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红透山太古宙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床经历过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矿石结构研究表明,矿床中的磁黄铁矿主要是海底喷流沉积后受到变质退火和重结晶的产物。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磁黄铁矿的变形结构绝大部分已被峰期变质作用所清除,目前所见到的变形结构和矿石糜棱岩主要是退变质阶段的产物。流体的存在促进了磁黄铁矿的变形和退火。退变质流体以较高的氧逸度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辽宁红透山铜-锌块状硫化物产在太古宙绿岩带中,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和变质,变质程度达高级角闪岩相。野外和显微镜研究表明,矿石在进变质过程中发生过强烈的机械再活化和重结晶,但各种进变质结构大部分已被变质峰期的全面重结晶所清除,目前保存着的结构主要是变质峰期和退变质过程的产物。退变质过程以黄铁矿变斑晶生长、矿石糜棱岩的形成、二次退火和化学再活化为特征。矿床中高度富集铜和金的矿石是韧性剪切形成的矿石糜棱岩受退变质流体叠加而成。磁黄铁矿主要是同生沉积后重结晶的产物,另有一部分由退变质热液形成,而黄铁矿变斑晶则有沉积一重结晶、磁黄铁矿退变质脱硫和热液叠加多种成因。世界各地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各有三种成因类型。磁黄铁矿的类型有:同生沉积.变质重结晶、同生沉积黄铁矿变质和退变质热液充填或交代;黄铁矿的类型有:同生沉积-变质重结晶、磁黄铁矿退变质脱硫和退变质热液充填或交代。红透山矿区的退变质流体具有从早到晚氧逸度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挪威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及其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矿石的镜下结构研究进一步确证,挪威加里东造山带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绝大部分是沉积-成岩作用的直接产物,并在其形成之后经历了多期次的变形和退火,还有一部分磁失矿是在退变质阶段形成的,或者是由变质热液形成的。这次研究中未发现由黄铁矿变质而成的磁黄铁矿  相似文献   

4.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矿多为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具有显著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矿石遭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胶黄铁矿转变为黄铁矿以及进一步变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形成的交代残留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黄铁矿变斑晶的生长和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岩浆热液对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交代作用形成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层状矿体中的磁黄铁矿并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主要为石炭纪同生沉积胶黄铁矿、黄铁矿在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下脱硫所形成,并在热变质作用之后又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显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热变质、热液交代等多个阶段,支持其为同生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挪威某些铜镍矿石中单斜磁黄铁矿出溶体的退火和粗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挪威某些正岩浆铜镍矿床的矿石中,六万磁黄铁矿基质内的单斜磁黄铁矿叶片是高温时形成的磁黄铁矿固溶体在降温过程中出溶的产物。出溶叶片宽度和间距的加大、叶片的带状分布、楔形尖端、箱状扭曲和复杂叶片等结构,表明出溶产物在不高于单斜-六方转变温度(254℃)的条件下发生过显著的退火和粗化。重结晶的六方磁黄铁矿基质中所保存的单斜变种甚少,表明变质作用所引起的矿石重结晶,可使磁黄铁矿吸收其中的单斜出溶体而发生均匀化。  相似文献   

6.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切成长40mm 直径17mm 的矿石圆柱用20wt%NaCl 溶液浸泡260小时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在362℃414MPa 围压下加1342MPa 轴压,13小时后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实验后试样长度压缩为32.3mm,算得应变速率为4.1×10~(-6)/s。实验产物中出现大量垂直应力轴的松弛裂缝。黄铁矿强烈脆性破裂,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以塑性变形为主,局部也发生脆性破裂。再活化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别充填同种矿物的碎粒间隙。再活化产物也呈细脉穿插脆性变形的黄铁矿碎斑,细脉中以黄铜矿为主,其次是磁黄铁矿,有时含极少量闪锌矿,在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塑性变形区内,以及变形的石英和其它脉石矿物中均无再活化硫化物产出。实验结果表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强干性矿物和地质体容易发生脆性变形,从而为再活化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析出矿质提供通道和空间,而韧性变形区较难提供流体通道和矿质沉淀空间。所以,再活化成矿作用容易发生在脆性变形区和韧-脆性转换部位。原生矿石中的黄铜矿在实验条件下比其它三种硫化物更容易再活化。脆性变形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比起其它矿物来更容易接受含铜流体的叠加,因此地层中的含铜黄铁矿矿胚层最容易受叠加流体作用而形成层控富矿床。  相似文献   

