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寄生于豆娘Abudefdufsp,鳃上的新海盘虫属一新种和寄生于驼背Cromileptesaltivelis鳃上的海盘虫属一新记录,双曲片新海盘虫,新种Neohaliotrema dicurvilamellatum ,sp.nov与Neohaliotrema bychowskiiZhukov 1976相似,但支持器的莆态结构不同和交接管量度上有差异,驼背海盘中Haliotrema cromileptis Yong,1968与原始描述相比,除交接管稍长处,其它量度与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潘骏 《热带海洋》2000,19(2):33-38
对1996年4月采自岛万宁之美蝴蝶鱼Chaetodon wiebeli Kaup鳃上的海盘虫进行鉴定,发现两新种:⑴海南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 hainanensisPan & Zhang,sp.nov.,以其腹中央大钩和支持器结构的不同而区别于H.annulocirrus Yamaguti,1968;⑵单孔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 monoporosum Pan&Zhang,s  相似文献   

3.
对1996年4月采自海南岛万宁之美蝴蝶鱼 Chaetodon wiebeli Kaup 鳃上的海盘虫进行鉴定,发现两新种:(1)海南海盘虫,新种 Haliotrema hainanensis Pan & Zhang,sp.nov.,以其腹中央大钩和支持器结构的不同而区别于 H.annulocirrus Yamaguti,1968;(2)单孔海盘虫,新种 Haliotrema monoporosum Pan & Zhang,sp.nov.,以其腹联结片的结构和交接管长度的差异而不同于 H.canescens Yamaguti,1968.  相似文献   

4.
广东海水鱼类寄生海盘虫属两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寄生于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dy))鳃上的海盘虫属两新种。华南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austrosinensesp.nov与螺旋海盘虫(HaliotremaspiraleYamaguti,1968)相比,交接器形状相似但量度有明显的差异,且已知种的交接管具有3条几丁质丝;中央大钩与联结片的形态与已知种相异,表现在:新种的2对中央大钩形态各异,背中央大钩基部不加厚,内外突发达,腹中央大钩基部加厚,内外突粗壮发达,背联结片长片状,中间有两个似驼峰状的突起,两端略尖,腹联结片弧形,中间细,两端膨大,而已知种的2对中央大钩形态相似,钩基部两边加厚,内突非常粗壮发达,背联结片较平直,腹联结片呈“V”形。大弯管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grossecurvitubussp.nov与HaliotremakurodaiOgawa&Egusa,1978相比,交接管形状相似,但交接管的据弯度较已知种长近1倍,且新种交接器具有一台状的基座;2对中央大钩形态各异。  相似文献   

5.
杨文川  石磊  李立伟 《台湾海峡》2001,20(4):515-518
近几年,在福建厦门西海域网箱养殖的高体Shi鱼锶部大量发现自然感染的日本轭联虫(Zeuxapta japonica),鱼群自然感染率达40.32%(25/62),病鱼死亡率10%-20%,此病还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同一渔区的其它养殖鱼种未见自然感染本虫。在同安渔区的养殖石斑鱼发现自然感染另一种单殖吸虫,经鉴定为石斑拟合片虫(Pseudorhabdosynochus epinepheli),鱼群自然感染率达100%(10/10),在该养殖渔区已引起患病石斑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6.
半尾科Hemiuridae (Looss 1899) Luhe, 1901为侵袭鱼类的专性吸虫之一,种类很多。1971年Yamaguti记载有97属,420余种,其中绝大部分是寄生在海鱼体上。关于东海鱼类半尾科吸虫,顾昌栋、唐仲璋、汪溥钦、唐崇惕都有过报告。迄今东海该科吸虫已知近70余种;先后共报道新种42个,新属3个。作者自1960年起陆续在东海采集鱼类吸虫标本,经整理鉴定共得半尾科32种,其中有7新种,分隶于6属,内有1新属。本文为新属和新种的记述。 虫体各器官量度单位均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于1959年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锥头虫科刺尖锥虫属一新种——中国刺尖锥虫Leodamas sinensis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并编制了刺尖锥虫属Leodamas Kinberg,1866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海采集的沉积物进行分析,发现一新种奇足威伦狭腹猛水蚤,这也是首次在中国海报道威伦狭腹猛水蚤属。新种奇足威伦狭腹猛水蚤与同属其它种的主要区别特征是:身体表面除尾节有小刺外,其余各节表面均光滑;第四胸足外肢第三节内侧具两根刚毛;雌性第五胸足內肢具4根刚毛和刺,外肢顶端具一根尖刺,尾叉长约为宽的六倍。  相似文献   

