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过10年的研究,天文学家7月宣布发现了最老或许最特殊的外星行星,球状星团里围绕一颗超密白矮星和一颗脉冲星运行的气体巨行星。 这颗行星的年龄估计已经有130亿年了,并且是围绕一个由白矮星和脉冲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运行的,这个称为B1620的双星系统位于距地球5600光年的球状星团M4里。行星的质量是木星的2.5倍,它在天王星到太阳的同样距离上绕白矮星和脉冲星运行。该  相似文献   

2.
迷你太阳系     
卫星环绕行星,行星环绕恒星,而现在天又学家发现行星也可以环绕像行星那样小的天体运行。斯必泽空间望远镜发现一颗质量格外小的褐矮星周围有一个构成行星的尘埃盘。这颗褐矮星称为OTS44,仅有木星质量的15倍。以前发现的有行星盘环绕的褐矮星都比木星质量大25~30倍。  相似文献   

3.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09,(12):14-17
HARPS新发现32颗太阳系外行星 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寻(HARPS)计划宣布新发现了32颗太阳系外行星,这使得系外行星的发现总数超过了400颗。这批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涵盖了过去发现的所有类型,从热类木星、超级海王星和超级地球再到低质量、贫金属恒星周围以及多行星系统中的行星。  相似文献   

4.
3月4日 木星冲日 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和太阳的视黄经相差180度的天文现象。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地球和行星的位形随时变化。从地球看去,外行星和太阳间的方位在不断变化,当行星和太阳方位相同(黄经相等)时称为合日,当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时称为方照。冲日时,行星和太阳的黄经差最大,方位刚好相反:太阳在东方,行星在西方,太阳落山之际,行星刚刚在东地  相似文献   

5.
2月8日 木星合月 月球每月围绕地球一周,每月都会经过某大行星,当两者方向(视赤经)相同时,称为行星合月。如果合月恰好在黄道和白道交点附近,还会发生月掩行星,这时两者不仅视赤经相同,视赤纬也近于相等。行星合月虽是瞬时现象,但发生合月的那一天夜晚可以看到行星与月亮十分靠近的行星傍月的现象,也是十  相似文献   

6.
观测角     
10月24日木星冲日冲日是指从地球上看,地外行星和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度的天文现象。太阳下落时,行星从东地平升起,半夜时分上中天,整个夜晚都可看到行星。行星冲日时离地球距离较近,是观察行星的好时机。10月24日木星冲日,它的视直径为49″7,视亮度达-29等。在夜空中显...  相似文献   

7.
仰望夜空观察木星,其亮度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堪称最大,以此有行星王子之称。  相似文献   

8.
超短周期(ultra-short-period,USP)行星是指轨道周期小于1 d的系外行星,是近年来系外行星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前沿目标。USP行星的搜寻与确认需要借助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FT)和盒最小二乘法(the box least,BLS)等光变曲线分析算法,以筛选和确认精准的周期信号。利用统计方法可得到目前USP行星的轨道周期、行星半径、宿主恒星类型等分布特征。大部分USP行星半径小于2R⊕,受行星质量限制,大多数USP行星无法通过视向速度信号测得精确的行星质量。根据已有的观测结果可算出,部分USP行星的质量小于10M⊕,由此推测这些USP的组成更接近金属与岩石混合的类地行星。由于密近轨道可能发生光致蒸发等物质损失过程,USP行星大气的存在情况尚不明确。目前,USP行星被认为起源于热木星(hot-Jupiters)或亚海王星(sub-Neptunes),但USP行星与热木星的主星金属丰度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亚海王星的光致蒸发起源理论可能性更高。USP行星轨道演化机制包括低偏心率轨道迁移和潮汐耗散的原位起源模型等。  相似文献   

