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张北6.2级地震预报纪实:地震活动性试验预报纪实之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华北地震活动性分析研究,在1997年10月下旬举行的1998年度地商会上笔者提出了本年度地震活动趋势意见,其中的空间预测区就包括了今年1月10日张北地震活动区,1997年11月13日根据震情三分律和对称模式作出了1997年11月13日到1998年1月23日共73天的短期预报,到1997年12月至1998年1月2日又出现了第二个层次的三分律图象,又进一步作出了第二个层次从1月3日到2月3日为时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地调查初步认为,1995年11月12日广东丰顺ML4.7级地震以震级较低但破坏显著,具有双极震区;震源深度大;宏观影响场分布与东西向为裂关系密切为其特征。地震发生在东西向和北东向并推断有北西向断裂穿越的地区。五华-丰良东西向断理解及河源=丰顺东西中断裂的东段是这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3.
1995年7月12日中缅边境7.3级地震概况1995年7月12日在云南省孟连县中缅边境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1.震源参数(1)发震时间1995年7月11日格林尼治时间21时46分;北京时间7月12日05时46分。(2)震级我国地震台网测...  相似文献   

4.
希腊北部发生6.6级强烈地震1995年5月13日在希腊北部发生强烈地震,造成财产的较大损失。1.震源参数(1)发震时间1995年5月13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47分;格林尼治时间5月13日08时47分。(2)震级雅典地震研究所测定为里氏6.6级。(3)...  相似文献   

5.
沈旭章  梅秀苹 《地震工程学报》2009,31(1):57-60,103,107
尝试利用多台定点地倾斜形变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动态演化图形的方法,对中国大陆47个定点形变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构建了地倾斜形变场时空演化分布图像.以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前后水管倾斜资料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地震前后较多台站水管倾斜仪的日均值都出现了趋势上的较大变化,东西向日均值、南北向日均值和南北向潮汐因子的空间分布也都出现了大范围的变化,而东西向M2波的潮汐因子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变化.随着定点形变台站的建设和资料的积累,该方法可以构建每月或者每周形变场的变化,有望用于地震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剑川地震的余震与剑川盆地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年7月7日至1982年8月20日,用4台大动态范围的数字地震仪在剑川盆地内记录了7月3日16时13分剑川5.4级地震的余震。仔细地对这些余震定位的结果,显示了一个盆地下部向西倾斜的断裂带,定位的结果并与复合震源机制解相一致。这条断层明显地和盆地西部的断层区相联接。与美国西部的山区盆地区域相类似,这个盆地的形成是南北向的挤压与东西向拉张的应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鲁甸地震,目前已经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理论和结果。但是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主震和余震呈现出复杂分布特征,余震分布在南北向和东西向两个方向都有一定尺度的延伸。并且断层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都发生了破裂,震源破裂过程可能带有共轭断层的性质。因此根据北京大学张勇最新得出的鲁甸地震的共轭发震断层,进行地震动模拟研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烈度图进行对比,探讨震源破裂过程及方  相似文献   

8.
隔震建筑结构的强震观测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防灾减灾隔震大楼自2005年8月架设强震观测结构台阵以来,已多次记录到大楼地震动力反应,这些宝贵的结构反应资料对于评价隔震效果、分析结构反应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从中选取了震级在3.7~7.6、震中距在189~3 595km的24次地震的台阵资料,对大楼的振动特性和隔震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1)大楼场地土层的特征周期在0.63~0.68 s;(2)中心大楼在小地震作用下表现的振动卓越频率分别为4.7Hz(垂直向)、1.31Hz(南北向)、1.40Hz(东西向),大楼水平向第一阶振型的频率分别为1.41Hz(南北向)、1.59Hz(东西向),即自振周期为0.70 s(南北向)、0.63 s(东西向);(3)大楼在小地震时隔震效果不明显,其南北向隔震效果比东西向好;随着地下室记录峰值的增大,顶层放大倍数有所降低,大楼卓越频率也有所降低;(4)初步分析表明大楼在小震时仍有扭转效应,其扭转周期为0.5 s,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1989年10月到11月三陆近海(日本岩手县近海)震群状的活动期间,11月1月发生一次较大地震(M7.1,日本气象厅)。Streckeisen宽频带地震仪于1989年9月安装在筑波地震观象台,成功地记录到包括11月1日地震在内这一活动的完整序列。由于该地震仪的宽频特征以及大动态范围24位A/D转换器,所记录的地震图显示出各种有意义的特征,这无论对震源还是对构造都会提供有用的推断,甚至仅仅可以得到一  相似文献   

