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花 在今夜跳舞 一种久违的感觉 流动在我的眼神里 入冬的第一场雪 竟下在冷清的晚上  相似文献   

2.
傲雪迎春,瑞华丰年。2011年辛卯年岁末,适逢回家途中,经江汉平原,路遇大雪,只见车外雪花扑窗,万物银装素裹,广袤的田野已是满目皑皑白雪,而片片青苗在雪中却仍然掩不住青涩的萌动和倔强的绿意,遥想"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襟怀,不禁心生慰藉……。回望《岩矿测试》又走过的一年,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和编辑们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的身影尚在昨日,思绪如雪花飞舞,落笔怎堪无言。在过去的一年里,《岩矿测试》砥砺前行,影响因子从2010年的0.81跃升到2011年的1.28。在新的一年,《岩矿测试》迎来了办刊30周年,睹今日瑞雪,我们期冀她获得更丰实的进步与收获。作为2012年第31卷的第1期,我们重点选择发表了28篇论文,共200页,为我刊历年之最。作为开篇,本期特别推介其中的8篇,供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11,(9):16-17
有这样一个老李,他放着城市的舒适日子不过。离别生病的爱人、卧床的老父,却无怨无悔地干起了一身泥巴满身汗的农村指导员。有这样一个老李,在他农村指导员六次任期届满时,却被全村干部群众苦苦挽留,至今仍在驻村工作,这在全省是唯一。  相似文献   

4.
《河南地质》2010,(4):29-29
我叫李喜涛,人们都叫我“老李”,今年51岁了,是叶县国土资源局的一名信访接待员。从2008年7月3日局领导把我从地籍股调到信访办那天起,已经有一年零八个月了。翻看着这600天来我记录的三大本信访台账,280多次信访接待,我思绪万千,感触颇多。那一幕幕、一桩桩,似乎又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5.
巍巍桐柏山深处,天目山脚下,有位黝黑的中年汉子,他总是精神抖擞,面带微笑,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李”。20年来,人们经常看到他在任店镇的沟沟村村、山山岭岭间穿梭,守护着全镇的土地,看管着山里的资源。当地有人间他:“老李,我们在这儿住了一辈子,很多山都没上过,你咋就跑了个遍?”老李嘿嘿一笑:“脚比山高。只要能看好咱脚下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哪也能走到。”他就是确山县任店国土资源所所长李海银。  相似文献   

6.
雪·摄浪漫     
刘许生 《湖南地质》2011,(1):102-103
2011年的雪在诠释一个词:密密麻麻。纷纷扬扬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场40年一遇的大雪的状态。对于雪,南方人一直都保留着莫可名状的欣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总是会让我期待——期待今年有雪。有希望的生活总是好的。这一场场的雪,带来了一场场晶莹的舞蹈,浪漫至极。  相似文献   

7.
大山情怀     
胡俊芳 《河南地质》2011,(10):50-50
最初认识老李,是在那年的表彰会上。他作为年度先进代表发言,据说他有经验,有水平,应该能洋洋洒洒说上一段,可他仅仅说了一句就结束了。他说:"资源是珍贵的,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保护好它,为子孙后代造福。"可就因为这一句铿锵有力的心里话,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因此记住了他,没想到有年单位轮岗,我去了他所在的那个乡所,  相似文献   

8.
那年,我在远方城市的一所大学读书。 一个有雪的冬天,我对同校的一个漂亮女孩一见钟情。我们不同年级,见面的机会也就很少,我甚至于连她的名字也不知道.但是我实在很喜欢她,于是我决定写信给她.以此来表达我对她的一往情深万般牵挂。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地区雪盖对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雪为热的不良导体,其保温隔热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国外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观测研究工作。梅尔在蒙他那观测指出空气温度变化时,厚20~40厘米雪层下的土温度变化微小。阿金孙及培尔指出冻结深度与雪  相似文献   

