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综述重力波和磁重力波在各种天体物理场合中的应用 ,我们描述在具有开放径向磁场的恒星大气各种磁流体波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 ,强调磁重力波被束缚在恒星冕内的可能性 ,并探讨恒星内部高频的声波模 (p -模 )被低频的重力波模 (g -模 )所调制的过程 ,一旦有了足够长时间未间断高质量的日震数据 ,太阳内部的重力波模对声波模的调制效应—即每一个分立声波模的频率精细结构—则可被用来寻找深陷于太阳内部的重力波模或进一步独立地约束重力波模的振幅上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综述重力波和磁重力波在各种天体物理场合中的应用,我们描述在具有开放径向磁场的恒星大气各种磁流体波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强调磁重力波被束缚在恒星冕内的可能性,并探讨恒星内部高频的声波模(p-模)被低频的重力波模(g-模)所调制的过程,一旦有了足够长时间未间断高质量的日震数据,太阳内部的重力波对声波模的调制效应-即每一个分立声波模的频率精细结构-则可被用来寻找深陷于太阳内部的重力波模或进一步独立地约束重力波模的振幅上限。  相似文献   

3.
在柱坐标下将黑子周围的环形区域(黑子除外)内的振荡分解为朝向黑子传播的(入射的)波和离开黑子传播的(出射的)波。对无黑子的环形区域内的振荡也进行了同样的分解。将黑子周围的入射波看成是被黑子磁流管磁化了的介质(介质内的磁场基本是水平的)中的波。而无黑子区的入射波看成是非磁化介质中的波。比较这两种波在固定波数下功率随频率的分布发现,在磁化介质中不同径向除n的声波(p模)频率系统降低,同时功率也降低,降低的功率最高达非磁化介质中波的功率的30%。而比较在固定频率下功率随波数的分布发现,磁场中f模及n=1,2,3的p模的脊向高波数方向位移,功率的降低受频率调制,即声波在某些有限的频带中被吸收。这些观测表明,在磁场中p模与磁声重力波(MAG)产生了模式混合或耦合。模式混合的存在支持了模式转换作为p模式被黑子吸收的机制的解释。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转换的MAG波进入黑子磁流管(其中的磁场基本上是垂直的)后进一步被吸收,吸收的功率最高达MAG波的20%。在磁流管内没有进一步观测到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恒星自转的原因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前许多研究者认为银河系的较差自转是恒星自转的主要成因,但这种看法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较大量恒星的视自转速度v sin i 的测定结果表示,v sin i 同银纬 b 几乎没有关系,而假如银河系的较差自转是恒星自转的原因,恒星自转轴应当垂直于银道面,i=90°—b.虽然斯列特巴克(A.Slette-bak)最近对北银极区84个早型星的观测结果表示它们的 v sin i 值比低银纬恒星的小些,但由于星数小,差别不大,这个矛盾仍未解决.其次,银河系较差自转作为恒星自转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1981年5月16日所观测到的典型的微波大爆发的spike辐射中,发现存有~1.4—1.6秒的准周期振荡特征。本文依据MHD波理论,对观测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在日冕圈内外传播着的快磁声波(“腊肠”模)调制了源区的磁场以及电子束的投射角分布,从而影响了ECM不稳定性的增长率,因此而产生了spike辐射中的准周期振荡。另外,本文还对一些有关的物理参数作了定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四次冲的观测资料,计算了(16)Psyche小行星的自转.结果如下: (1)极点坐标是λ_(P1950)=225°,β_(p1950)= 5°; (2)顺向自转; (3)恒星周期为P_恒=0.~d17483120±0.~d00000010 =4~h11~m45.~s42±0.~s01. 在1955、1965和1980三次冲期间,太阳、地球和该小行星的空间相对位置几乎一样,且观测曲线也大体相同.因此,可认为,该小行星的自转轴至少在20年的观测期间内是无进动的。这个结论和小行星自转轴不进动的假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中子星X射线双星中kHz QPO现象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西X射线时变探测器(RXTE)在中子星小质量X射线双星中发现了千赫兹准周期振荡现象(kHzQPO)。kHzQPO的频率一般在几百到上千赫兹,其动力学时标与吸积盘最内部区域物质的运动时标一致,因此普遍认为kHz QPO产生于中子星表面附近区域,携带了来自中心中子星及周围强引力场信息,如质量、自转周期、角动量、半径、磁场等。kHz QpO现象的理解为研究强引力场和致密物质状态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着重介绍基于kHz QPO的基本现象和相应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磁场中p模/s模的转换及黑子对声波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柱坐标下将黑子周围的不形区域(黑子除外)内的振荡分解为朝向黑子传播的(入射的)波和离开黑子传播的(出射的)波。对无黑子的环形区域内的振荡也进行了同样的分解。将黑子周转的入射波看成是被黑子磁流管磁化了介质(介质内的磁场基本是水平的)中的波。而无黑子区的放射波看成是非磁化介质中的波。比较这两种波在固定波数下功率随的分布发现,在磁化介质中不同径向除n的声波(P模)频率系统降低,同时功率也降低,降低的功  相似文献   