7.
四川黑牛洞铜矿床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黑牛洞铜矿床是近年来国内发现的富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该矿床中含量最高的金属矿物,且与该矿床最重要的矿石矿物黄铜矿共生.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为揭示黑牛洞铜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矿相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黑牛洞不同产状磁黄铁矿进行了形貌、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矿石类型的磁黄铁矿均为六方晶系,其Fe原子含量的百分比变化范围是42.43%~45.58%.在Fe-S相图中,黑牛洞矿床的磁黄铁矿位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共生相区.据研究,黑牛洞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分、结构和矿物组合中罕见黄铁矿等信息寓示磁黄铁矿的峰期变质温度高于450℃.该矿床中磁黄铁矿至少有两种成因,即主要从流体中沉淀并受变质的磁黄铁矿和少量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的磁黄铁矿.黑牛洞矿床矿体和蚀变围岩中石墨广泛发育表明,变质过程处于强还原环境,而还原环境中S在流体中的溶解度较小且易于沉淀.矿床中黑色电气石的普遍产出表明中高温热液存在.这与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相对应.中高温流体存在、强还原环境和碳质的催化作用等为黄铁矿变质形成磁黄铁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黑牛洞铜矿床铜元素在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有利客矿空间中沉淀、再富集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糜棱岩铜-金富集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辽宁红透山太古宙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床成矿后的变质作用达到高角闪岩相 ,并经历了 3个阶段的变形。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主矿体内分布有 30多条矿石糜棱岩带 ,它们大多数平行或近于平行块状硫化物矿层 ,少数产在矿体附近围岩中。带中的各种硫化物矿物均遭受了强烈的剪切变形 ,其中黄铁矿以碎裂为主 ,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显示强烈的塑性。矿石糜棱岩比块状硫化物矿石明显富集铜、金、银等元素 ,其铜、金和银平均含量分别达1 1 .0 0 % ,1 .74g/t和 2 35g/t,相对于块状矿石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5 .3、5 .0和 4 .6。这些金属的高度富集主要是因为矿石糜棱岩受到了后期流体的叠加。铅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糜棱岩中的金属一部分来自块状矿石 ,另一部分来自块状硫化物矿体之外。韧性剪切和流体叠加均发生于矿床退变质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镍铜硫化物矿石中磁黄铁矿固溶体的退火及其选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黄铁矿固治体从硫化物熔体结晶后,在缓慢冷却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退火。出治和出治体的租化是固治体退火的两种方式。叶片状的单斜磁黄铁矿和“火焰状”的镍黄铁矿原始出治相在降温过程中均可发生退火和租化。分布于磁黄铁矿等矿物粒间或包于磁黄铁矿粒内的粒状镍黄铁矿,不只是高温出治的直接产物,有一部分可能是由火焰状出治体租化而成的。磁黄铁矿中单斜变体的出治和租化可使矿石的磁性发生改变,镍黄铁矿出治体的租化使含镍矿物的粒度加大。因而,退火作用对矿石的选矿工艺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冬瓜山铜矿床是安徽铜陵地区代表性的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冬瓜山铜矿床中广泛分布的矿石矿物。野外调研与矿相学观察显示,该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矿石具有沉积、热变质和热液交代结构构造。矿物学研究表明,不同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成分差异较大,其Fe含量变化于57.78%~60.67%之间,分属高温六方相和低温单斜相,主要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冬瓜山铜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早期沉积作用、中期热变质作用和晚期岩浆热液交代作用等复杂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1.
黑牛洞铜矿床经历了早期韧性变形-变质作用和成矿期的韧-脆性变形作用。早期韧性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中围岩可能分异出含CO2流体,并形成顺片理发育的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化。成矿期为伴随江浪穹窿隆升的韧-脆性变形期,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富液相流体包裹体为主,次为纯气相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富液相流体包裹体主要成分为水,含少量CO2和甲烷等烃类碳质流体;纯气相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甲烷,表明成矿流体为富水含炭质流体。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黑牛洞矿床含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变质水。燕山期花岗岩侵位,江浪穹窿隆升,韧-脆性变形形成系列滑脱断层。在此减压、降温过程中,成矿流体被活化并聚集、填充到滑脱断层内。  相似文献   

