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节 海水总碱度及其示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总碱度是指中和1升海水中的质子接受体所需强酸的毫克当量数。一对海水总碱度贡献最大的弱酸阴离子是HCO3^-,其次是CO3^2-和H2BO3^-。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有机酸根及活性无机磷酸盐对海水总碱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海水总碱度通常在2.3-2.4meq/l的水平上。它与海水氯度的比值称作比碱度。总碱度和比碱度都是相对保守的水化学指标,它们的示性特征在海洋学研究中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海水总碱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原理,利用总碱度分析仪即Gran滴定法进行海水总碱度的分析,不仅利用t检验法检验总碱度实验是否存在系统差异,还分析了不同盐度的标准海水,探寻盐度与海水总碱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总碱度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在±1μmol/L左右,测量过程中无系统差异;海水盐度与总碱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盐度增大,海水总碱度增加;中国系列标准海水不适用于总碱度测量的标准物质。最后总结了海水总碱度测量时的影响因素,如pH电极的效率、反应过程的温度波动等。  相似文献   

3.
自动电位滴定仪高效高精度测定海水碱度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海洋碳循环和海洋碳酸盐系统,需要测定样品的碳酸盐碱度。利用电位滴定仪(万通~(?)798MPT Titrino)配合软件tiamol.1检测了海水总碱度。根据碳酸盐解离常数计算出了海水碳酸盐碱度,相时标准偏差低于0.1%(±2μmol/kg),单个样品用量约25 mL,检测时间约9 min。实验结果表明,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海水总碱度速度快,精度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李延 《海洋科学》1980,4(4):63-63
海水组成守恒性 亦即海水主要成分恒比关系。1884年英国人狄特玛(Dittmar)证实:虽然大洋海水的盐度是可变的,但海水主要成分之间的比值却几乎保持恒定。由此,只要知道海水的一种主要成分,则可计算其他主要成分。 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海水中主要元素指Na~+、K~+、Mg~(2+)、Ca~(2+)、Sr~(2+)、B、CI~-、SO_4~(2+)、HCO_3~-、Br~-和F~-(11)个离子而言,占海水中总盐量的99.9%以上,其浓度均在1ppm以上。其在大洋中均遵从海水组成守恒性,所以也称其为“保守成分”。海水中微量元素一般指除主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索了基于电位滴定原理的海水总碱度分析仪的校准方法。利用称量法可以实现进样管容量误差的校准,盐酸容量误差小于等于0.1%;分别利用海水总碱度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碳酸钠作为参考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方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水总碱度标准样品和碳酸钠两种参考标准物质均可用来校准海水总碱度分析仪,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0.1%,首次...  相似文献   

6.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在接收和气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海水提供热能,导致LNG接收站向海洋中排放大量温度相对较低的海水,引起一定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变化,而温度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生长和繁殖过程。利用ECOMSED(Estuaries and Coastal Ocean Model With Sediment Module)三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对大鹏LNG接收站附近海域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接收站附近海域温度场分布情况,并将温降区域划为包含-5~-4℃,-4~-3℃,-3~-2℃,-2~-1℃和-1~0℃的区域,结果表明:表底层温降区域的面积在-5~0℃的范围内逐渐增大,在-1~0℃区域内面积最大,并且底层温降区域的面积明显大于表层。  相似文献   

7.
臧维玲 《海洋科学》1983,7(4):18-18
海水pH值的变化范围通常为7.5—8.6之间。其pH值变化范围之所以如此狭小,是因为海水是一种缓冲体系,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海水中可起缓冲作用的成份主要为二氧化碳体系(CO_2-HCO_3~--CO_3~(2-)),其次是B(OH)_3-B(OH)_4~-,HPO_4~(2-)-H_2PO_4~-,H_4SiO_4-H_3SiO_4~-等弱酸及其盐。但因这些成分浓度较低,缓冲能力也就较二氧化碳体系低得多,故在计算海水的缓冲容量时常忽略不计。 海水的pH值主要受二氧化碳系统的控制,而后者  相似文献   