9.
王晓彬  张西亮 《天文学报》2006,47(2):202-211
小行星自转参数的资料不仅可以为小行星碰撞演化提供数据,还可以为太阳系的演化研究提供依据.利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对主带碳类小行星(360)Carlova进行了新的CCD测光观测,结合前人的测光资料,利用Epoch-方法对(360)的自转参数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该小行星自转的恒星周期为0.25780417±0.00000003天,自转轴的黄道坐标为(95°±3,°40°±1°).新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相比较为一致,其精度稍高于以前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地球上任一地点的位置是用地理经度与地理纬度来确定的。而月球表面的地点亦可用类似的经度与纬度来表示 ,称之为月面经度 (用λ表示 )与月面纬度 (用 β表示 )。但是 ,这月面的经纬度的原点是怎么定的呢 ?公元 1 679年法国天文学家卡西尼 ( 1 677~ 1 756年 )发现了月球有自转 (自转周期等于月绕地公转周期 ) ,而且自转轴在月球体内的位置固定不变。这样 ,有自转 ,就可定南、北极点及赤道了。跟地球的经纬网一样 ,我们在月球面上也可画出经纬网。沿南、北极的大圆称为经圈 ,跟赤道平行的小圆称为纬圈。为了确定月面经度 ,首先要选取一…  相似文献   

11.
在天文学会年会上笔者个人对原文中重要论点有不同的看法,现写在下面:原文从两个主要假设:(1)星协成员星自中心径向抛出,(2)各星的自转轴都垂直它的径向运动,推导出原文的主要结果(3)式.然后应用(3)式对两个星协的观测结果作了一些讨论.先看两个假设的可靠性.可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自转和直线运动同时获得.在图1中,设 O 代表星协中心,C 代表外围一团物质P 的中心.(按照原文意见,这团物质径向抛出,形成恒星.)若从 O 向外扩张力的方向通  相似文献   