12.
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东天山地区的黄山—镜儿泉韧性剪切带中,大地构造上属中亚造山带东天山觉罗塔格岛弧带。该铜镍矿所在的黄山东镁铁—超镁铁岩体呈纺锤状侵位于晚石炭世火山岩中,其边部发生了与区域剪切带总体走向一致的强烈糜棱岩化作用。矿床中的部分矿体发生强烈韧性变形,其中17号矿体完全产于韧性变形带内,岩石和矿石都发生了强烈的破碎和蚀变而形成矿石糜棱岩。在上述韧性变形带内,还发育一定规模的网脉状和细脉状富铜碳酸盐—硫化物脉。论文在野外地质和构造形迹观察的基础上,对黄山东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开展了细致的显微岩相和矿相学观察,识别出三种类型矿石:原生矿石、强烈变形矿石和热液叠加矿石。海绵陨铁结构的原生矿石中,脉石矿物几乎不发生蚀变和变形,矿石矿物仅发生脆性破裂;强烈变形矿石中,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均发生强烈变形,主要以纤闪石的波状消光和膝折、金云母的书斜构造、磁黄铁矿的定向拉长为特征;热液叠加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普遍发育颗粒的扁平化、重结晶,局部可见磁黄铁矿的退火平衡结构。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侵位与变形时间与区域黄山-镜儿泉剪切带的韧性剪切作用时间相一致。岩体冷却过程经历的强烈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不但造成矿石矿物的强烈韧性变形而形成矿石糜棱岩,还使伴生脉石矿物发生细粒化和热液蚀变,释放出流体和成矿元素,并叠加于变形的矿石和岩石之上,从而形成了网脉状和细脉状矿体。黄山东铜镍矿的原生硫化物固熔体铁含量较高,因而在硫化物熔体结晶过程只形成六方磁黄铁矿而无伴生单斜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在热液叠加过程中,流体沿边缘和裂隙面交代早期六方磁黄铁矿,形成单斜磁黄铁矿反应边。本次研究还发现六方磁黄铁矿形成的新机制:即在高硫逸度和高氧逸度的条件下,随着体系温度的降低,单斜磁黄铁矿可从热液六方磁黄铁矿中出溶形成呈叶片状单斜—六方磁黄铁矿交生体。  相似文献   

13.
何金祥  徐克勤 《地球科学》1996,21(3):305-310
马山和大宝山矿床均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矿床中磁黄铁矿主要均由胶黄铁矿变质形成,但组成结构上却有较大区别,马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Mpo)-一少于六成磁黄铁矿(Hpo)而大宝山矿床床中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一般近相等,通过对导致矿床发生热变质的中生代燕山期岩体的研究,认为岩体成因类型的不同及所含热量的差异是导致两矿床变质成因磁黄铁矿组成的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假象黄铁矿在许多变质硫化矿床中均有产出.六十年代初,作者对胡家峪、篦子沟和李伍等沉积变质型铜矿的研究中,曾注意到一种特殊产状黄铁矿的来历问题.通过矿石结构、矿物演化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确认它是磁黄铁矿经过变质作用在固体状态下转化而成,因其保留前者的假象,故称为假象黄铁矿.这种黄铁矿有人曾认为是表生作用产物,其实不然.因为这种假象黄铁矿广泛分布在完全没有表生影响的原生硫化矿体中,而且主要在受变质的矿石中,此外,新生的矿物组合有许多继承性的特点,无疑是变质作用产物.现以胡家峪、篦子沟铜矿为例阐明假象  相似文献   