8.
HA-5型微机海水营养盐自动分析仪是适用于海水中NO_3~-、NO_2~-、NH_4~+、PO_4~(3-)、SiO_3~(2-),含量测定,是微机化的自动高速分析仪。该仪器也可以用于养殖、环保,水质现场对上述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在这项综合性海洋调查中,设置海水pH这个观测项目的目的是:〈1〉为海洋生物学、海洋沉积学和海洋化学等各海洋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2〉结合海水总碱度调查资料对海水碳酸盐体系进行研究。海水pH的测定基本上按“海洋调查规范”推荐的方法进行,使用的仪器和具体操作步骤已在第一章第二节中作了介绍。由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加上调查范围广,时间长,pH的时空分布有某些明显的规律和特点,因此需要对海水pH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碘是海洋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大量的研究和海洋调查数据表明,碘酸根(IO_3~-)和碘离子(I~-):是海水中碘的主要无机存在形式。IO_3~-和I~-的浓度及其比值随地理位置和深度的不同而异。为此,人们对碘在海洋中的转化途径和机理颇感兴趣。其中研究作为IO_3~-与I~-的中间体——分子态碘(I_2),在碘的地球化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海水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H 电测法测定了珠江口区表层海水碱度。发现珠江河口区表层海水碱度,在盐度0 .080~25.722 范围内,变化范围为0.670 ~1 .94mmol·dm - 3 ,碱度平均值为1 .43 ±0 .33mmol·dm - 3 。相应比碱度变化范围为0.106 ~68 .667 ,平均为11 .3 ±22 .6 。自湾北到湾外碱度随盐度增大而增大,与盐度呈密切正相关。并讨论了比碱度、碳酸碱度与硼酸碱度的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李悦 《海洋科学》1992,16(3):31-35
文采用有关离子缔合理论并结合具体海域的平衡矿物反应来计算海水中主要成分诸如Ca~(2+),Mg~(2+),K~+,Na~+,SO_4~(2-);Cl~-,HCO_3~-,F~-,CO_3~(2-),OH~-,离子的平衡分布,并应用于渤海的实际计算中。结果显示海水中主要阳离子基本上呈非缔合状态,而阴离子趋于与各种阳离子缔合,其中C1~-,F~-,Br~- 等卤族元素的趋势较弱。  相似文献   

