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重视高级专业人员的保健研究地矿局系统有700多名各类高级专业人员,经首次身体检查,以长沙地区10个单位共219人(其中男性188人,女性31人)进行抽样统计,他们占全局高级专业人员总数31%,统计结果应具有代表性。统计方式是以5岁为区间划分年龄组。...  相似文献   

2.
如果从1957年本刊创刊时算起到今天2001年已有44个年头了,对许多读者来说是 够长的了。如果说作为一个主编从40岁到84岁就和《第四纪研究》朝夕相处了44年,恐怕 会吓人一跳。这是既有些荣誉感又使人感到无可奈何的事实。 在我离开主编岗位而从另外的角度来支持《第四纪研究》时,我有很多话想说。首先 我推荐韩家懋同志任主编,希望他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把我肩上的重担接过去。我想到他 将会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只希望他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问为谁我们才来干这件事。我想 到了责任编辑宋云华同志,因为对第四纪工作的支持,她…  相似文献   

3.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更新世末期-全新世人类遗址,记载着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人类的体质及文化特征的演化历史。对1983年在此遗址发现的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进行了研究,该头骨是迄今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惟一较为完整的新石器人类遗骸,为探索早期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研究显示,小孤山人类遗骸为3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新石器时代及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小孤山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形态特点,大部分特征与现代人相同,少数特征如颅长和颅容量,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的上限,而与更新世晚期人类接近。小孤山人非常低矮的上面部和鼻部,使其具有独特的头骨形态特点而差异于其他全新世头骨。15组头骨样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非常大,难以将小孤山人的体质类型归入南方或北方类型,提示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分型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廖大海 《广西地质》2011,(10):21-23
从2002年初到2011年3月,从27岁到37岁,整整10年,他一直战斗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第一线。 10年了,三江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只有一个人,股长是他,股员也是他。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县防治地质灾害专职工作的千斤重担,换来的是全县10年的平安,他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群测群防员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1日是我国冰川冻土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冰川学家和地理学家施雅风先生七十岁寿辰。为了研究和学习施雅风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组织管理经验,回顾他为冰川冻土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4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联合举行了施雅风先生治学思想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50多人,大部分是副研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他们通过自己亲身体会和感受,畅谈了施先生的治学思想,主要为:(1)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施  相似文献   

6.
“尽享天年”是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人的“天年”到底是多少岁,自古以来,无数科学家解密着这个人类生命的“第一话题”。虽然考证方法不一,却大多把人类寿命的终点指针定格在120岁左右。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报》2007,81(2):I00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是融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科技开发三位一体的高层次研究实体,目前在编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6人,硕士研究生86人。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研究领域涉及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和油气资源评价等。  相似文献   

8.
天台县城关国土资源所成立于1998年6月,目前业务管辖范围包括赤城、福溪、始丰三个街道、石梁镇和南屏乡,涉及189个行政村,675个自然村居,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人口19.75万,人均耕地0.44亩。全所现有在职工作人员17名(男11人,女6人),其中党员15名,大专学历13人,平均年龄38岁。  相似文献   

9.
悼刘莊     
李广源 《地质论评》1944,9(Z1):127-128
刘莊先生字伊璜,山东泰安县人,生於民国八年,双亲早世,赖祖叔抚育成人;颖悟非凡,沈静寡言,乐交游,重情感。十二岁就读泰安省立第三初级中学;十五岁考入山东省立济南高级中学,课馀之暇,喜习纲球,技术甚精。旋於民国廿五  相似文献   

10.
我师托翁的姓源自外贝加尔古代有名的矿泉,与他后来成为研究矿水资源的学者巧合。托翁1896年11月9日生于伯力,1992年2月20日卒于圣彼得堡撰写专著《地球水文地质学》的书桌旁。1991年在庆祝他95岁寿辰时,他说百岁时将作关于地球水文地质学的讲演。1917年秋他开始在伊尔库茨克人  相似文献   

11.
丁孝忠  高林志 《地质论评》2021,67(2):6702503-6702542
《地质论评》前编委、中国震积岩研究的开拓者乔秀夫研究员不幸于2021 年3 月1 日因病逝世,享年91 岁. 3 月4 日上午著名沉积学家冯增昭教授及地质学界数十人在北京八宝山送别了乔秀夫先生. 乔秀夫先生,1930年10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義望村,其父为毕业于黄埔六期的抗日名将, 1948 年 12 月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12.
老莫拒财     
禄丰年 《河南地质》2014,(12):58-58
提起莫起杰,其实他年纪并不大,不到五十岁,却满头白发,再加上人又长得老相,所以在单位里大家都叫他"老莫",他也欣然答应。  相似文献   

13.
《地质学报》2006,80(12)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28人,其中包括许志琴院士和杨文采院士,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9人,21人具有博士学位,其巾7人获得国外博士学位;实验和辅助人员9人;在读研究生1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实验室主任为杨经绥研究员,副主任为刘福来研究员和曾令森博士。实验室以板块碰撞动力学及地幔动力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中央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和青藏高原为主要野外基地,以板块汇聚边界和板内深部物质组成、构造与结构以及浅层效应为主要研究内容,并服务于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政策,已与国外许多一流实验室和著名科学家群体建立了协作关系,聘任了国内外一批知名科学家为客座研究员。实验室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内容“大陆动力学”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运用构造物理、微区物质成分与地球化学、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及数值模拟等高新技术,结合深入地下的科学钻探及深部探测的全方位、多学科的三维研究来探索:①大陆板块会聚、碰撞和增生过程:②大陆深部结构及地幔动力学。通过这些研究来探讨大陆的形成和演化的动力学机制,解决大陆地质中的某些重大难题,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服务于国家的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14.
陈梦熊 《地质学刊》2007,31(3):I0003-I0004
俗话说,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30岁,就该学有所成,达到成家立业的时候了.《江苏地质》创刊于1977年,到今年正好是30周年大庆.  相似文献   

15.
在临颍,提起宋建伦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30多岁,中等个头,工作中丁是丁,卯是卯,秉公执法,有勇有谋,现任临颍县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队长,被人们称为“黑包公”。  相似文献   

16.
名家书画     
《山西地质》2013,(6):30-30
李锐锋,男,63岁,大学,山两武乡县人。历任陆军第三十八军一三师司令部参谋,北京军区司令部军务部、动员部参谋,山西日报社编辑,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处长,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共山西省委巡视组长,  相似文献   

17.
《山西地质》2014,(5):26-26
杜晓光,山西太原人,男,50岁,供职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记者,太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太原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98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对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的需求, 对我国40余所高校、8个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地质学人才存量、结构、培养状况和14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7名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全国现有4418人从事地质学基础研究工作, 年龄峰值为41~45岁, 人数随年龄降低而大幅度减少; 地质类博士毕业生占全国当年博士毕业总人数的比例从1993年的8.76%下降到2003年的4.7%.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青年地质学人才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 未来5~10年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远不能适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为了加强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规划, 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设立“国家自然科学育才基金”、创新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模式和改善人文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会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已于1984年11月组成,并经第二届常务理事会批准通过。第二届十四个专业委员会共有委员237人(见附表),同第一届相比,更新了三分之一稍多。45岁以下的年轻专家在委员会中共有31人,占13%。中国科协强调指出,专业委员会是学会的一个学术工作机构。因此,本会第二届专业委员会的组成比较精简,消除了一个人在  相似文献   

20.
秦大河  姚檀栋 《冰川冻土》2011,33(2):223-226
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3日18时35分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3岁.施雅风先生是江苏海门人,生于1919年3月21日.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