15.
对马山-大宝山变质成因磁黄铁矿不同组成结构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山和大宝山矿床均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矿床中磁黄铁矿主要均由胶黄铁矿变质形成,但组成结构上却有较大区别。马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Mpo)一般少于六万磁黄铁矿(Hpo),而大宝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和六万磁黄铁矿一般近相等。通过对导致矿床发生热变质的中生代燕山期岩体的研究,认为岩体成因类型的不同及所含热量的差异是导致两矿床变质成因磁黄铁矿组成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凡口铅锌矿床矿石退火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小平 《矿床地质》1993,12(2):109-119
矿石退火结构常见于具有多期成矿特点的硫化物多金属矿床,早期矿石受后来构造-热事件作用而升温,在封闭-半封闭状态缓慢冷却,形成特殊的矿石结构——退火结构。燕山晚期(白垩纪)强烈的构造与岩浆活动,在凡口矿区范围内形成温度大于200℃的热事件(100×10~6a±),由于碳泥质碳酸盐岩围岩的屏蔽,造成缓慢冷却的退火环境,产生球状闪锌矿和{210}、{111}黄铁矿等退火重结晶产物。早期贫矿石经退火作用后,锌铅组分再次富集,矿石矿物颗粒度增大,扩大矿床规模并提高矿石品位和可选性。研究凡口矿床矿石退火结构,有助于了解超大型矿床的特殊成矿环境,并指导找矿勘探。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两个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磁黄铁矿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大田前锋梅仙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六方磁黄铁矿中的单斜磁黄铁矿有两种交生态:受结晶方位控制的叶片状交生和受颗粒边界、裂隙控制的不规则状交生。着重由六方磁黄铁矿在冷却过程中出溶形成,而后者则是单斜磁黄铁矿交代六方磁黄铁矿的结果。叶片状交生体经历后期变形、变质后产生粗化和均一化,形成了楔形边、箱形、得杂叶片等结构。单斜磁黄铁矿在变形较弱的矿区保存较好,而在强烈部位消失殆尽,说明应力对磁黄铁矿的均一化效应  相似文献   

18.
层状磁黄铁矿硫化矿石产于加纳查尔比拉,后者形成太古宙科拉尔绿岩带镁铁质火山及火山沉积地体的一部分。该矿石与石墨-石英-绢云母片岩成互层,并且和该地区伴生的岩石类型一起变质和变形。在数量上,矿石矿物以磁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锌矿、磁铁矿和四方硫铁矿。共存硫化物相的矿物化学表明在587℃及4.98千巴总压时平衡。反映在各种硫化物组合中的硫和氧的逸度差别相当大,但其流体成分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实际上受到内部控制,而不是由外部强加。共存的磁黄铁矿、黄铁矿和磁铁矿表明,在变质作用的顶点,log fs_2=-2.4,log fo_2=-17.8。据认为,该矿石具有火山沉积类型,后来因地壳运动时的活化/再活化而起了变化。这些成矿金属和硫可能来自火山喷气。  相似文献   

19.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将此矿石烘干后作为试料置于岩石三轴应力试验机,在13h内将轴压、围压和温度分步升至1276MPa、414MPa和35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实验产物中黄铁矿、石英、长石等以脆性碎裂为主,而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云母等以塑性变形为主。再活化的黄铜矿、磁黄铁矿和少量闪锌矿呈脉和网脉穿插黄铁矿碎斑。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没有外来流体加入.构造动力作用所导致的流体包裹体破坏所释出的流体,就足以使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转移和再活化。  相似文献   

20.
辽东裂谷硫铁矿矿床内两类磁黄铁矿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黄铁矿是辽东硫化物成矿带内主要矿石矿物。在对该矿床成因研究过程中,发现矿床内的磁黄铁矿有两种同质多象变体。通过对两类磁黄铁矿的产状、共生组合、物理化学性质、X-衍射特征,成矿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成矿阶段。其中单斜磁黄铁矿为海底喷气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而六方磁黄铁矿则是在变质改造作用过程中由黄铁矿转变而成。进而为判断矿床成因,指导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