9.
谢基伟 《天文学报》2013,54(1):79-81
自1995年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发现第1颗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以来,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已达500多个.恒星一般诞生在双星系统中,因此在双星系统中发现行星是很自然的.目前的观测统计显示,双星系统中具有行星的恒星比例大概为17%.显然这个比例应该看成一个下限,因为很强的观测选择效应使很多行星观测计划避开了双星系统.目前发现的有行星的双星系统大都为S型,即一颗伴星围绕着里面的恒星-行星系统公转.一般S型的双星轨道间距在100 AU以上,不过目前也发现了4个S型双星轨道间距在20 AU左右.这些系统包括Gamma Cephei、GJ 86、HD41004和HD 196885.除了以上介绍的S型双星,还有一类叫P型,即行星围绕两个恒星公转.P型的双星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并确认了两例.本论文将主要研究S型双星系统中的行星形成. 在第1章,我们首先概括了到目前为止有关单星和双星系统中行星的观测特征.然后,我们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行星形成的理论模型,特别是这些理论模型应用到双星系统中时需要考虑的情况变化.双星系统中,由于伴星的引力扰动,行星形成与之在单星系统中相比变得更加复杂.伴星的引力可以激发起星子的轨道,从而使得它们的碰撞速度增大到大于星子的表面逃逸速度,甚至大于使星子碎裂的极限速度.行星形成的中间(第2)阶段—从星子到行星胚胎,因此变得问题重重和扑朔迷离.我们接下来的内容将主要集中在这个问题很多的中间阶段,看星子能否以及如何顺利通过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五星会聚是指太阳系中五颗大行星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天空中视位置彼此很接近 ,彼此间的角距离较小的现象。如果五星同时聚集在黄道某一星座中 (或黄道十二宫某一宫中 )则称为五星同宫。由于行星在天空中的视运动速度各不相同 ,可以出现在天空的任一位置上 ,彼此间的角距离也大小不等。有时两个行星甚至会出现在同一方向 (黄经相同 ) ,叫作行星相合 ,这种天象每年都要发生。有时三个行星同时出现在某一天区内 ,叫作行星会聚。会聚的范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这种天象也是常常发生的 ,例如今年 4月 ,火星、木星、土星三大行星齐聚…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典型的行星系。它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颗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至少167颗已知的卫星;一些矮行星(包括类冥天体):还有大量的、难以计数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它们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韩占文 《天文学报》1998,39(1):8-19
在行星状星云形成过程中双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双星演化过程在行星状星云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了不同的双星质量比分布、恒星初始-终止质量关系,星族参数、公共包层的理论模型等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太阳周围的星云盘的初始温度分布使得小行星和木星的边界区成为冰物质从不凝聚到凝聚的过渡区。化学组成间断性使得木星区内侧固态可吸积物质的面密度比小行星区的平均值大,使尘粒沉降所需时间和小行星区相差不多。尘层由于引力不稳定而瓦解为粒子团,粒子团转化为星子,其质量是木星区的比小行星区的大,星子的生长率也是木星区的较大。木星区内侧大星子间的摄动和相遇改变了它们的轨道,产生了较大的相对速度。一部分大星子进入小行星区,拉走了大部分物质,增加了留下的小行星的随机速度,使该区内形成不了大的行星。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14.
地球和木星这样的行星是太阳形成时其周围的气体和尘埃盘构成的。类似地球的岩质行星形成于接近太阳的高温环境下,而像木星这样的气体巨行星形成于离太阳较远的寒冷区域。同样,木星,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是可能也有自己的气体和尘埃盘。由伽利略发现的四颗木星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合称伽利略  相似文献   

15.
1.脉冲星的计时法室女座脉冲星(PSRB1257+12)离地球1630光年,1992年观测到它的脉冲信号到达时间存在周期性提前和推迟,推断它有三颗行星环绕,最近又推断有小的第4颗行星,它们的质量跟地球质量(ME)相当。还发现另三个脉冲星可能有行星:PSR1829-10离地球3万光年,有一颗行星,其质量、轨道半径、绕转周期分别为10M_E、6个月;PSR1620-26离地球6000光年,有一颗行星,其质量(M_J 为木星质量)、轨道半径、绕转周期分别为5~10M_J、约10天文单位(AU)、100~120年;PSR0329+54有一颗行星,其质量、轨道半径、绕转周期还  相似文献   

16.
张旭东  周济林 《天文学报》2006,47(2):175-185
最近的多普勒观测表明恒星HD 12661周围存在两颗中等偏心率轨道上运行的行星,内行星的最小质量为2.3木星质量,轨道周期为263.6天;外行星的最小质量为1.57木星质量,轨道周期为1444.5天.该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两颗行星处在平运动轨道共振.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该系统形成初期在恒星气体盘作用下的轨道迁移与稳定性,计算了行星在迁移中被平运动共振俘获的概率.发现这两颗行星目前很可能正处在11:2平运动共振边缘,且运动是混沌的,从而澄清了关于系统目前构形的不同说法,并且很可能在系统形成后行星迁移到目前构形时,气体盘几乎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新闻速递     
使用意大利的伽利略国家望远镜,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一颗新型的岩质行星,其质量达到了地球的17倍。行星形成理论认为,这样的行星不会形成,因为如此的大质量会吸引氢气生长成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但这颗行星却完全是固态的,其质量又比之前发现的“超级地球”要大得多,故称“巨型地球”。  相似文献   

18.
地球也曾受连珠炮式的撞击林文祝苏梅克一利维9号慧星连续撞击木星,所产生的景观引人注目。观察这一次慧一木碰撞不仅可以获得慧星“杂质”和木星较深处的物质成分,而且还可以提供我们有关行星演化史上的撞击事件的信息。物体相互间碰撞是太阳系行星演化的基本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太阳系中有九颗大行星车水马龙地围着太阳运转。太阳系外也有行星围着恒星转吗?在10年以前这是个不解之谜。1995年的一项发现为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解答。 1995年10月6日,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梅奥和奎洛兹在飞马座51星周围发现一颗行星作轨道运动,其质量约为1.5个木星质量,到飞马座51的距离约7×106  相似文献   

20.
4月3日木星冲日行星冲日是指外行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时的天象冲日时,当太阳落入西地平线,行星便从东地平线上升起;因此,冲日前后是观测外行星的有利时期。今年4月 3日 24时发生木星冲日。2月一6月初木星在室女座中逆行。冲日前后木星的亮度达一25等、假设地球、木星的运行轨道为圆形,可以利用计算会合同期P的公式,算出下次木星冲日的大致日期、已知地球的恒星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