9.
在南海鱼类胆囊中发现寄生粘孢子虫角形虫属五新种。其中的肾形角形虫C.reniforma和石斑角形虫C.epinephela寄生于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桂山角形虫C.guishanensis寄生于青石斑鱼E.awoara,陈氏角形虫C.eheni寄生于黄鳍鲷Sparus latus,Ji角形虫C.clupanoda寄生于斑Ji Clupanodon punctatus.  相似文献   

10.
于1987年4—5月在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考察,采集环节动物多毛类样品,经鉴定表明,系多齿鳞虫科1新属,定为新多齿鳞虫属Neopolyodontes,模式种为秀丽新多齿鳞虫Neopolyodontes lepidus gen.sp.nov.,以及新斑鳞虫属Neopanthalis的1新种,命为刺须新斑鳞虫Neopanthalis muricatus sp.nov.。  相似文献   

11.
海产鱼类单殖吸虫——头锚虫及其一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964年8月从福建惠安及1978年4月从厦门集美采获的鲻鱼Mugil cephalus鳃上寄生的二种头锚虫Ancyrocephalus,其中一种为新种。现记述如下:(文中数据以毫米为单位)。  相似文献   

12.
在南海鱼类胆囊中发现寄生粘孢子虫(Myxosporidia)角形虫属Ceratomyxa五新种。其中的肾形角形虫C.reniforma和石斑角形虫C.epinephela寄生于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桂山角形虫C.guishanensis寄生于青石斑鱼E.awoara,陈氏角形虫C.cheni寄生于黄鳍鲷Sparus lalus,(鱼祭)角形虫C.clupanoda寄生于斑(鱼祭)Clupanodon punctatus。  相似文献   

13.
张树乾  张素萍 《海洋与湖沼》2023,54(5):1395-1400
2021年3月在大连进行潮间带生物调查时采集到2个裸鳃类标本,经鉴定发现为欧氏针盘海牛Diaulula odonoghuei (Steinberg, 1963),为中国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在研究中对其进行了活体拍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特征进行了观察。此外,测定了这两个标本的COI、16S rRNA和H3基因序列,将测得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针盘海牛属Diaulula的同源序列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针盘海牛属的系统发育树。欧氏针盘海牛在我国沿海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海软体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掌苔虫属(Genus Kinetoskias Danielsen,1868)隶于唇口目、无囊亚目、双胞科(Cheilostomata, Anasca, Bicellariellidae),除南极海域、地中海、加勒比海未见报道外,各地都有记录,但多数种类在北极海域分布较广(Kluge,1953)。掌苔虫系深海类型,有的种能栖息在水深4670米的深海海底。掌苔虫的个虫系草苔虫型(Bugula-type),与草苔虫不同处是个虫始端不分叉。掌苔虫和茎苔虫(Caulibugula Verrill,1900)的群体都由一根长柄和分枝部分构成,但掌苔虫的长柄为膜质;无任何钙质沉淀,仅由一空个虫(keno zooid)构成,而茎苔虫的长柄分节,由许多空个虫构成,往往有钙质加厚,因而两属极易区分。掌苔虫群体分枝的分歧方式属于Harmer的模式7(见Harmer,1923:326,pl,16,fig.7),即双列分枝在分歧时,两个内个虫(inner zooids)F和G分别由轴个虫(axillary zooid)E相连接,轴个虫产个虫F和G,它伸到与个虫A对应一侧分枝的始端,个虫B不参与个虫数目的复分(图2)。 掌苔虫虽系深海类型,但有的种深度分布范围很广,如Kinetoskias arborescens栖息在水深19-1229米,K.smitti分布在水深65-1210米,S. mitsukurii则分布在水深20-3400米(Kuge1953、1962;Menzies1963)。 掌苔虫的群体借助于膜质长柄插入海底淤泥,由长柄始端分出的微细附根附着在砂粒等基质上。个虫由于特殊的个虫牵引肌(flexor: Zooidal muscles)的伸縮彼此间能活动。鸟头体皆侧位,都长在个虫自由缘上,或位于个虫中点(mid-point)。或位于中点以上(cephlad of the mid-point),或位于中点以下(caudad to the mid-point);有的种鸟头体长在特殊阶梯状突起(step-like process)上,但有些种类无此阶梯状突起。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和描述了中国东海双栉虫科颈栉虫属一新记录种,沃氏颈栉虫。本文标本与沃氏颈栉虫的原始描述非常吻合,包括具有两对鳃,胸齿片刚节具有两对加长的腹疣足和具有12个腹部齿片刚节。本文的标本具有长的须状的鳃,可延伸到胸部第9刚节,这在原始描述中没有提及。本文首次在中国海域记录本种。  相似文献   