13.
pH和碱度是天然水的重要参数之一。正常天然水的pH范围为6—9,海水的pH范围为7.5—8.6,河水的pH为6.5左右,河口区水的pH则介于河水和海水之间。天然水的碱度和pH是了解水体碳酸体系的主要参数,碳酸体系无论对各种化学过程还是生命过程,地球化学物质平衡和海气相互作用都非常重要。本文根据1982年6月26日对九龙江口区水样的调查数据讨论pH、碱度(即文献中常称的总碱度)、盐度与相对电导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一种河口区水体pH分布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中的CO2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然  王彰贵  张滨  于艳红  马黎明 《海洋预报》2005,22(Z1):106-114
在1985年~1997年之间"陆架边沿海海洋通量研究"和"中美海气联合调查"(TOGA)海洋观测调查项目中,利用库仑仪系统和高精度测量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气相色谱系统测量了表层和深层海水总溶解二氧化碳(TCO2)、海水和大气CO2分压(PCO2)样品,测量精度为±1umol/kg和±1utam.根据表层和深层CO2数据,讨论了影响CO2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计算获得了CO2和温度(T)、盐度(S)、总碱度(ALK)相关回归方程.CO2分布变化与流、水团、黑潮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在中国东海四个航次测量的海水和大气的PCO2,描述了调查海域CO2的源与汇以及通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海水中的NO_2—N,是NH_4~ 氧化成为NO_3~-的中间形态,是氧化还原态的指标。而NH_4—N则是有机N分解的第一个无机产物。NO_2~-及NH_4~ 如同NO_3~-一样,可直接被浮游植物同化。大陆迳流及大气降水常带来大量的NH_4~ 。当浮游植物茂盛时,浮游植物与NH_4~ 构成了直接循环,从而更显示了它在氮循环及营养基础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长江口附近渔场区海水中的NO_2—N及NH_4—N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青岛近海冬末春初海水碳酸盐体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青岛近岸海域采集海水样品,测定了海水pH、总碱度(TA)、溶解无机碳(DIC)以及溶解钙离子,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了海水中的碳酸氢根、碳酸根等分量以及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碳酸钙饱和度等参数。各站点海水pH范围为8.09~8.18,平均8.13;TA范围为2309~2345(mol/kg,平均2325(mol/kg;DIC范围为2158~2200(mol/kg,平均2180(mol/kg;海水中溶解钙离子的浓度为0.3700~0.3732g/kg,平均0.3716g/kg。求得海水pCO_2范围为371~476(atm,平均415(atm;方解石和文石的饱和度范围分别为2.31~2.84和1.45~1.78,平均值分别为2.57和1.61。通过与温度、盐度进行比较,发现冬末春初青岛近岸海域海水总碱度、溶解无机碳和溶解钙离子具有较为均匀的特征,是冬季混合导致的结果。海水pH有一定的变化性,与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关系显示,观测区西部已开始增强的生物生产使海水pH升高,pH是该季节影响海水pCO_2、碳酸钙饱和度等参数的主要因素。该季节青岛近海总体上表现为大气CO_2的弱源,但西部海区是大气CO_2的弱汇。  相似文献   

17.
南海中部海水中的碳酸盐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测定海水样品中的pH值和总碱度,结合温、盐、深资料,计算了南海中部海水中碳酸盐体系的各组分(HCO3-、CO32-、CO2、ΣCO2和Pco2),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同时也估算了调查海区中方解石和文石的饱和度(Ω).表层海水中Ω方和Ω文分别约为5.8和3.9.方解石和文石的饱和深度分别出现在2200m和1200m左右.调查海区中碳酸钙的溶跃层可能出现在3000-4000m的水层之间,其相应的方解石饱和度约为0.78.  相似文献   

18.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具有C_4途径的海洋藻类却具有与C_4植物相似的特征:低光呼吸速率、低氧抑制、低二氧化碳补偿点。这是因为海洋植物可吸收利用海水中的HCO_3~-,使海水中可利用的无机碳浓度([CO_2]+[HCO_3~-])达到2.0mmol/L,相当于  相似文献   

19.
用pH法测定了杭州湾海水的碱度。结果表明,1994 年5 月份,杭州湾海水在盐度12 .097~26 .397 之间的碱度变化范围为1.55 ~2.23mmol.dm - 3 ,平均值为1 .757mmol.dm - 3 。相应的比碱度变化范围为0.106 ~0 .324,平均值为0.202 . 碱度高值出现在北岸上海石化总厂附近。因受北岸工业废水排放影响,湾内碱度自西北向东南降低。丰水期湾内海水比碱度显著增大,主要受径流的影响。枯水期湾内碱度和比碱度与盐度或氯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海水中总无机碳是指溶解在海水中的分子状态的二氧化碳及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总和.其含量通常用海水pH值、总碱度以及水温和盐度的资料进行计算.显然,这样计算的结果包含了上述各项参数测定的所有误差,以及由温盐资料导出的无机硼酸盐和碳酸盐离解常数的不准确性.就一般的海洋学所用而言,这样的资料是可行的.但在一些精细的研究中,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的平衡,海水与大气之间气体交换速率等,就需要更准确的资料.海水中总无机碳的气相色谱测定,为直接和准确测定海水中总无机碳的含量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