10.
新疆雪密度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29个有雪密度观测的气象站40 a气象资料进行聚类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雪深、大风、吹雪等因子与雪密度有密切正相关关系,由此建立雪密度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另选无雪密度观测的50个站40 a气象资料,用关系模型计算出各站雪密度,从而使有雪密度值的站点增加到79个,为深入细致研究新疆雪密度时空分布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新疆雪密度有明显稳定期和不稳定期之分,稳定期雪密度是时间的函数.采用Map Gis65,结合卫星遥感资料,研制了新疆雪密度(稳定期)空间分布图.新疆雪密度的分布呈现从盆地及其周边到山地及其周边最后到海拔3 800-4 000 m以上高山带,随高度的升高雪密度依次升高.依据雪密度分布图和时间函数计算得出,稳定期新疆雪密度最大平均值为0.191 g·cm-3.  相似文献   

11.
雪花降落到地面以后,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世纪三十年代,许多研究者就已注意到这种现象,他们应用岩石学术语,把这种现象称为“岩化作用”(或者原状固结)。而M·德奎尔文等,称它为变质作用。积雪由于温度、压力、温度梯度的变化和粒间水的迁移,使雪的物理力学性质全部或部分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环境,这就是变质作用。本区积雪研究工作开始于1967年冬。张祥松(1970—1973)、谢自楚和马正海(1972—1973)2)等,曾对雪的物理性质进行过较系统观测,为进一步开展积雪变质作用的试验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十多年的观测资料基础上,对本区积雪的变质作用因素,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作用过程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为了促进和繁荣我国的雪冰冻土科学事业,决定设立“雪冰冻土优秀奖”,以奖励在冰川学(广义)、冻土学和低温环境科学研究中作出显著贡献的科学工作者和组织工作者,并于今年开始评定。学会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推荐“雪冰冻土优秀奖”候选人名单。 “雪冰冻土优秀奖”共分五种:(一)优秀基础理论奖;(二)优秀技术发明(或服务)奖;(三)优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冰川正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 冰川微生物资源很可能会由于冰川退缩而未被人类所发现就已受到生存的威胁而濒危.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消融区和末端雪样及末端土样为研究对象, 采用培养方法、分子鉴定, 研究冰川雪样优势菌群在冰川末端土样的分布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分析冰川细菌优势菌群在冰川退缩后适应非雪环境的能力.结果表明: 冰川末端雪样优势菌为1BW1和1BW2所代表的Pedobacter, 该属在冰川消融区雪样和冰川末端土样中未分离到; 冰川消融区雪样优势菌为2BW所代表的Acinetobacter, 该属在冰川末端雪样中的数量较少, 在冰川末端土样中的数量更少.不同采样位点16S rRNA序列相似性高的菌株其生理生化特征比相同采样位点的大.因此, 冰川冰退缩可能会引发冰川雪样中的优势种群不能适应新环境而灭绝. 应加强冰川细菌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作为留学生到日本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学习,已经有一年半了。按照计划,今年有一次到各地参观见习的机会。在指导教师若滨五郎教授的安排下,清水弘副教授协助制定和落实旅行计划。元月29日,我们南渡津轻海峡,走访日本雪最多的本州  相似文献   