16.
中蚓虫是小头虫科较为常见的属,中国海区的样品过去常被鉴定为加洲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 Hartman。本研究中,来自东南沿海四个不同海区的118条中蚓虫样品被鉴定为一个新的种类,在此给出具体描述。这个新种具有如下特征:(1)第1至9刚节表皮双环型,刚毛束位于体节中间位置,而后的刚节多环型,刚毛束位于体节后半部;(2)后腹区具有疣足突起;(3)前4个胸刚节仅具双羽型翅毛状刚毛,其它体节仅具巾钩刚毛;(4)胸区巾钩刚毛的柄长且直,巾长为宽的3至5倍;(5)腹区巾钩刚毛不同于胸区,较短且具收缩部;(6)甲基绿染色模式独特。这个研究表明了中国海区的中蚓虫可能被误鉴定为加洲中蚓虫,而这个新种M.chinensis sp.nov.在东南沿海广为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斯氏并殖吸虫拟钉螺宿主,现场采集螺标本,进行形态分类和生态考察及螺体寄生虫检查.发现拟钉螺属(Tricula)一新种,命名为建欧拟钉螺(Tricula jianouensis sp.nov.),螺壳高3.125 mm,壳宽1.600 mm,体螺层高1.125 mm,壳口长径1.275 mm,壳口宽径0.925 mm.螺口外缘翘起呈铲状;轴缘与外缘形成较窄夹角,内唇嵴明显高出,与体螺层间有一沟状隙.齿舌每一横列有7枚齿,齿式:2-1-2/2-2·3-1-3·11(14)·14(15).该螺充当斯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斯氏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为0.11%.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栖息在安徽省合肥市四里河附近淡水鱼苗培育池中的介甲目蚌壳虫科蚌壳虫属的一个新种—中华蚌壳虫Cyzicus sinensis Hu,1987 sp.nov.该新种是蚌壳虫属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列表比较了本新种与近似种尼泊尔蚌壳虫Cyzicus nepalensis Ueno,1967的主要形态区别特征:新种壳周缘具短毛;第1触角有感觉乳突15个(雄)及19个(雌);第2触角内、外胶有15—16节;雄性有19个体节具背棘刺,雌性则有17个体节;雄虫执握肢第4内叶内缘中部凹陷较浅,无突起;雌虫携卵肢鳃叶呈小椭圆形;雄虫尾节背缘生小齿29个,雌虫则有32个;雄虫尾爪具羽状刚毛17条,小齿38个,而雌虫则分别有9条及94个,尾爪背面中部有1个长棘。附新种与近似种的形态图20幅。模式标本保存在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火体虫科(Pyrosomatidae),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樽纲、磷海樽目,全球海域已报道8种。本文描述了采自南海火体虫科一新记录种短轮火体虫(Pyrosomella verticillata)群体和单体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群体长度、宽度与轮数的关系,并比较了该种与已在南海发现的大西洋火体虫(Pyrosoma atlanticum)的形态差异。研究标本保存在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苔藓动物的群体是由生理上互相连系、以无性繁殖方法复制的称之为个虫的成员组成。幼虫变态后,绝大多数苔藓虫形成构成群体基础的单一个虫,称为初虫,这些单一的初虫通常为一摄食个虫,有时则为形态多样的无摄食功能的空个虫;另一些幼虫变态后则形成2个、3个或5个个虫,称之为初虫群,初虫群的每一个体均为摄食个虫。绝大多数苔藓虫群体都由单一的初虫或初虫群以无性出芽而成,只有极少数苔藓虫群体由休眠芽产生或由裂殖方式产生。按照苔藓动物学关于群体性质的一般概念,每一群体由若干类型的个虫和多个虫部分构成,而某些群体还包括个虫外部分。个虫是无性繁殖产生、分别执行如摄食、生殖、支撑、保护等主要生理或结构功能的自然连系的形态单位。多个虫部分包括既存个虫界限外面生长的连续体壁层及其包裹的体腔,随着群体发育,它们便成为个虫之一部分。个虫外部分在群体整个生命期间都位于个虫界限之外,包括体壁(有骨骼层或无骨骼层)、非体壁之一部分的骨骼以及相邻的体腔。群体是一个可与单体动物相比拟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完整生命机体,一般说来,群体是均匀一致的。组成群体的成员除初虫或初虫群是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外,所有其他部分都是由细胞生理上连续的有丝分裂和非细胞部分的分泌作用产生的。如果假定它们的基因是均匀性的,那么就可以说在一群体内的个虫在形态上是同一的,然而一苔藓动物群体内的个虫在某些特征上通常是不同的。一群体内表征上不同的个虫表达了那些未必反映基因差异的形态变异,任一群体所显示的这种非遗传变异都可归于下述诱发群体内形态变异的四个非遗传因素:个虫和个虫外结构的个体发育、群体发育(或群育)、多形结构和微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