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广法 《海洋科学》1987,11(3):33-38
本文讨论了1984年5月、8月、11月调查的黄河口区溶解氧的分布。黄河口区溶解氧的分布主要受水温的影响,在春季还受硅藻的影响,而夏季受微型浮游植物的影响。 夏季,黄河口门底层水的表观耗氧量高达2.04ml╱L。反映了黄河悬浮物所携带的有机物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开展海洋工程建设,导致工程周边海域产生高浓度悬浮物。本文综述了风浪、人为扰动造成湖泊、河流、浅海水体悬浮物增加对浮游植物种群增长的影响研究,以期对科学评估海洋工程造成的生态影响提供参考。悬浮物对浮游植物种群增长的影响是多种效应叠加的结果。底泥悬浮能将营养盐、底栖藻细胞、休眠孢子等带入水体,促进浮游植物的种群增长;当悬浮物超过一定浓度或持续一段时间后,对浮游植物的负面影响如造成光限制、与浮游植物竞争营养盐、吸附藻细胞沉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溶出等将占主导,抑制浮游植物的种群增长。在海洋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使悬浮物保持在较低水平和较短时间以避免对浮游植物种群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正在建设港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进行为期一年的监测,研究港口建设引起的悬浮物变化,及其对海域重金属污染物和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海域悬浮物的变化范围为1.2~147.5mg/L,底层悬浮物含量显著高于表层,悬浮物含量受季节自然因素和工程建设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2)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与悬浮物含量变化的关系不明显;(3)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和群落特征指数均较低,甲藻比例明显增加;浮游动物密度和各群落特征相对正常;底栖生物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柘林湾水体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虹  黄长江  董巧香 《台湾海峡》2006,25(2):188-193
根据2001年7月~2002年7月间对柘林湾进行的溶解氧和营养盐含量的调查数据,探讨柘林湾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营养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柘林湾的溶解氧含量年均值为5.88mg/dm^3,呈河口、湾外高,湾内低的平面分布规律.回归分析表明,柘林湾溶解氧含量与NO3-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O4-P、NH3-N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规模的养殖生产是影响柘林湾水体DO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夏季大连湾溶解氧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7月大连湾海域溶解氧的实测数据及相关同步调查资料,对溶解氧含量分布、周日变化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大连湾表底层溶解氧平面分布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湾里和近岸低,且自湾里向湾口外逐渐增大的趋势,潮流场的分布是这一分布趋势形成的关键原因所在.夏季大连湾表底层溶解氧周日变化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表层溶解氧白天受浮游植物影响显著,夜晚表现出一定潮汐性,而底层溶解氧周日变化趋势与盐度相一致,但时间滞后,呈现出较显著的潮汐性.该海域营养盐的再生与溶解氧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NH4-N、P04-P与表观耗氧量呈现非常好的相关性,无机氮中NH4-N是有机物氧化的主要产物.本海域N、P营养元素中N是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控制因素,ACN /ACp比值偏低并不是氮的含量低,而是因为磷的含量相对比较高导致了该海域N、P比值的失衡.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北部海域水体异养细菌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贺成  徐沙  宋书群  李才文 《海洋学报》2019,41(4):94-108
为探讨环境因素对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通过月度航次调查对北部湾北部海域异养细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异养细菌丰度介于(2.75~56.86)×105 cell/mL,平均值为(11.01±6.31)×105 cell/mL。各季节细菌丰度从高至低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异养细菌丰度由近岸海域向西南深水区方向逐渐降低,在近岸浅水区垂直分布均匀,在水深大于20 m的海区出现季节性分层现象:表层细菌丰度较高,底层细菌丰度较低。主成分分析显示温度对异养细菌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秋、冬季异养细菌丰度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在春、夏季呈显著正相关。细菌丰度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海水盐度变化是细菌时空分布重要影响因素。异养细菌丰度与叶绿素a和溶解氧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过程影响了异养细菌的时空分布。在秋、冬和春3季异养细菌丰度与营养盐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二者关系受浮游植物生物量间接影响。异养细菌时空分布差异取决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温度、盐度、叶绿素a和溶解氧含量是影响异养细菌丰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方涛  刘凯  冯志华  李游 《海洋科学》2019,43(12):67-73
2017年4月作者对海州湾临洪河口海域16个站位的常规理化因子以及浮游植物粒级结构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盐度和温度均值分别为35.2和11.2℃,均由近岸到外海逐渐增大;悬浮物质量浓度在3.4 mg/L~137.6 mg/L变化,均值为22.8 mg/L,由近岸到外海逐渐减少,水体逐渐清澈; pH均值为8.29,近岸低,外海高; DO均值为9.8 mg/L, COD在0.34 mg/L~6.55 mg/L变化,均值为3.42mg/L,DO和COD分布规律不明显;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以微型与小型浮游植物为主,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平均值与范围分别为1.48μg/L(0.68μg/L~3.13μg/L)、9.14μg/L(2.69μg/L~25.50μg/L),且呈现自沿岸河口向外海逐渐递减的趋势;而微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平均值仅为0.27μg/L,且分布较不规律;小型浮游植物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率最大,高达83.89%,微型及微微型浮游植物的贡献率分别为13.60%和2.52%;在相关性分析中,各项环境因子对小型浮游植物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悬浮物、pH与小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表现出显著相关(P0.05),溶解氧、盐度与小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分布与各项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鹏湾海水环境要素与浮游植物增殖的灰色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浮游植物的增殖态势与理化因子的友关联比较,以空间理论数学为基础,按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接近性和光滑离散函数等原则,并定义灰导数和灰微分方程,由此建立灰色动态模型,研究大鹏湾浮游植物增殖与海水环境要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动物、Fe、Mn和溶解氧对浮游植物增殖密度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宁修仁  C. 库蒂 《海洋学报》1991,13(6):831-837
1986年7月作者在长江口及其冲淡水区对水体细菌丰度、叶绿素a、ATP、POC的浓度和微生物呼吸作用耗氧速率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高细菌丰度值出现在口门附近,与悬浮物浓度有关,在该区域,细菌是ATP的主要贡献者和溶解氧的主要消耗者,ATP与POC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在稀释区(盐度25—30),由于硅藻的旺发使浮游植物取代了细菌而成为ATP的主要贡献者,同时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成为溶解氧消耗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和ATP之间以及ATP和POC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文章还估测了微生物碳对POC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7月-2006年5月,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数量及其环境因子监测,运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对其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数量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DIN在春季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夏、秋季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与DIP在各个季节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与溶解氧呈正相关,在春季和秋季相关显著(p<0.05,p<0.01),在夏季相关不显著(p>0.05);与透明度呈正相关,但相关均不显著(p>0.05);与pH值呈负相关,且在春季、夏季呈显著相关(p<0.01);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数量影响最大的DIP,因此控制外源性的DIP的输入对于维持安邦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