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中国油气勘探面临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中国石油需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总瑛  张抗  王骏 《中国地质》2000,(8):38-40,30
一、石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石油需求的因素多且复杂,除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等几种常见因素外,还有石油价格、国家能源消费政策和国家政策等因素.1.经济增长: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石油消费总体上逐年上升,特别是1991年~1997年期间,石油消费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地质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关学科的进展促进了石油地质学的发展;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的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油气的勘探开发,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丰富了陆相生油理论。油气运移机理研究仍是今后石油地质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石油地质学在资源地学方面的发展是很快的,但在油气勘探领域不断扩展演化和勘探对象更趋复杂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多的石油地质理论与技术的挑战,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或深化。  相似文献   

5.
形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引领油气工业从常规到非常规,进源找油,是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发展和科学研究持续推进的必然趋势.研究团队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余年不懈攻关,构建了非常规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和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富集”发展战略等学科内容,集成了非常规油气关键实验技术、勘探评价技术、开发工程技术和常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体系框架.从常规油气的“源控论”到非常规油气的“源储共生系统”,深刻认识到源岩层系及与其大面积紧密接触的致密储集层系中可以聚集巨量工业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引领推动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科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国家标准制定、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我国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勘探开发,截至2022年底,中国非常规油气产量超过1×108 t油当量,约占油气总产量28%,其中非常规气约占天然气总量的41%,非常规油约占石油总量的17%.油气不可再生,但非常规油气革命可延长油气工业的生命,持续强...  相似文献   

6.
加强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相油气地质研究必须立足于全球,要搞清我国不同时期海相地层的发育特点,首先要解决其在全球板块构造演化中的定时定位问题,对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的研究,在观念和具体方法上都要区别于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特别是海相油气地质数据库的建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8.
石油地质学是国家石油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石油安全的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石油地质学来源于实践。但随着石油勘探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仅仅依靠归纳和总结来自实践的认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石油地质学在科学层面的理解和掌握。从沉积层获得的有关构造、生油、储层方面的知识无法全面解释在结晶基底和火山岩中发育油气藏的事实,而最新揭示出金属、非金属矿床、油气藏与深部构造和深部流体存在密切关系,为我们发展石油地质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发现土卫六上存在甲烷湖的事实告诉我们,石油地质学的不仅仅是地质学问题,更是天文学问题。所以,及时吸收消化各学科最新成果,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地质学,已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翟光明 《地质通报》2003,22(11):854-859
石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支持中国社会安定及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海相油气地质》2001,6(1):60-60
<正> 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高级研讨会”第二次专题研讨会——“21世纪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开发中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办和中国石油学会等单位主办,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大石油公司上层领导的支持,各方面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与会领导和专家就我国的石油资源及其发展战略的有关问题充分发表了看法,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如下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1)我国油气资源远远没有枯竭,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空间仍然非常广阔。按照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量为940×10~8t,目前探明率仅为21%;天然气资源量为38×10~8 m~3,目前探明率仅为6%左右。石油资源量,如果按照美国(70%)和前苏联(62%)的探明率计算,我们还有40%~50%的探明率空间,即尚可探明360×10~8~450×10~8 t的储  相似文献   

11.
油气地质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 0世纪世界开采了 115 0亿t石油 ,64万亿m3 天然气 ,如此大量的油气开发是与油气地质的新理论出现并应用于勘探密切相关。 19世纪 70年代出现海相生油论 ,2 0世纪一直在发展和完善 ,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了重大作用。 2 0世纪 2 0年代开始形成的陆相生油理论 ,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999年产油 1.60亿t,使中国从“贫油国”而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2 0世纪 4 0年代煤成气理论形成 ,使勘探天然气理论从仅与腐泥型源岩有关的“一元论” ,发展于既与腐殖型煤系源岩也与腐泥型源岩相关的“二元论” ,促进了天然气工业大发展。世界产气第一大国俄罗斯探明天然气储量 75 %是煤成气 ,中国近期天然气储量大幅度增长是以煤成气为支撑的 ,2 0 0 0年全国气层气储层的 64%是煤成气。天然气水合物是非常规气 ,较一致估计资源量在 2 .0×10 16 2 .1× 10 16 m3 ,相当于当前已探明的化石燃料总含碳量的 2倍 ,被认为可能是 2 1世纪的替代能源 ,潜力大。但由于地质的、成藏的、富集的、开发的和环境的诸多问题未深入研究或有待解决 ,目前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十年来,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关注的大问题,1984年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实现古生代海相油气重大突破,首次证明"中国古生界海相含丰富的石油".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前景如何?其一认为是油气勘探重点战略接替领域,其二认为前景不大,只是天然气勘探的辅助领域之一。本文从近10年来古生界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多时代成油组合、广泛的勘探领域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巨大,将是中国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冶金地质部门为了保障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出“优质锰矿”质量标准,把优质锰作为主要勘查对象,对扬子地台周边优质锰矿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并对优质锰矿资源前景进行了科学评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优质锰矿科研与勘查的密切结合,尤其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取得重大进展。文章还对我国优质锰矿科研及勘查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冶金地质部门为了保障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出"优质锰矿"质量标准,把优质锰作为主要勘查对象,对扬子地台周边优质锰矿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并对优质锰矿资源前景进行了科学评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优质锰矿科研与勘查的密切结合,尤其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取得重大进展.文章还对我国优质锰矿科研及勘查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较详细分析南沙海域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该海域主要沉积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不同区域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研究和总结各盆地中的油气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万安盆地、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北康盆地、北巴拉望盆地油气资源远景次之,礼乐盆地和南薇西盆地油气资源远景较差。  相似文献   

16.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内涵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本质特征是在现代地质理论基础之上,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理论和方法,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实验测试、模拟技术,定量地研究沉积盆地油气生、运、储、聚和保的机制、速率和过程。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沉降作用,二是流体压力系统形成与演化,成藏动力是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的纽带。石油地质动力学现行研究方法可分为盆地动力学、石油地质动力学(狭义)和地质作用过程动力学,重点介绍了成岩过程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当今研究的前沿领域,即热流体与有机/无机成岩作用。最后,笔者展望了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在我国那些具有多旋回叠合性含油气盆地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柴窝堡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柴窝堡盆地具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二叠系至第四系组成盆地盖层。从石油地质特征分析,柴窝堡盆地具一定的成藏条件,主要烃源岩为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储集层主要为芦草沟组砂岩或砂砾岩,上覆红雁池组-仓房沟群为良好的盖层,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为圈闭形成和定型期,大量排烃期是侏罗纪-白垩纪,油气生成、运移期匹配较好。本区发育3大套生储盖组合,从构造上分析芨芨槽子古隆起周围及雷家沟构造带深部的芦草沟组有利生油区,物性较好,为油气运移指向,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新生界沉积盆地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在多种大陆动力学体制下形成和发展演化的,不同板块边界条件、岩石圈变形机制和地幔热状态等因素制约了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不同的发展过程。古气候条件是控制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机质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多次潮湿与干旱气候的交替形成了多个有利生油岩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使沉积盆地成烃过程复杂多样,成烃门限也存在很大差异。多旋回构造运动使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多个含油气系统的横向迁移和垂向叠置以及多个关键时刻的鲜明特点。油气往往存在多次运移,盆地内的油气藏往往是后期改造、调整和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首先介绍南海的油气勘探现状和区域地质情况,然后简要叙述南海几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珠江口、北部湾和莺歌海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