12.
从准确的MHD方程组出发,本文用线性微扰法研究了无力磁场(1)与流场(2)偶合后的稳定性.求得的色散关系依赖于流速V_0与Alfven速度V_A的比值,变分近似计算给出不稳定产生的充要条件为β=1/3.与磁场正交的横向扰动是最不稳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较一般的方式讨论了自引力介质中线性波的传播和演化。在一种特殊情形下,得到熟知的Jeans公式;在另一特殊情形下,得到自引力介质中不稳定波的一个重要性质:等相面“冻结”于运动的物质之中。当基态运动为剪切流(或较差旋转)时,这一性质将使不稳定波自动演化到准稳阶段。这表明在自引力介质中,为抑制不稳定波的无限增长,除了通常的非线性效应外,在线性理论范畴内还存在一种特有的机制。最后讨论了这一效应与天体起源过程可能存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i)较差自转对谱线形状的影响;(ii)较差自转对测定恒星赤道自转速度的影响;(iii)发现较差自转的可能性.我们得到了两个主要的结果:(i)在目前的观测精度下,恒星的较差自转不能从谱线轮廓的研究中去发现;(ii)对于一个有较差自转的恒星,若把它当作刚体自转来处理,则所定出的赤道自转速度就低于真值.测定值和真值的差别可以根据(8)式近似地估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典的弹性地球自转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极移和章动的联合动力学方程。由此给出了弹性地球各种几何轴和物理轴(Tisserand轴、自转轴、瞬时形状轴、角动量轴、CEP和CIP轴)的极移、岁差章动的动力学方程,明确了各种轴的定义及其之间的理论关系。理论研究表明,联合动力学方程要比经典动力学方程综合性强易于理解,可同时求解极移和章动,特别是在文[1]理论中出现的倾斜模(TOM),在此只是作为了一个特解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推得了具有流动情形下的磁约束等离子体柱稳定性的色散方程,对内部流动速度为160km/s(冲浪型)和600km/s(喷焰型)两种高速喷射情形,分别算得其增长模的色散曲线。结果表明,不稳定增长率并不随喷射速度增高而无限增长,当喷射速度接近太阳表面逃逸速度时,增长率在短波波段反而下降,色散曲线形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m=0模和m=1模的两种扭折不稳定性会在不同的扰动波长上同时发生,而对极短波长的扰动,不稳定性永远不会发生。通过对物理参数不同取值的计算结果比较,以判断各个物理参数对稳定性的作用及其有效性。最后,利用这些结果对几个特殊的高速喷射现象进行了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章动与极移 地球的自转实质上是地球作为一个天体绕质心作“定点转动”,地球又与它的卫星月球一起绕太阳公转,绕地月的共同质心作旋转运动。因为地一月系统的质心在地球本体内,故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既在空间变化,又在地球的本体内变化;空间变化表现为“章动”和“岁差”;本体变化表现为地极的迁移(如周年极移、钱德勒摆动等)。举例来说,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了目前发现的几种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表面磁场以及空间的分布情况,揭示出毫秒脉冲星比普通射电脉冲星、LMXB(低质量X射线双星)比HMXB(高质量X射线双星)的空间分布要更加弥散;孤立毫秒脉冲星自转周期分布的峰值为4.7 ms,而普通脉冲星的相应值为0.6 s,双星中毫秒脉冲星这一值为3.5 ms; FERMI脉冲...  相似文献   

19.
超导电流的磁场改变了弦外引力场的度规,使弦外时空表现为相对磁导率为μ(r)的磁介质,并使经过弦附近的光线发生偏拆。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武汉电离层观象台的HF多普勒台阵的长期观测记录,对电离层声重波进行了定源分析,发现武昌地区上空的近源声重波的激发与武昌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的地形隆起有关。 在这种定源研究中,我们发现的主要观测现象为: (1)、在襄樊附近上空的约200公里的高度上(BPM,10MHz时号),声重波水平传播的优势方向为正西偏南至正东偏北。也有由北向南传播的,但不占优势。这一优势方向上传播速度的大小与其它方向上的相比较,约小20%。 (2)、上述优势方向的出现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即不同的地方时都存在这种优势方向。 (3)、上述优势方向主要出现在早春季节,秋季很少出现。 (4)、在襄樊附近,在较高的280公里左右的高度上(BPM,15MHz),正西偏南至正东偏北的优势方向相对变弱,出现另一个由北向南的优势方向。 (5)、在朝鲜南部海面上空约220公里的高度(JJY,15MHz)上,虽然仍存在由正西偏南向正东偏北传播的扰动,但水平传播的优势方向由北向南。 从上述观测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在襄樊上空经常出现的一种声重波扰动,来自襄樊的西南方向。随着高度增加,这种扰动很快减弱;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也很快衰减,至朝鲜南部海面上空已很少出现。这种扰动的水平传播速度小于电离层高度上的声速。以上特性说明这些扰动的源区离襄樊不远,估计它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