15.
玄武质岩石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托云、东浮山、羊角、雪花山和山旺5处新生代玄武岩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的托云新生代玄武岩的14个测点年龄值十分发散,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857.1和203.4Ma,它们与其余4件玄武岩样品49个SHRIMP锆石测点年龄一同构筑了涵盖各个地质时期几乎贯穿整个地质时间的复杂年龄谱。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区域南太行山造山带的东浮山、羊角和雪花山新生代玄武岩3件样品累计36个锆石测点形成的锆石年龄谱相对简单,其中35个测点的年龄集中在1719.9~2641.6Ma,唯一的古生代年龄(311.3Ma)出现在雪花山玄武岩7.1测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裂谷带内山旺玄武岩6件样品27个测点的单颗粒锆石年龄构筑的锆石年龄谱形成3个集中时间段,分别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2595.4~1852.2Ma)、古生代(385.8~271.1Ma)和中生代(109.4Ma)。3个年龄谱中大部分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均能在各自所处区域内发现与之对应的岩浆-热事件,部分单颗粒锆石年龄可能暗示所在区域至今未发现的岩浆热事件,托云、东浮山-羊角-雪花山、山旺新生代玄武岩的复杂单颗粒锆石年龄谱再造了各自所处区域的地质演化史。3个锆石年龄谱的复杂程度与各自区域地表出露岩浆岩的规模和期次复杂程度相关,天山造山带内岩浆岩发育,托云玄武岩锆石年龄普最复杂,记录了天山造山带的演化,而华北克拉通中部区域南太行山造山带地表零星出露岩浆岩,东浮山-羊角-雪花山玄武岩的锆石年龄普最简单。处于后期遭受破坏改造的华北克拉通东部裂谷带内的山旺玄武岩的单颗粒锆石年龄谱,其复杂程度明显低于托云玄武岩的年龄谱,而又高于东浮山-羊角-雪花山玄武岩的年龄谱。鉴于玄武质岩浆同化混染围岩过程中能量消耗和地球化学印记以及玄武质岩浆上升的耗时限制,认为托云、东浮山、羊角、雪花山和山旺新生代玄武岩中具有复杂年龄信息的锆石捕掳晶不是玄武质岩浆在快速上升过程中从围岩中捕获的,而是在岩石圈拆沉过程中进入软流圈地幔中,随着具原生岩浆性质的玄武质岩浆喷发到达地表。  相似文献   

16.
湿雪雪崩是我国危害性较大的雪崩类型之一,亦是降雪丰沛山区冬末春初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这类雪崩雪坚硬、密度大,不易清除。特别是在融雪期间,雪层易形成全层湿雪雪崩,其规模大,堆积量多,摧毁力强,给交通运输、矿山建设、农牧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摸清雪崩发生规律,进行雪崩防治已成为山区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十多年来,我们对危害性较大的湿雪雪崩作了面上的考察和定位观测,现就其基本特征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林基 《浙江地质》2010,(8):18-19
有这样一个老李,他放着城市的舒适日子不过,放着企业年薪20万的待遇不要,离别生病的爱人、卧床的老父,却无怨无悔地干起了一身泥巴满身汗的农村指导员。  相似文献   

18.
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龙江平,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雪冰,有机物,生物地球化学雪冰中微量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主要研究雪冰中有天然来源的微量有机物和由人类活动、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人为污染有机物。通过雪冰...  相似文献   

19.
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是白云岩形成之后经淡水淋滤作用而成 ,葡萄内或雪花周围的有机物质不是原生藻 ,而是蓝绿藻经细菌腐解后形成的细菌集合体。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 ,与藻类多少无关。葡萄状白云岩富含有机物质 ,而雪花状白云岩孔洞发育 ,因此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既是生油层 ,又是良好的储集层 ,对其重新认识和定位 ,必将为寻找深部油气资源提供极为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不溶微粒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冰芯中的不溶微粒是反映大气粉尘的良好指标,亦是冰芯定年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不溶微粒在雪层中的季节变化特征,对采自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4 130 m处的雪冰样品进行不溶微粒分析。表层雪中粗微粒浓度在一年中有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2~3月、6~9月;总微粒只有一个峰值区,出现在4~8月。对比同期气象资料发现,其受降水、大气环流以及局地风影响显著。结合雪层物理剖面和微粒在雪层中的浓度发现:污化层是粗颗粒(直径大于10 μm)聚集的区域。对该粒径范围的微粒浓度峰值进行跟踪,发现不溶微粒在雪层中的浓度和位置变化与融水、物理成冰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