且还有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越秀区环境噪声现状和发展,对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的控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海南部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南部由玉树州和果洛州组成,为纯牧区,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研究了本区的环境质量问题,对障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低氧含量、低温与草场退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低氧含量存在的自然地理原理,而草场退化的产生除自然条件外,鼠害与人类活动致使过牧、过载也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黎婴迎  黄海俊 《热带地理》2002,22(1):39-42,47
根据穗城的城市环境的改善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大量的论据,论证了穗城的环境和房地产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指出在今后城乡一体化的格局状态下,其互动发展关系将更为密切,分析了互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州环境综合整治及其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媚珍 《热带地理》1996,16(1):34-39
本文简单介绍有关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分析了广州环境的两头提出了需要综合整治广州环境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广州环境综合整治及其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唐以剑  章申 《地理学报》1989,44(3):302-313
本文根据我国水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均的特点,比较综合地分析了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全国水污染的区域差异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环境自净功能,合理布局工业;改革生产流程,控制污染物排放;利用多种途径改进环境治理措施和强化环境管理等主要对策构思。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0~2000年广州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建设的发展经历了较不协调阶段(1980~1990年)、逐步协调阶段(1991~1995年)、基本协调阶段(1996~2000年)。20年间,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环保投资,削减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大气质量,扩大绿地面积,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今后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尚需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控制人口规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环境质疑“船台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平日 《热带地理》2001,21(4):378-383
从^14C年代、出土古生物和地理环境提出对广州中山四路儿童公园的旁的“秦代船台”遗址提出质疑,认为该处不是海潮可达的江畔,是高地,不适宜造船,是秦汉之交的南越国王宫与宫苑建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图们江地区水环境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朱颜明  卢学强 《地理科学》1996,16(3):215-223
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18个断面水环境质量研究表明,本区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河流断面水质在Ⅳ、Ⅴ级水平,只有珲春河水质优于Ⅲ级,除布乐哈通河水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外,其它河流污染水平基本得到了控制,河流污染物比较固定,主要是SS、COD、BOD、AR-OH、N-NHa。  相似文献   

18.
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杨士弘 《地理科学》1994,14(2):136-1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