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章俊 《浙江气象》2001,22(1):23-25
倒春寒及育秧期间气温突变常造成本县早稻烂秧缺苗而影响早稻生产,探索防灾补救措施一直是科技人员的重要课题.本文除了通过总结常规培育壮秧,临时补播等补救措施外,还通过对比试验,重点总结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直播栽培在早稻烂秧情况下的应用.总结出直播栽培的技术要点,为解决早稻烂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们玉林地区,是以双季稻为主的农业区,全地区650多万人口,450多万亩稻田,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早稻播种育秧期间,常常遇上低温阴雨天气,造成烂种烂秧,是长期以来的老大难问题。 早稻烂秧,一损失了种子,二贻误了季节,影响晚稻产量。据统计,1970—1979年10年中,全地区因烂秧,损失种子一亿一千七百多斤,其中1974年就烂掉两千四百多万斤,1976年烂两千一百多万斤。 十年前,区党委就把早稻烂秧,列为全区水稻生产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即早稻烂秧、病虫害、晚稻寒露风)。号召有关单位想方设法解决好水稻过“三关”的问题。根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6,(1):6-6
三、四月间,寒流活动频繁,常常是时晴时阴,时暖时冷的天气,播种后遇上这样的天气,就容易造成烂秧。不仅增加用种量,而且推迟插秧季节,影响早晚两季丰产。为了使早稻少烂秧或不烂秧,提早季节,适合三熟制发展的需要,达到增产的目的,我哨学习了外地经验,采用温室育秧方法,并对温室寄秧、  相似文献   

4.
倒春寒的长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出现倒春寒,对我县春播生产影响极大,轻则影响早稻秧苗正常生长,重则造成大面积烂种、烂秧。  相似文献   

5.
李仕谟 《气象》1980,6(2):14-14
一般认为早稻烂秧的气象条件是低温阴雨天气,而根据我们两年来的调查和试验观察,早稻烂秧还与秧苗遭受北风(下称冷风)的侵袭有密切的关系。即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条件下,冷风的大小,是造成烂秧与否的重要气象因素。因此,在早稻育秧时,注意防止冷风对秧苗的侵袭,能够有效地防止烂秧。  相似文献   

6.
《气象》1977,3(1):4-5
早稻是我县目前种枇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占全县总耕地的80%左右。因此,培育壮秧,防止烂秧,是夺取早稻大丰收的点要一环。培育半秧.防止烂秧与播种期关系较大。在同一年份里,若播种期选择得适宜,就能减少政避免阴雨低温的危害,减少烂秧,甚至不烂秧;反之。如果播种期选择得不适宜,  相似文献   

7.
倒春寒天气对水稻烂秧的影响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梅  陈波 《贵州气象》2000,24(4):22-27
分析了倒春寒对水稻产生影响的程度有规律,建立了评估指标,总结了典型烂秧年的最大灾害程度,对决策部门制’制订防灾抗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春不分不暖”。意思是说春天的天气要到“春分”以后才能真正回暖。这对于广西大部早稻烂秧天气来说,也就是要过了“春分”以后才不会有烂秧天气。如果过了“春分”以后还有烂秧天气,那就是道道地地的“倒春寒”天气了。众所周知,1970年和 1976年的“倒春寒”天气,是解放以来最为典型的,其造成的烂秧十分严重。因此,生产上非常关心“倒春寒”。 “倒春寒”天气是由冷暖两种不同性质的空气交绥而成的。从环流形势看,冷空气来源有三:一是乌拉尔山高压脊前,二是蒙古低气压后部,三是雅库次克高压前部。春季冷空气活动仍然很频繁,一般经过5—7天就可以有一次。暖空气来源有二:一是孟  相似文献   

9.
思 路 我们知道:早稻烂秧天气的出现,是在北方冷空气影响之后产生的,冷空气有强有弱;不是每一次冷空气都能造成本地区的烂秧天气。经验告诉我们:要素的多年平均值及距平值是该要素最佳参考值。在高压控制过程中气压高而水汽压小;在低气压中二者刚好相反。气压、水汽压单位相同。可以结合为一个要素来分析,为了解决方向相反问题:气压距平取(-p),水汽压取(e-),两者相加即:(—p)十(e—)。  相似文献   

