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振 《地理研究》1992,11(2):77-82
西天目山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丰富,其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明显,本文论述西天目山南坡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固沙林带间植被恢复及其对林草界面作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海拉尔市巴音岱林场不同分布格局、不同带间距的人工樟子松林带内植被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了林草界面生态学效应,研究了林草界面对带间植被自然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宽的带间距带内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曲线出现了两个高峰,而窄的带间距带内只有一个高峰,说明该地区林带之间距离不应小于12 m;当林带之间距离为16~28 m时草本物种多样性出现最大值。植被恢复效果表现为带间距12 m差于带间距24 m,虽然都差于天然植被,但边际效应大大地加速了群落演替的进程。研究区樟子松林草界面边缘效应影响域为20 m, 其小尺度范围内生境异质性也很明显。行带式造林带间距离不应大于40 m,超出边缘效应影响域不利于带间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3.
雷公山的垂直自然带谱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残存着世界上少有的成片亚热带原始森林和珍稀濒危生物,形成了一个典型而独特的亚热带森林系统物种基因库。它的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一直为有关专家和部门所关注。本文根据1985年7月以来在雷公山的野外观测考察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①②③,对雷公山生态环境、垂直自然带的划分,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保护和开发利用雷公山自然资源,振兴雷公山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龙山位于中亚热带中心线附近,总面积28000公顷,主峰海拔1513.6米,为湘中第一高峰。是湘中盆地的土壤生物基因库和水资源的源泉。笔者将龙山划为四个垂直自然带,并对其特征进行揭示,提出龙山资源开发利用,应以保护垂直自然带为目的,以综合林业为主体的多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许炯心 《地理研究》1995,14(3):33-42
本文在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不同自然带年径流与气侯因子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径流深随纬度和经度变化的规律,并对不同自然带中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干预强度进行了比较,指出半干旱区是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在这里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并大力推行各种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藏土地风沙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炯  董光荣 《地理研究》1994,13(1):60-69
西藏地区风沙土地主要分布于山地之间的盆地和河谷区的河漫滩、河岸阶地和山口处的冲洪积扇与山地上。自藏东南至藏西北大体处于三大自然带,讨论了不同自然带风沙化土地类型和特点及其差异。据考察,该区现代土地风沙化状况分布格局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自然过程和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加速过程组成。所以,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勘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砂体氧化还原过渡带附近存在比较明显的自然电位异常。本文通过对该类异常的研究,分析了其与层间氧化带各亚带间的对应关系,为铀矿钻探工作提供布设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峰地区大面积出露区域变质岩,还有少量动力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及花岗岩。 根据本区变质作用类型及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变质岩石类型及其自然共生组合,时空分布关系的差异,可将当地的区域变质岩划分为三个变质岩带(图1),即喜马拉雅变质岩带、冈底斯变质岩带和雅鲁藏布江变质岩带。带间均以断裂为界。喜马拉雅变质  相似文献   

9.
从中条山区自然环境条件入手 ,在分析鸟类区系特征的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栖息环境中鸟类的群落组成 .中条山鸟类区系属古北界 ,人类活动对鸟类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 ,鸟类分布随垂直自然带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慧  彭补拙 《山地学报》2002,20(4):432-437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内侧,托木尔峰地处天山山脉的西端,二者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高大的山体为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形成和发展提从了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发育了相当完整的山地垂直系列。比较二者的垂直带谱,可以发现无论在垂直带谱的形成条件,基带,性质和结构类型,还是景观特征,垂直分异影响因素及南北坡差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南峰垂直带谱为以森林-草原-荒漠土壤系列为特征的季风性湿润,法湿润带谱系统,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温度;托峰垂直带谱为以荒漠--草原-荒漠土壤系列为特征的大陆性干旱带谱系统,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湿度。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特征决定了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评价体系架构下,从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角度,对2019年至2021年八套全国地理卷中涉及自然带的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命题的一般性规律,并提出备考建议,为一线教师把握自然带专题的备考方向、制定备考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植被是紧密联系的。气候是形成自然带的最主要因素,植被则是自然带的最明显的标志。所以有什么气候类型必有相应的什么自然带;有什么的自然带一定也有对应的植被类型。故而很多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植被类型的名称是完全一致的,如热带雨林气候一热带雨林带一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13.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区内主要出露岩性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通过对施工的ZK15SG001和ZK15SG002两个钻孔进行自然伽马、井温、双收时差、侧向电阻率、井液电阻率、自然电位的综合测井工作,划分了不同的岩性层,划分了层间破碎带、地温梯度等井内信息,为该矿区进行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我国曾研究了克山病的地理流行病学规律,发现克山病在我国的分布十分有规律,而且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很密切,即克山病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由东北到西南一条相当宽的条带内,由此向西北和东南两侧即过渡到无病环境。因此,我们按克山病的分布特点,将我国划分三个带,即病带和处于其两侧的西北非病带和东南非病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带与非病带都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类型的自然界线相吻  相似文献   

15.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综合反映了各大陆自然带分布的一般规律,它不是实际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但比实际分布更典型。我在教学中.层层诱导.推理分析自然带的形成.突出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陆地表层综合地域系统划分的探讨--以青藏高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绍洪  刘卫东 《地理研究》2005,24(2):169-177
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突出特点是,愈益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起来,强调综合性。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难点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结合。本文从综合区域系统划分的指标体系入手,在传统的地域系统划分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了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在区划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原则,并区分了不同空间层级两者的不同作用。等级单位采用五级制,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为例,将其划分为3个生态带,15个地-人区,22个生态经济地区,29个经济小区。研究显示,刻画这样的陆地表层综合地域系统,有助于认识我国陆地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陈昌 《地理教学》2014,(24):46-48
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高考命题的热点,提出从判断山地地理位置、确定垂直带谱的顺序和数量、分析自然带的坡向差异三个角度判读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魏秋云 《地理教学》2000,(12):23-23
自然带分布规律内容是“自然带”一节的重点。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取得较好效果,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地垂直自然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补拙  陈浮 《地理科学》1999,19(4):303-308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3%,喜马拉雅运动基本奠定了山地格局,东西季风环流定格了自然地带的水平 山地垂直自然带确立了基础。从山地垂直自然带基带的性质出发,一般可以分为18种主要类,分别属于季风性带谱系统和大陆性带谱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综合自然区划的天山区域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山山区综合自然区划,选取14个代表性气象站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R\S分析方法对天山四大自然地带14个自然区1960—2013年气温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山区20世纪90年代来气温呈上升趋势,在90年代末发生突变,21世纪以来增温显著。四大自然地带气温增加速率不尽相同,其增速从大到小依次为伊犁谷地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天山北坡中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天山南坡暖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巴音布鲁克寒温带草原-草甸自然地带。四大自然地带都表现为日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从季节上看,天山山区冬季增温主要源于日最低气温的升高。根据Hurst指数,未来一段时间内,天山伊犁谷地、天山南坡和巴音布鲁克气温将会继续上升,尤其是日最低气温上升会更加明显,它的升高对日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显著。天山北坡秋季和冬季升温趋势将可能放缓或者呈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