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阐述了水资源的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强调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保护西北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3.
夏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叙述了夏县水资源分布状况、水资源可开采量的基础上,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现状,工业、农业的用水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实际情况,从水资源统一管理、节约用水、污水利用和法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水是干旱地区最为宝贵、无法替代和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是绿洲生命、生存和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为了维护绿洲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现有水资源的质和量进行严格保护及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根据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形成、分布、转化的特点,可以把其分为径流形成区和径流散失区两大部分:前者分布在山区,其中高山冰雪和中山森林带对水源稳定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应重点保护;后者分布在山前平原地区,是水资源强烈开发利用区和人类活动区,极易造成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因而控制水量消耗、防止水体污染及合理开发地下水应是本区的重点.国家、地方相关部门和研究单位尽快研究、制定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明确"水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之间利益关系,给予生态脆弱地区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和空间,同时制定严格的区域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以利各项保护措施有法可依,从根本上避免生态脆弱区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的悲剧反复上演. 相似文献
5.
分析邢台县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措施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西北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陆河流域是我国西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水资源及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临淄地区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已得到充分利用。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二者在山前形成越流系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互相转化,现有地表蓄水工程和地下水开采水源地布置合理,不易再增加地表蓄水工程和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水资源评价中的一些问题,如水资源、三水转化、基流量、还原量、重复计算量等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求出了山丘区、平原区及区城的各水资源均衡方程.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用水文统计法确定的“水资源总量”难以将西北干旱地区与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作出合理的比较分析.只有考虑了土壤水这一重要水资源分量才能予以改进,因为两地的土壤水在水文统计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干旱地区,土壤水主要来自灌溉水,即“水资源总量”的一部分;而在华北等地,它主要来自降水,未能统计在“水资源总量”中.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南岸萧山围垦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丰缺和水环境的优劣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研究探讨了萧山围垦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基本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后,提出要实行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方针,着重阐述改造水源工,改善水质环境,提高供水能力,缓解该区缺水难题的具体方案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地方政府或管理部门的规划,决策具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可靠性、扩展干旱半干旱地区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关系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目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对地下水的生态价值考虑不够,是造成地下水资源评价可靠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生态价值的概念,围绕可持续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构建了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系统的观点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质水量并重、地下水资源与其相关生态环境统一评价的3个原则;通过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集中参数型模型、分布参数型模型和基于地下水变化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4个模型,加上引进水量、水位与水质3个约束条件,以及开发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的平台,对地下水资源、调蓄能力与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整体评价与预警。方法体系注重了地下水的资源和生态的双重属性,强调地下水资源与相关生态环境整体评价和预警的一体化,突出了模型体系与GIS技术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相关生态环境评价的有效集成。 相似文献
12.
13.
正After the middle of 1960s,along with the appearance and extensive utilization of computer featured in large capacity and rapid speed,numerical method(mainly includ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