10.
《气象》1977,3(8):23-23
每年春季,在我市郊区和同安县,遇有降水过程,在地面积水处常发现有黄色的漂浮物,群众习惯称为“硫磺雨”,并传说这是引起早稻秧苗烂秧死苗的一个原因。 “硫磺雨”究竟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引起烂秧的原因?为了进一步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我们注意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里的植物生长发育和枯荣都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天气气候条件下,物候期出现的迟早不同。我们通过对1980—1990年自然物候资料的分析结果看出,部分植物的芽开放期与柳州春季烂秧天气结束迟早存在着很好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使用物候期来预测春季烂秧天气结束期的迟早,为早稻播种育秧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四月上、中旬正值我省春播的关键时刻,气温的高低对春播影响较大,低温阴雨会造成烂秧,高温阴雨会出现病虫害,因此作好春播期的中期气温预报是很重要的。通常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作预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气象》1975,(3)
培育壮秧、防止烂秧是水稻增产关键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防止烂秧,我站从1972年起对水稻育秧不同复盖方法进行了试验。1974年春播育秧期间又到公社蹲点试验,试验地点在芦沟公社朝阳大队火箭生产队,面积0.01—0.1亩,品种为早稻二九南一号,播种期1974年4月15日,试验期间(4  相似文献   

14.
陈力 《气象》1981,7(4):16-16
近几年来,天气预报为各行各业及时地提供了服务,成绩是很大的。但对农业生产来说还满足不了需要。例如在早稻育秧时只报什么时候来寒潮是不够的,还应当指出是否会达到气温低于10℃并连续4天以上的烂秧指标。否则农村干部群众就无法准确掌握护秧时机。1980年我县新河公社早稻就因为持续低温阴雨烂秧20万斤。又如5月低温,天气预报往往只报该  相似文献   

15.
温室无土育秧,是我国育秧技术上又一重大改革。从农业气象角度来说,早稻采用温室无土育秧,既可避免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能为秧苗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缩短了育秧时间,有利于抢季节,防止烂秧。  相似文献   

16.
余鹤书 《气象》1975,1(1):4-5
春季,我国江南地区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时期,有时会遇到持续性的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秧。本文介绍利用两种不同天气型前期500毫巴  相似文献   

17.
雁伍 《气象》1978,4(8):34-35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育足适龄壮秧是保面积、保密植、保季节的重要一环,也是争取早活早发、抗病抗灾、早熟高产的关键。由于早稻的感温性较强,营养生长期很短,秧苗密度又高,对秧龄要求很严,再加上春季天气多变,低温阴雨容易造成烂秧死苗,持续高温,又往往出现超龄小穗。因此,要育足壮秧,就要防止烂秧;要保证适龄,就要防止超龄。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赣西北山区,气温偏低,尤其是早稻播种育秧期间,常受阴雨寒流袭击,往往造成烂种烂秧,不但损失了良种,耽误了季节,而且也影响晚稻的丰产丰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县先后推广了湿润秧田、通气秧田、薄膜小苗带土移栽等育秧技术,对  相似文献   

19.
罗北十二队在早稻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播种的有利时机和秧田管理技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早稻育秧基本上没有发生烂秧现象。这个队的主要育秧经验如下:1、掌握天气,适时播种早稻秧苗扎根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很严格,而春播期间的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早稻播种后天气温暧,有利于种子扎根生长,若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则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  相似文献   

20.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期的强冷空气活动往往会给早稻的播种育秧带来不良的影响。强冷空气影响时,常拌有4天以上的连阴雨过程(约占全部强冷空气的2/3),严重的还可出现“倒春寒”天气,造成大面积的烂秧,影响全年的粮食生产。因此,做好春播期强冷空气的予报,是春期天气予报的关键。春播期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但它影响次数的多少与春季四暖的迟早有关:如果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