10.
夏菲 《华南地震》2000,20(2):32-39
根据云南省地下水动态网显示的中期、中短期、短期和临震地下水位异常,对1998年11月19日宁蒗6.2级地震进行了成功预测。自1996年丽江7.0级地震后,震前的异常仍然存在,省内一直缺5.0~6.0级地震。中期异常显示1~3年省内将有强震发生,西部地区特别是滇西北东条带的北端为重点危险区,地下水动态中矩期异常分3个阶段,分布面广,异常井孔最密集的地区是大理-丽江-中甸,且明显地向宁蒗地区收缩;短期  相似文献   

11.
用改进的维纳滤波处理地电阻率观测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后的维纳滤波对青岛地电阻率资料进行了处理,排除了地下水位、温度、降雨和气压等因素对地电阻率的影响,提高了资料的可信度.处理后的地电阻率3个分向在黄海Ms5.3级地震前11~12天均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异常出现的时间也比较同步.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认为宁波台ZK03井动水位与VS垂直摆倾斜仪出现的异常可能是印尼8.9和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印尼8.9级地震后,动水位表现为地震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并抬高水位.垂直摆表现为形变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EW向最大幅度约为408.328×10-3"的脉冲式向E振荡波,并向W出现阶跃变化;NS向最大幅度约为29...  相似文献   

13.
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5.4地震地形变异常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又陵  张翼 《内陆地震》2005,19(3):241-248
分析了新疆石河子M5.4地震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定点形变的观测资料,认为从2002年5月到震前,单测项异常随时间起伏,多台异常在时间上连续发展并呈增加趋势,震前20天位于震中附近的台站出现临震突变;异常在空间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向震中区发展的态势.与1996年沙湾M5.2地震前的形变异常进行比较,认为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可同时测量两个正交方向(例如:东西向和南北向)地壳倾斜的双轴单摆体结构的垂直摆倾斜仪的基本原理,并给出其结构设计和初步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地倾斜双轴垂直摆倾斜仪能同时测量两个正交方向的倾斜信号,分辨率达到10-9 rad数量级,能够清晰记录地倾斜固体潮汐信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丹地电阻率资料分析处理发现: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电阻率资料存在着4个月的短期异常,并与高台应变资料有同步的临震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6.
The low frequency spatio-temporal intraseasonal evolution of monsoon rainfall over India i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the pentad rainfall averages taken over 2.5° wide and 5.0° long blocks lying across the central longitudinal and latitudinal transacts. The time-latitude cross sections show south to north progressions of rainfall anomalies with a recurrence period of about 40 days. The progressions show considerable inter-annual and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in frequency, amplitude and rate of progression. The extend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irst two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correspond to this northward progression of rain anomalies recurring after an interval of about 40 days.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of anomalies is about 0.5° Lat./day. The time-longitude cross sections show the movement of rainfall anomalies towards both directions east and the west, with slight preference towards the east.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signals in rainfall forecasting is foreseen.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力应变场特征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利用华北GPS监测网 1 992年、1 995年、1 996年的观测资料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给出了华北地区相对水平位移场、应变场的分布图像 .经初步研究表明 :华北地区 1 992-1 995年间的水平位移和应变场表现为整体性不均匀的压性运动 ,1 995- 1 996年测区东部仍以水平压性运动为主 ,但测区西部则主要表现为张性运动 .水平运动 (方向、大小 )发生显著变化和应变高值区的地带主要位于块体边界带和主要断裂带附近 .燕山断块南边界的北东向断裂存在着较显著的左旋运动 .区内最大剪应变、面膨胀的高值区在天津、北京、唐山一带 .结合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DDA)初步分析认为 ,1 992- 1 995年GPS观测结果显示的华北地区存在东、西部构造应力作用的明显差别 ,华北东部以东西向压应力作用为主 ,而西部的南北向构造应力作用又明显大于东部 .  相似文献   

18.
周云好  张军 《地震研究》1999,22(1):26-31
以安徽地震局1990-1997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为基础,概述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前的中长期地震异常背景和多项地震前兆中短期异常,并分析了震前异常的特征及演化过程,介绍了安徽局的震前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基于GPS多期复测资料, 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川滇地区应变参数, 分析该区域应变率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分布与强震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各时段应变率场空间分布的明显变化应属于大于GPS资料误差的真实地壳构造形变信息; ② 最大剪应变率及第一、 第二剪应变率的结果反映了走滑断裂对区域变形的显著控制; ③ 主应变率, 东西、 南北向应变率场动态结果反映的汶川地震孕震的空间尺度较大; ④ 在本区大致反映北东向与北西向剪切变形的第一剪应变率、 东西向应变率、 南北向应变率及最大剪应变率与6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20.
摘要利用2002年7月~2008年11月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4月福建南部的流磁观测结果出现异常,可能是福建长泰M_L4.7地震前的震磁效应;震前靠近北西向断裂,并沿该断裂走向分布的流磁测点同步出现异常,可能与断裂构造应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